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大比拼!生猪链上,谁赚得盆满钵满,谁在咬牙苦熬?
发布时间:2025-08-30

  一边是牧原股份净利润暴涨1169%,一边是罗牛山(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等)由盈转亏、通威股份(饲料+光伏)巨亏近50亿——生猪产业正上演着残酷的冰与火之歌。

  1、行业龙头,生猪养殖企业利润领跑整个产业

  

  今年的生猪养殖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龙头企业表现尤为抢眼。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领头羊,营业收入达到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净利润惊人地达到105.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69.77%,成为行业内最赚钱的企业。

  温氏股份同样表现不俗,虽然营业收入498.52亿元相对较低,但净利润34.75亿元,同比增长159.12%,实现了翻倍增盈。

  双汇发展作为肉类加工领域的代表,营业收入284.14亿元,净利润23.23亿元,保持了稳定增长。

  龙头企业能够实现如此亮眼的业绩,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成本控制和全产业链布局。它们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有效抵御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2、生猪养殖,几家欢喜几家愁

  

  生猪养殖板块内部出现了显著分化,不同企业命运迥异。

  中粮家佳康和新五丰实现了扭亏为盈,分别盈利1.98亿元和0.45亿元。神农集团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212.65%,成为一匹黑马。

  京基智农等猪企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业收入23.87亿元,下降11.61%,净利润减少3.97%。

  最令人唏嘘的是业务多元化的罗牛山,营业收入10.84亿元,同比暴跌44.25%,从盈利转为亏损,成为生猪养殖板块中少数陷入亏损的企业。

  3、家禽养殖,整体遭遇滑铁卢

  

  与生猪养殖相比,家禽养殖板块的整体表现更为惨淡。

  益生股份营业收入13.21亿元,下降3.98%,净利润仅0.06亿元,同比暴跌96.64%,几乎从盈利变为微利。民和股份更糟,营业收入9.86亿元,下降5.88%,净利润亏损2.14亿元,增亏15.51%。

  家禽养殖行业的整体低迷与市场需求、饲料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圣农发展能够逆势增长,得益于其全产业链布局和产品结构优化,这为同行提供了转型思路。

  4、饲料板块,全面复苏迹象明显

  

  饲料行业在今年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多数企业实现了业绩逆转。

  禾丰股份营业收入174.07亿元,增长16.27%,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784.44%,成功扭亏为盈。傲农生物虽然营业收入39.57亿元,下降15.01%,但净利润3.61亿元,增长166.81%,同样扭亏为盈。

  大北农营业收入135.59亿元,增长3.55%,净利润2.35亿元,增长250.93%,也实现了扭亏为盈。饲料巨头海大集团继续保持稳健发展,营业收入588.31亿元,增长12.50%,净利润26.39亿元,增长24.16%。

  饲料行业的普遍向好,一方面得益于养殖规模扩大带来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也与原料价格波动趋缓有关。

  5、动物保健,稳健增长

  

  动物保健板块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和稳定性。

  瑞普生物营业收入17.08亿元,增长20.53%,净利润2.57亿元,大幅增长57.59%。金河生物营业收入13.9亿元,增长30.45%,净利润1.38亿元,增长51.52%。

  回盛生物虽然营业收入只有8.22亿元,但增幅高达88.45%,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325.88%,成功扭亏为盈。

  科前生物营业收入4.87亿元,增长21.67%,净利润2.2亿元,增长44.09%。

  中牧股份营业收入27.93亿元,增长12.63%,净利润0.82亿元,增长30.19%。

  只有蔚蓝生物和生物股份出现了净利润下滑,但幅度不大。

  动物保健板块的稳定增长,反映了养殖业规模化、规范化程度提升后,对防疫和健康管理的需求增加。

  对于生猪产业从业者来说,未来之路可能更加崎岖。

  中小企业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寻找差异化生存空间——特色养殖、生态农业或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

  生猪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革命,规模和效率固然重要,但灵活性和特色化同样可能成为活下去的关键。明天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同一赛道上的竞速,而是各自寻找生存空间的战略博弈。

  谁能在行业浪潮中站稳脚跟,不仅看今天的盈利,更要看明日布局。

上一篇:
部分基金公司盈利曝光 5家进入“10亿俱乐部”
下一篇:
自主Tier1,花3.61亿元“双押”未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