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稳运行,降成本!数智化部设备国产化替代“淘真金”
发布时间:2025-09-11

  数智化部炼钢自动化作业区以降本增效为核心,聚焦设备国产化替代,通过技术攻坚实现设备运行成本降低50余万元,并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为炼钢生产高效连续运行提供可靠支撑。

  国产替代,破解“用一件少一件”困局

  

  “备件停产、更换仅能依靠旧库存”——这是数智化部炼钢自动化作业区在设备运维中长期面临的现实挑战。以1号连铸机电机转速控制用的逆变器为例,原设备由于使用年限过长,相关备件已全面停产,陷入“用一件少一件”的困境。寻找一款性能相当、并能与原有系统无缝兼容的替代机型,成为亟需解决的核心课题。

  今年3月,作业区在对比市面上10多款同类设备后,最终将目光放在了更具性价比与可靠性的国产设备上。于是,一场与技术攻坚赛跑的国产化替代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第一关:技术消化与吸收。技术团队从核心部件技术参数拆解入手,持续监测设备运行性能,深入分析其与现有生产系统的适配逻辑。团队成员通过对进口设备技术的深入消化,精准把握了关键部件的核心功能需求。

  第二关:定制开发与安装调试。为确保设备与连铸机复杂工况高度匹配,技术团队联合厂家成立专项小组,依据连铸机速度波动等多项关键数据,共同制定定制化开发方案。经反复调试与优化,新逆变器最终达到预期标准,成功投入应用。单台设备成本较同类进口产品降低1.5万元以上。

  国产方案,实现单台降本五千元

  

  长期以来,连铸机轻压下系统备件一直依赖进口,面临采购价格高、供应链不稳定、供货周期长、断供风险大等多重压力,严重制约设备稳定运行。

  为此,作业区算了一笔“经济账”:整条连铸作业线共配置轻压下系统位移传感器90余台,国产同型号产品单台采购成本较进口低5000元。推进国产化替代,既能够有效规避供应风险,又可实现显著降本。

  

  作业区迅速将轻压下位移传感器国产化列为重点任务予以推进。为攻克兼容性难题,作业区第一时间组建技术攻坚组,双管齐下展开工作:

  一是主动协同国产传感器厂家,提供原系统完整技术参数与实际工况数据,联合对设备固件进行定制化修改,以实现信号接收格式的完全匹配;

  二是现场选取4台传感器开展试点安装,安排技术人员轮班跟踪监测,详细记录不同生产节奏下的数据反馈,通过参数调整和加装信号转换模块不断优化调试。最终,国产传感器成功实现与原系统完美兼容,性能表现与进口产品持平。

  目前,作业区已逐步推进其余位移传感器的国产化替代,降本成效持续释放。

上一篇:
阿里兵临城下,美团迎来至暗时刻?
下一篇:
熊伊森:锚定配送运力新蓝海 以全维布局开启行业新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