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股价暴涨3000亿背后,阿里的逻辑变了,15年前的这步棋下对了
发布时间:2025-09-29

9月24日,阿里巴巴-W盘中涨逾9%,市值约为3.32万亿港元,一日暴涨3000亿的阿里,背后的逻辑变了。

现在中美都指望AI来一场技术革命,把生产力搞上去,在这样一个巨变的前夜,马云领导下的阿里,一如当年,展现出了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前瞻性眼光。

扒开电商的外皮,阿里的另一面,是已经成为中国不多见的AI六边形战士。这几年阿里已不再是一家单纯的电商公司了,阿里云、大模型和芯片,其科技之路从量产到质变了。阿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电商平台了,现在的阿里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像是一个英伟达+甲骨文+Open AI这样一个人工智能超级集合体了!

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核心三件套就是超级芯片,超强算力,超大模型,而这一切,目前阿里都有!

芯片层面,阿里今年重磅推出平头哥PPU,性能接近英伟达H20,此外还有玄铁系列,倚天系列,镇岳系列芯片,覆盖非常广泛!

算力层面,2025年阿里云已布局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2032年将形成覆盖全球的“智能算力电网”。

大模型:通义模型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跻身全球前三。也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大模型之一!

阿里的逻辑转变背后

就在两年前,阿里还像一艘迷失方向的巨轮,外界质疑声不绝于耳。那时没人能想到,真正让阿里重回航道加速前行的,是那个低调的CEO吴泳铭以及马云10年前——云计算这的一步棋下对了。亚马逊在2006年开始为企业提供云服务,但大家也都知道,亚马逊一直在贴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云找王坚商量,王坚自然是直挠头。但马云没有等。

2009年,在国内云计算领域一片荒芜的时候,阿里云计算系统“飞天”立项了。百度的李彦宏认为“云计算,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马化腾觉得“它是一个超前的概念,目前布局为时过早。”但即使是在内部人心惶惶,外部准备随时挖人的境况中,马云对阿里云也没有表现出犹疑。他说“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10年,做不出来再说。”

这一决策在当时饱受争议。当时还处于云计算那时候十几亿砸进去没一点水花,就马云一直在相信在支持。

如今的阿里云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基座。

新一季财报里面,阿里云收入增速高达26%,创下了三年新高。omdia最新出的报告中也显示,从市场份额看,阿里云占到了35.8%,稳坐中国AI云第一宝座。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把排名2到4名的火山引擎、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市场份额加起来,都没有阿里云一家能打。阿里云的市场份额,高于2到4名的总和!

这场AI竞赛,AI云就相当于工业时代最基础的煤和石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强大、稳定、可靠的AI云,中国AI将受制于人,陷入空有技术却没有算力的尴尬局面。

如果说马云10年前云计算的这一步棋是为阿里打好AI时代的基础设施的话,那么吴泳铭是把AI+云深度结合的推动者。

在吴泳铭的坚持下,整个阿里开始聚焦电商和 AI+云作为核心战略发展方向。今年2月,吴泳铭宣布阿里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和云基础设施建设。

吴泳铭认为:“AI技术对所有行业的改变升级以及AI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是未来十年技术领域最大的行业机会”。

如今,阿里云已经搭建起了“AI全栈”体系。从芯片层面,阿里今年重磅推出平头哥PPU,算力层面,2025年阿里云已布局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此外阿里云在大模型能力升级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目前,Qwen3-Max-Instruct的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了GPT-5-Chat。

简单来说,就是从AI IaaS基础设施到AI PaaS开发平台,再到MaaS模型服务,阿里云用灵骏大规模AI训练集群、通义千问大模型等自研技术,把整个链条都跑通了。

2025云栖大会上,吴泳铭公布了“阿里AI战略大图”,目前阿里已经拉通了“云+模型+芯片”,具备AI体系化作战能力,成为国内能实现全栈技术布局的T0玩家。

伴随大模型能力的提升,阿里巴巴将目光投向了“云出海”。在大会上,阿里云宣布了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以便更好服务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AI和云计算需求。

这一轮阿里市值回暖,本质是当年阿里云这步棋,走得太对了,打好了AI时代的基础。加上十年如一日的研发投入,由此推动AI+云的两条腿走路,也让阿里有了在AI时代,打技术战的底气,之前几年啃下的硬骨头,在AI这个赛道的价值开始体现了。

据央视报道,阿里AI芯片,在多个参数上超过华为昇腾910B,接近英伟达H20。为了迎接ASI时代的到来,“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个数额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吴泳铭的眼光已经投向更远的未来——从AGI(通用人工智能)到ASI(人工超级智能),将通义模型做成AI时代的“安卓系统”!

而在阿里的电商基本盘,淘宝打外卖战越打越猛,快速收获阶段成果,8月淘宝闪购日单峰值1.2亿、日均订单8000万,给电商增量带来了稳定预期。如今它的新AI芯片进入测试,补了英伟达的空白、阿里云Q2增速达到26%,蚂蚁消金增资落地,离IPO又近了一步,高德扫街榜还带活了本地生活。AI+云+金融三驾马车已经跑起来。

外媒点评:“马云的回归让阿里巴巴再度伟大”!确实,在阿里巴巴内部,马云是不可替代的,幸亏马云当年的远见,下定决心赌云计算,才有了阿里的今天,也让中国AI有了最大的底气,不然还真不好说。支撑阿里股价上涨的底层逻辑,业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市场看到了阿里的技术长期主义,有了阿里云的一马当先,阿里整体业务不再只有电商,而是电商+AI云两条腿走路,更是由此带动芯片,算力,大模型于一体,向AI科技公司转变。

从阿里的布局与逐渐回归状态的马云来看,马云今年频频现身阿里巴巴公司,也实际参与了部分业务的决策,这就是创始人的作用,带来的正面作用显而易见,战略愈加清晰,股价上涨背后,是阿里的逻辑变了,未来的阿里,集齐芯片,算力,大模型,有没有可能成为美股英伟达,甲骨文,Open ai的集合体!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举报/反馈

上一篇:
2025年3D工业相机排行榜 全球格局再洗牌
下一篇:
重庆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座谈会 | 中信科:打造车联网全国第一品牌!联手长安、赛力斯等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