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李彦宏,在等王兴的橄榄枝?
发布时间:2025-09-29

  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后,比起王兴,或许李彦宏最着急。

  今年5月,百度地图3D车道级导航界面中出现东鹏特饮的广告。这条广告可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带来安全隐患。很多用户因这种不适当的广告声讨百度。据媒体报道,东鹏特饮的广告费用预计超过了千万。

  这不是百度第一次因广告被骂,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

  截至2025年3月,百度地图月度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5.73亿,仅次于高德地图。

  地图生意很“烧钱”,制作和维护一个能提供精准导航的地图需要极高的成本。比如需要专业的采集车配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在全国各地持续采集路网数据。有资料显示,这种传统方式采集数据,厘米级地图的测绘成本可能达每公里千元。

  除了数据采集,商用地图要实现精准的路线规划、实时路况、智能导航等需求,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算法优化和数据处理,研发投入也非常巨大。

  高昂的固定成本,使得地图应用即便拥有海量用户,也难以在短期内依靠“免费+广告”的模式盈利。

  李彦宏曾尝试将百度地图卖给车企用于高级辅助驾驶。但车企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更新速度,转向了“轻地图”甚至“无图”方案。这让百度地图预想中的变现渠道收窄了。

  B端业务受挫,C端市场也面临高德地图的挤压。

  高德月活用户数领先于百度地图,且今年已经实现了首次盈利。这背后是高德通过整合多家网约车服务商运力建立了打车和本地生活(酒店、门票预订)等多元化变现体系。

  自身造血能力欠佳的百度地图,还有来自百度母公司的盈利焦虑。

  百度2024年年报显示,在线营销(广告)收入同比下滑3%至730亿元,在第四季度同比降幅甚至达到了7%,百度成为17家头部互联网公司中少数广告收入负增长的企业之一。

  持续下滑的广告收入也让百度地图背负了更加繁重的盈利预期,李彦宏在2025年OKR中明确要求“地图CM(边际贡献)做正”,迫使部门寻求高曝光广告合作。

  百度地图急中生错后,面对近期高德地图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李彦宏或许还会想起曾经的本地生活梦。

  |“百度一下,生活更好”

  2021年4月,百度曾将slogan从“从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变更为“百度一下,生活更好”。这个新口号,似乎是李彦宏对以吃喝玩乐为主的本地生活的念念不忘。

  2014年年初,百度以1.6亿美元收购人人网旗下糯米网约59%的股份,将其改名为百度糯米。同年5月,百度外卖正式上线。二者从“餐饮+电影”场景切入,到2015年,百度糯米与美团、大众点评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

  彼时,美团背靠腾讯、大众点评背后是阿里,百度糯米却气势如虹,在内部喊出来“当年超过点评,三年内超过美团”的口号。李彦宏在一次发布会上说,“糯米是这个时代百度最需要着力发展的业务,百度账上还有500多亿现金,先拿200亿把糯米做好。”

  或许是李彦宏给对手的压力过大,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此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百度糯米一路下滑。

  外卖市场也类似,2016年,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市场份额虽均超过30%,但百度外卖也有22%,市场格局远未定型。只不过,李彦宏却开始转向AI。“互联网是开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2017年,随着百度外卖市场进一步下滑,估值从20亿美元缩水至5亿美元,最终卖身饿了么。

  据媒体报道,其实在2015年9月,李彦宏曾与王兴会面,探讨了百度外卖与美团外卖按3:7比例换股,以及百度旗下爱奇艺与美团旗下猫眼电影进行股权置换的可能性。这笔潜在的交易旨在结束外卖市场的烧钱大战,但最终因美团与大众点评的突然合并而告吹。

  王兴对于被百度以“打包入股”的方式整合持谨慎态度。王兴历来注重保持美团的独立性和决策权。即便在早期接受阿里巴巴投资时,也如此坚持,并最终导致美团与阿里关系破裂。

  近年来,随着百度战略重心转向AI,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地位稳固,双方的直接竞争减少,反而在局部领域出现了基于实际利益的生态合作。

  百度修改slogan的时候,阿里在本地生活板块很活跃。2021年7月,阿里宣布将旗下的飞猪、高德、饿了么和口碑整合成“飞高了”生活服务大版块,加强了各APP之间的资源融合和协同。这一年,阿里生活服务板块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3.72亿。

  百度在2022年1月17日,联合美团、顺丰、携程、知乎、猫眼、小红书等十余家企业,开启互联互通。通过接入第三方小程序,用户可直接在百度APP内完成酒店预订、购买火车票、电影票等生活服务,无需再跳转至不同的APP。

  随后到了2022年7月下旬,百度地图APP上线美团美食团购功能。用户可以在不跳转外链的情况下,直接在站内搜索或者查看周围餐厅,并购买套餐和优惠券。围绕着美食功能,景点、酒店、休闲娱乐等项目也匹配到位。

