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外卖大战:从外卖餐桌打到AI后端|Morketing洞察
发布时间:2025-09-10

文| Innocent Roland

本次,二季度的财报几乎可以说是电商领域最热闹的一个季度,随着本地生活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古早戏码“烧钱换市场”再度登台演出。前有京东新业务单季亏损147亿元,后有美团2025年Q2财报交出“营收增长但利润大幅下滑”的成绩单,随后阿里巴巴发布相关财报,一度成了外卖三家大战的唯一赢家。

相比美团再利润上暴跌89%,净利润只有14.9亿元不同。阿里虽然在电商集团层面上,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毕竟作为这次外卖大战的进攻方,也在支出层面确实出现了巨大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和市场费用为531.78亿元,占收入比例21.5%。2024年同期为326.96亿元,占收入比例13.4%。虽然这笔预算未明确有多少专款投向淘宝闪购,但财报已点明“费用增长主要源于淘宝闪购及中国电商集团的用户体验、用户获取投入”。

但如果从整个集团层面来看,根据8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年6月份季度财报,阿里营收2476.52亿元,同比只微增2%;可净利润直接飙到423.82亿元,同比暴涨76%。

两相比较来看,阿里在集团层面上,能够在支出大幅上涨的同时,还能通过其它业务获得利润增长,也就是说,对于阿里而言,即使继续维持目前的补贴力度,阿里也有充足的弹药将这场本地生活争夺战继续打下去,因此,进一步切入本地生活,几乎是阿里的必然选项。

因此,对于此时的美团而言,不但要考虑阿里在外卖上补贴大战,还要先一步在本地生活层面做出部署,在未来可能存在的竞争中寻求更多优势。

图片

同天发布,

餐饮AI让消费者吃好饭?

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条相似的路径——本地生活+AI。

在阿里切入外卖业务133天,发布财报后12天,阿里公开了自己外卖之外的第二战场——高德扫街榜。根据相关公告和报道来看,本次的高德扫街榜主要分为美食、酒店、景区三类,尤其以线下参与榜单为主,外还包括一些特色美食榜单,比如“本地人爱去”“多次前往”“烟火小店”等,将覆盖全国 300 多个地级市。

而这一榜单的逻辑,则是通过将用户的真实行为(导航数、搜索数等)、用户特征(导航里程、达人等级、回头客等)、评价特征(专业度、数量等)、用户评价(引入芝麻信用体系,让高芝麻分的用户拥有更高的权重,最终得出一个评价分),最终通过AI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份真实而又可靠的线下服务参考。

图片

通俗来说就是让用户用脚投票,根据近一年5132万人的13亿次导航228亿公里计算,通过用户多次反复前往的118万家店铺筛选,结合芝麻信用计算的真实评价生成。

无独有偶,或者说是精准应对。美团也在9月10日宣布,大众点评将会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双方在产品思路上倒是颇为接近,根据美团披露,新版“品质外卖”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深度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结合海量真实到店评价,剔除虚假点评干扰,形成“AI+人工”双重筛选机制。例如,系统会优先推荐存续年限超3年、差评率低于5%、且近30天有高频复购行为的商家,确保推荐结果符合“高星老店”标准。

图片

除此之外,美团还进一步披露了其C端AI智能体服务将于一周内完成封楼测试并正式发布。根据描述来看,这一功能将会基于用户历史订单,地理位置,以及当下实时场景,主动推荐个性化外卖方案。例如,系统会识别用户常点的轻食沙拉,在连续加班时推送“高蛋白套餐+免运费券”组合;或根据用户收藏的餐厅,在其生日当天推送“必吃榜餐厅免排队外卖通道”。

美团相关技术负责人将此次的升级称为:从“流量分发”到“服务预判”的范式升级。

是否真得是范式升级还需要交给消费者真正体验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对于此时的阿里而言,后续的变现,大概率还是要依靠口碑+外卖+飞猪的即时零售体系来完成,也就是说阿里大概率还会有更多的切入本地生活领域的相关产品等待推出,高德地图扫楼榜更像是切入本地生活的一次试探性行为。

图片为什么AI成了双方的秘密武器?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这场争夺战无论是对于美团还是阿里,谁都不能输掉这场争夺战。

