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以新能源科技馆为载体,让公众了解“国之重器”的独特魅力|核电行
发布时间:2025-08-30

  截至2025年7月,位于山东荣成的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以下简称科技馆)已累计接待访客超6万人(次),有效增进了核能与各领域、各层次公众代表的沟通理解。  “山东是核能技术利用大省,核能公众沟通功不可没。”在近日安全筑基“核”谐共荣——2025年媒体核电行暨国和行·媒体行活动期间,科技馆馆长于振兴坦言,核能技术的独特性和历史事故容易引发公众疑虑,形成“谈核色变”的“邻避效应”。正因如此,要做好公众沟通,搭建起核能科普与社会公众交流的桥梁。  25070887-9c45-4f9f-ac3d-e00524faa2ff.png  图为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外景  做好公众沟通,构筑核能发展的“隐形基建”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往往难以全面理解核风险、正确看待核安全,在社会、心理、传播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往往会对核设施的风险产生过度担忧,甚至出现“恐核”“反核”情绪。  “核能沟通就是破解公众对‘放射性’‘核事故’的本能恐惧。”于振兴说,但核科学知识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将铀裂变原理、辐射防护等复杂的知识转化成通俗表达并不容易。  为破除核电知识壁垒,科技馆核电主题展聚焦中国核电从起步到实现自主化突破,展示从费米堆的初创到大型先进压水堆的迭代,完整呈现了世界核能发展脉络。  为破解辐射焦虑,科技馆核能生活展区通过互动装置展示了核技术在医疗健康(伽马刀、CT)、农业生产(辐照育种)、工业制造(单晶硅提纯)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毫不夸张地说,核能公众沟通是核能发展的‘隐形基建’。”于振兴说。  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保证科普资源始终保持新鲜和吸引力  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山东省制定了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以核电等清洁能源替换传统动能。核电作为功率密度高的清洁能源,是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工程,核能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山东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山东正成为我国核电的第三极。”于振兴说,以科技馆等场所为核能公众沟通载体,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将为我国能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注入持续动力。  就在今年,占地约10080平方米的核安全主题公园在荣成八河水库东岸正式对外开放。在知核、安核、用核、探核四个方面,通过电子屏幕、主题雕塑、宣传景石、打卡景框、科普展板等,公园向公众系统介绍了我国核安全监督体系与工作原则、核事业发展历程、核能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核事业老一辈科学家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核能公众沟通需要‘常办常新’,保证科普资源始终保持新鲜和吸引力,才能面向社会各类人群做好科普。”于振兴说,其中青少年科普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为此,科技馆定期更新和扩展科技馆的展览内容,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组织开展各类研学活动,设计了“天鹅博士”科普动漫IP,将复杂知识转化为趣味内容;中广核“魅力之光”夏令营累计吸引超700万青少年参与,通过院士互动激发科学兴趣,形成“小手拉大手”的认知辐射效应,让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核电技术和行业动态。

上一篇:
电动载人汽车出海月报|7月出口量同比激增,出海迈入“生态输出”新阶段
下一篇:
平安人寿三度举牌农业银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