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南方电网大变革
发布时间:2025-09-28

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官网获悉,目前南方电网已完成新一轮公司架构大调整,通过纪检监察体系升级、部门职能整合及管理模式革新等举措,构建起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此次调整不仅涉及总部机构职能优化,更推动全链条业务协同效率提升,为能源电力行业转型提供了示范。

调整后,南方电网总部设有21个职能部门和南方总调,所属27家二级分子公司,拥有南网储能、南网能源、南网科技3家上市公司,员工人数26.6万,资产总额13491亿元。

“南方电网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是适应能源行业变革和国企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向《企业观察报》表示,南方电网的改革是系统性、战略性的,既回应了能源安全与转型的迫切需求,也为国企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实践样本。

01

强化监督效能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中,纪检监察组的升级备受瞩目。原南方电网纪检监察组正式升级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南方电网纪检监察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指出,纪检监察组由企业内部机构升格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监督职能从“内部监督”升级为“国家监督”,独立性、权威性将显著增强,彻底打破原有“同级监督软、上级监督远”的困境,可直接调查处置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震慑效应扩大,关键环节面临更严格审查;制度刚性增强,推动建立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类似机制已在其他能源央企试点,效果良好。

升级后的纪检监察组能够更直接地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领导和指导,在监督执纪问责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话语权。这将有助于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公司内部存在的廉政风险和问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公司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实保障。例如,在以往的工作中,纪检监察组在查处违规采购、利益输送等问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和限制。而升级后,其能够更加独立地开展调查工作,提高监督执纪的效率和效果,有效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保护公司的资产安全和声誉。

从长远发展来看,纪检监察升级将有助于南方电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经营环境。廉洁的企业环境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严格的监督也能促使企业规范经营,避免因违规违纪问题导致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2

强化品牌管理

“企业架构与标准化部”加挂“品牌管理部”牌子,这一调整体现了南方电网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不仅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更是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象征。

林先平认为,此举可统一品牌管理标准,增强内外协同,通过标准化与品牌化结合,提升“南方电网”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南方电网作为国内电力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通过在“企业架构与标准化部”加挂“品牌管理部”牌子,将品牌建设纳入企业整体架构和标准化管理中,能够实现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品牌管理部可以制定统一的品牌规划和传播策略,规范公司的品牌标识、品牌口号和品牌形象,加强对品牌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同时,通过与各业务部门的协同合作,将品牌理念贯穿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提升公司品牌的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例如,在电力市场交易中,一个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南方电网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其电力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份额。

在柏文喜看来,“企业架构与标准化部”加挂“品牌管理部”,反映出南方电网从“内部治理”向“外部形象”延伸的战略意图。品牌管理职能“前置”,与业务等同步规划;统一品牌输出,提升“南网”整体形象;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南方电网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形象。

03

顺应发展新趋势

“输配电部”拓展为“输配电与储能部”,这一调整紧密跟随了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储能技术作为解决清洁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关键手段,在能源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南方电网将储能业务纳入输配电部的职能范围,体现了公司对储能市场的前瞻性布局。输配电与储能部将在传统输配电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储能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例如,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方面,储能系统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在能源供应不足时释放,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储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通过拓展储能业务,南方电网能够更好地适应能源市场的变化,提升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林先平认为,在“双碳”目标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部门职能拓展表明南方电网将储能业务纳入核心板块,有利于统筹电网规划与储能布局,加速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项目落地,增强电网调峰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能源转型。

04

强化统筹调控能力

此次调整中,“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升级为“中国南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南方区域电力调度中的核心地位。这一升级背后,是南方电网在跨区电力调配、新能源消纳等领域承担的国家战略使命。

据悉,南方电网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并与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电网相联,东西跨度近2000公里,供电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供电人口2.73亿人,供电客户1.2亿户;网内拥有水、煤、核、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多种电源,电网交直流混联,远距离、大容量、超(特)高压输电,安全稳定特性复杂,驾驭难度大,科技含量高。

柏文喜认为,名称变化的背后是调度中心国家战略地位提升,可能带来调度权限扩大、技术能力升级、应急响应更强等变化。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地扩大和新能源大规模地接入,电网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对电力调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升级后的中国南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将具备更强大的调度指挥能力,能够实现对南方区域电力资源的统一调配和优化配置。例如,在应对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时,中国南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可以迅速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同时,通过与周边电网的协调互动,实现区域电网之间的互济互助,提高整个南方区域电网的抗风险能力。

05

提升决策效能

如果说部门职能整合是“点”上的突破,那么管理模式变革则是“面”上的重构。南方电网此次取消了原有的分类管理模式(直属机构、管制业务单位、新兴业务单位、国际业务单位、金融业务单位、共享平台业务单位),转而实行总部统一管制。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管理模式调整是为公司提升运营效率、加强内部协同而做出的重要决策。

林先平认为,总部统一管制可打破业务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增强战略执行力。

柏文喜看来,实行总部统一管制,是向集约化、战略一致性转型,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在于资源统筹能力增强、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有利于统一体系;挑战在于总部管理半径扩大、对战略能力和数字化治理水平要求更高、分子公司灵活性受限。南方电网此前已提出打造敏捷组织,此次调整是延续深化。

以电力市场交易为例,总部统一管制可以整合发电、输电、配电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实现电力市场交易的一体化运作。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力交易平台,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电力购买和销售,提高电力市场的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同时,总部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电网运行情况,合理调整电力资源的分配,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林先平表示,此次南方电网组织机构改革符合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治理结构的大趋势。长期来看,通过强化党建、品牌、储能和调度能力,南方电网将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增强电网韧性,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同时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巩固行业引领地位。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南方电网正以更高效的组织、更先进的技术,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

举报/反馈

上一篇:
L4级解决方案明年年中发布 千里科技印奇:智驾系统将进入由AI驱动的全新阶段
下一篇:
政策引路、车企竞速,辅助驾驶告别“野蛮生长”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