  此次合作虽然是将大众点评的内容嵌入到百度地图中,但两者的商家信息、评分等并非完全一致。这种数据不同步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也反映了跨平台合作在技术对接和运营维护上的复杂性。

  当时百度相关业务部门回复媒体此举是美团和百度的正常合作,后续双方会探索更多让用户便利出行的合作模式。

  面对阿里通过高德“必去榜”等举措强化本地生活服务的状况,百度地图与美团的联手有了新的想象空间。

  |“被动防守”的美团

  高德“扫街榜”的推出,被市场视为阿里对美团核心业务的又一次正面进攻。

  高德地图凭借其作为导航工具的高频使用特性(月活用户超7亿),希望将用户“查路线”的行为自然延伸至“找店铺”,从而争夺用户在进行本地生活消费决策时的第一入口。

  阿里为推广“扫街榜”和相关的到店业务,投入了大量补贴(如发放数亿消费券)。这迫使美团也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应对,可能加剧行业的补贴战,短期内对美团的利润构成压力。

  美团旗下大众点评的优势在于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评价,形成了强大的用户消费决策心智和内容生态。美团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是其利润的重要来源,利润率远高于外卖配送业务。高德“扫街榜”切入的正是到店消费决策这一环节,意图分流美团的用户和商家资源,这可能影响其利润根基。

  受此影响,美团股价在消息传出后曾出现明显下跌,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竞争加剧的担忧。

  作为回应,美团迅速升级了大众点评的评价体系,强调“AI+真实高分”,并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巩固其榜单的公信力。

  接着,美团推出了主打非商业化的美食社区产品“鸭觅”APP,通过官方筛选的“推荐官”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更纯粹、真实的美食爱好者社区,应对“扫街榜”的差异化竞争。

  同时,美团重启了“品质外卖”服务,并发放大量消费券,试图在多条战线上巩固其优势。

  然而这些防御性举措,短期内难以遏制阿里进攻的势头。王兴要想扭转被动防守的形势,或许合纵连横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百度最有搅乱战局的能力。

  美团接入百度地图,借助百度的力量制衡阿里系,避免高德在“地图+生活服务”模式上形成过大的独占优势。

  |联手or单干,王兴很为难

  虽然美团自研了地图,但其主要应用在骑手端,目的是提升外卖配送效率。研发和维护一个面向海量C端用户的、具备精准导航和全面POI信息的通用地图,需要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与百度地图合作,美团可以节省这部分巨额投入,更专注于自己核心的本地生活运营和线下履约网络。

  百度地图拥有数亿月活用户,是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在用户有明确目的地和导航需求的场景下,特别是在用户规划出行、寻找周边美食时,直接推荐团购套餐,转化路径更短。

  对于百度来说,美团的商户信息、用户评论数据接入百度地图,也有助于丰富百度地图的本地生活信息,提升其用户体验。而百度地图的LBS数据也可反哺美团,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用户线下行为。

  但是美团也会有自己的顾虑。如果美团主要提供的是大众点评的内容,而非其最核心的外卖服务接入。百度地图也未给此合作开放顶级的入口。双方的合作更像是有限度的资源互换,而非全身心的战略协同,其效果自然难以与阿里系内部“高德+口碑”的深度整合相比。

  高德与阿里系产品的协同是在同一生态体系内的整合,相对顺畅。而美团与百度属于跨生态合作,在技术对接、产品体验打磨、品牌认知统一等方面,复杂度更高,能否提供丝滑无缝的用户体验是关键考验。

  此外,美团与百度地图的深度联手面临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和数据所有权的严峻挑战,需要在合规框架下找到平衡点。

  风险更大的是,改变用户“百度地图用于导航,美团用于消费”的固有心智需要时间和大规模的市场教育。高德正努力从工具转向生活服务平台,这也是一场用户心智的争夺战。

  双方需要设计清晰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在合作中因主导权或收益问题产生分歧。毕竟,大厂间的“塑料友情”并不少见。

  |结语

  两三年前,天猫闯入微信朋友圈,淘宝测试微信支付,大厂之间不再剑拔弩张,而是有节奏地拆掉围墙。有人说,互联网行业下一波机会是互联互通,但迄今未能实现。

  或许这波本地生活大战,有望让大厂实现互联互通。比如京东与腾讯属于本家,双方合作多年,比百度与美团的关系更紧密。如果京东能搭上腾讯地图,刘强东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作为会更加凸显。说不定还会促成百度与美团的合作。

  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势能让人拆掉所有的墙,那个时候合纵才有机会破局。

上一篇:
上汽通用首款自主定义新能源车上市 和Momenta合作辅助驾驶系统
下一篇:
中兴通讯正交架构超节点系统 以高性价比算力助力AI普惠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