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五年累产超400万吨!中国海油如何撬动稠油资源?
发布时间:2025-09-10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

  高质量完成能源保供、深化改革、科技创新、价值创造等重点工作,努力为公司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中国海洋石油报》、中国海油官微推出“决战决胜‘十四五’目标任务”专栏,报道中国海油各板块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

  从“愁油”难采到“黑金”奔涌 我国海上稠油热采实现一系列“从0到1”的跨越 9月1日,看着最新的生产报表,渤海油田工程师蔡晖喜上眉梢——2008年至今,我国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

  有谁能想到,超400万吨的产量来自最近这五年。

  我国海上稠油几乎都“藏”在渤海油田。

  通过热采为稠油解“愁”,变规模储量为产量,是端牢能源饭碗的必答题。

  但一直以来,海上稠油热采始终没有摆脱装备占地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差等“成长的烦恼”。

  “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牢记“国之大者”,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上产困局,在稠油热采领域实现了一系列“从0到1”的跨越,有力撬动渤海规模庞大稠油资源。

  五年间,从建成我国海上首座大型固定式稠油热采平台——旅大21-2平台,到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入列,以及350℃超高温注采一体化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核心装备技术的批量落地……我国海上油田热采从“单井试采”的摸索阶段,一举进入了10余个热采油田规模化生产的爆发期。

  技术边界也在这五年里不断“破圈”,助力开发从普通稠油“闯”进超稠油领域。

  特超稠油常温下坚若沥青,是世界级开采难题。

  中国海油以蒸汽吞吐和高效注采一体化管柱工艺技术“蒸服”这块硬骨头,实现海上特超稠油开发的历史性破冰。

  “以前,我们对黏度为1000毫帕·秒的稠油一筹莫展,现在连70000多毫帕·秒的稠油都不在话下。

  ”旅大5-2北油田生产监督任超说。

  技术路径也越来越“多元”,形成蒸汽吞吐、过热蒸汽驱、热水复合吞吐、井下电加热等“多管齐下”的新局面。

  “给稠油‘蒸桑拿’的同时,我们发展了井下电加热技术,即通过下入加热电缆,像电热棒烧水一样,让水平井储层段黏糊糊的‘蜂蜜’变成可流动的‘甜水’。

  ”海油发展稠油热采工具班组长董世超说。

  储层开发的“功夫”也越练越精,已实现从厚层到薄层、从单层摸索到多层突破等一系列跨越。

  面对锦州23-2油田12层薄互层储层的“千层饼”难题,中国海油以“定向井多层合采”技术打破桎梏。

  当前,该油田日产原油已突破1600吨。

  五年间,海上稠油热采范围也在加速扩张。

  今年7月,垦利10-2油田开发项目顺利实施,海上稠油热采领域从渤西、辽东拓展至渤海南部,进一步优化了我国海上能源开发布局。

  令人惊喜的远不止这些。

  就在不久前,中国海油稠油热采又打破“油层厚度必须超过30米”的开发局限,迈向低品位稠油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增新“底气”

上一篇:
各大建企亮相2025服贸会!
下一篇:
超100000000立方米!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获突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