对于阿里而言,从4 月 30 日淘宝升级闪购,正式加入外卖大战以来,即时零售不但承载着它从电商转变为大消费平台的野心。因此,烧钱对于此时的阿里而言,显然算不上什么问题,关键是在于能否在大家老生常谈的即时零售业务层面站稳脚跟,以及为电商带来更多的日活和月活。

在全方位资源的倾斜,以及几乎所有阿里人全力托举下,淘宝闪购上线6天超1000万单,上线27天超4000万单。到6月底,上线不到2个月,淘宝闪购订单超6000万单。到8月,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峰值达1.2亿单,确实创下行业新纪录。

但外卖大战到现阶段,补贴退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必然选项,因此如何打通不同业务的货盘和价格体系,以及重构消费场景,从补贴大战逐渐过渡到平稳的日常经营当中,并在之后顺利切入本地生活的另一端:到店业务中去,就成了阿里现阶段的重要目标,更何况,从集团层面来看,除了淘宝天猫之外,集团还有包括支付、广告、地图、AI+云在内的一系列业务。

对于已经成为合伙人的蒋凡而言,除了自己治下的消费赛道,能否借助这次的外卖大战,让集团层面的其他业务也获得相应的收益,就成了必须思考的问题。

而其中,AI+云作为作为阿里计划投入超3000亿的重点项目,作为对于阿里最重要的未来预期,且随着集团内部的智能体和AI逐渐成熟,从逻辑上来看,AI和外卖业务在现阶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状态,即时零售的每一笔订单,实际上都是用户数据的基础沉淀,下单时间、购买习惯、地理位置等等一系列数据,都能够成为训练AI的重要数据,最终形成用户下单→产生数据→数据反哺 AI → AI 优化推荐与履约→提升用户体验→用户继续下单的正向循环,通过AI,阿里也能迅速将积累下来的数据变成自己提升后端系统能力的钥匙,减少由于过去几年时间庞大订单量差距导致的后端能力差距。

更不用说,由于AI的存在,也能让阿里通过AI+消费,探索更多服务场景和模式,推出更多类似这次高德扫街榜的产品,并进一步反哺自家大模型的发展。

反观美团,就像开篇说的一样,如果只凭烧钱,相比阿里能够靠其他业务回血,甚至保持利润增速,本地生活几乎可以说是美团唯一的盈利业务,而且财报高达89%的利润跌幅也足以说明:继续烧钱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

因此,无论是为了维持投资人对未来的预期,还是避开烧钱大战,从美团更擅长的角度来打这场本地生活大战,开拓第二战场就成了一个必然选项。但相较阿里手中大把王牌不同,美团几乎所有的业务都围绕本地生活构建。更何况,除了要和阿里竞争,在本地生活领域,美团还要面对抖音的不断进攻。

而现阶段,美团最大的优势就是过去多年积累下来的庞大到店数据,因此,基于这些数据构建一个基于AI的新服务模式,重构消费者和店铺之间的消费逻辑,将战场从单纯的烧钱,重新拉回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上,为消费者提供完全不同的消费体验,并且进一步维持自己在本地生活领域积累下的数据和履约能力优势。同时应对阿里和抖音的进攻,就成了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更不用说,AI作为现阶段最热门的概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构建投资者对美团的未来预期维持股价。

图片结语

目前,外卖大战正在进一步扩展边界,从最早的零售、履约、补贴等层面,进一步扩展到后端能力上。这也意味着,这场大战还要继续持续下去。

无论是基于本地生活还是基于外卖,每一个参与方都需要尝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当然,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个榜单纯靠算法和模型能否真正精准反映现实,美团的品质外卖是否能够真得做到真实客观推荐,并且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力,双方的烧钱大战退坡后,是否真得能仅依靠后端能力就分出胜负,这些都需要需时间和用户体验的检验。

但总的来说,阿里大概率会进一步在消费层面深入本地生活,美团除了AI之外,大概率还会尝试别的可能性,但就现阶段而言,高德扫街榜和美团品质外卖,无疑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带来了新的想象力和变数,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可尝试的新奇体验。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图片图片

举报/反馈

上一篇: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吉林:追“风”逐“电”激发转型升级新脉动
下一篇:
房企中场战报观察,阵痛期还会持续吗?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