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万科半年亏百亿,靠大股东输血存活
发布时间:2025-08-30

  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房地产行业的一件大事,万科上半年亏损超 100 亿,净负债率高达 90%,如今靠着大股东借款才暂缓了风险。这消息一出来,整个楼市都震动了。要知道,万科在房地产界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行业标杆,它如今陷入这般困境,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咱们一起来扒一扒。

  先看看这触目惊心的数字。2025 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 1053.2 亿元,看似不少,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却达到了 119.5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26.2%和 21.3%。而净负债率飙升到 90%,这是什么概念呢?正常来说,房地产企业净负债率在 100%是个警戒线,超过这个数,就意味着债务压力极大,财务风险高企。虽说万科还没到红线外,但 90%的净负债率也已经是在悬崖边徘徊了。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万科不得不依靠大股东深铁集团的借款。自 2024 年以来,深铁集团已合计向万科提供 70 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归还公开市场债券,最近又拟提供 42 亿元借款,借款期限 3 年,利率 2.34%,算是给万科输了口“救命血”。

  那万科这么大个企业,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呢?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需求端萎缩严重。就拿房子销量来说,从去年到今年,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成交量也大幅减少。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都不太敢轻易买房了。万科作为房地产企业,自然也受到了市场大环境的冲击。房子不好卖,销售额上不去,回款速度变慢,资金链就开始紧张起来。

  另一方面,万科自身的经营策略也存在一定问题。在过去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期,万科为了扩张规模,拿了不少高价地。但后来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这些高价地开发出来的项目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成本降不下来,售价又因为市场行情上不去,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就像 2022 年、2023 年销售的项目及 2024 年上半年消化的现房和准现房库存,大部分是 2022 年前获取的土地,地价获取成本较高,后续销售阶段市场持续下行,销售情况和毛利率均低于投资预期,使得报告期结算毛利总额大幅减少。不仅如此,万科还在一些非主业领域进行了财务投资,而这些投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出现了亏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咱们再看看其他类似的事件,就能更清楚万科如今的处境了。曾经的一些知名房地产企业,像恒大,也是因为过度扩张,债务规模庞大,最终资金链断裂,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还有融创等企业,也都在债务问题上苦苦挣扎。这些企业的经历和万科如今面临的状况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在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经营决策失误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了困境。这也说明,房地产行业如今面临的挑战是全行业性的,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

  万科这次靠大股东借款暂缓了风险,但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这对整个楼市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短期来看,大股东的借款确实能让万科暂时喘口气,有足够的资金去偿还到期债务,避免了债务违约的风险,稳定了市场信心。但从长远来看,万科要想真正走出困境,还得靠自身的“造血”能力。它必须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销售回款速度,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

  对于整个楼市来说,万科的事件无疑是一个警示信号。它让大家看到,即使是行业龙头企业,在市场的浪潮中也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也会促使其他房地产企业更加谨慎地对待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不敢再盲目扩张。同时,政府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出台更多的政策来稳定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

  在我看来,万科如今的困境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一个缩影。房地产行业过去那种依靠高杠杆、高周转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万科要想重回巅峰,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变革。一方面,要回归房地产的居住属性,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打造出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房子。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不能再把鸡蛋都放在房地产开发这一个篮子里。比如说,万科在物业服务、租赁住宅等领域已经有所布局,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形成新的盈利支柱。

  房地产市场的这场变革,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会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在买房时会有更多的选择,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居住体验。但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市场的变化。万科的这一场危机,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它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残酷,也让我们明白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未来,房地产行业会走向何方,万科又能否成功走出困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
“空手套白狼”欠下2.4万亿?许家印和恒大背后的秘密
下一篇:
跟着镜头游龙江|黑土地唱响金秋幸福曲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