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重庆农商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多项指标稳居重庆第一
发布时间:2025-08-27

  8月26日晚间,作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A股简称:渝农商行,股票代码:601077.SH;H股简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票代码:03618.HK)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决策部署和监管工作要求,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深入构建“数字驱动、产业链动、场景圈动”三种新动能,全行活力、动力、价值创造力大幅提升,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总资产突破1.6万亿元  2025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深入构建“数字驱动、产业链动、场景圈动”三种新动能,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塑造竞争新能力,致力打造成为一家科技型、产业型和生态型的世界一流现代化农村商业银行,在保持西部第一、全国领先市场地位的基础上持续扩大竞争优势,努力为现代化新重庆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数字驱动、产业链动、场景圈动”三种新动能的经营策略和服务举措下,重庆农商行深挖特色产业和客群,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41亿元、净利润78.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46%、3.79%。  2025年上半年,该行通过深耕细作、充分挖潜,全行存款、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存款、贷款增量市场份额同比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存款余额10251.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2.49亿元,贷款余额7652.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9.72亿元。  继2024年末资产规模突破1.5万亿后,该行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于2025年6月末达到资产总额16301.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1.89亿元,增幅7.60%,资产、存款、贷款均保持重庆同业第一。  与此同时,该行贷款质量、成本管控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5.11%、拨备覆盖率 355.58%,具备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市场形象稳步提升,A股纳入沪深300指数、H股纳入MSCI指数,综合实力排名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第112位、较上年末提升7位,创历史新高,居全国农商行和西部银行首位。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多项指标领跑同业  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2025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多项关键指标在区域金融领域持续领跑。  ——倾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持续强化金融服务供给。2025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精研产业链条构建产业图谱,科技贷款余额998.05亿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余额802.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66亿元;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打造“国补”“文旅”等金融场景,信用卡及消费贷款余额超1500亿元,增量规模居重庆首位;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78.46亿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获评最高级“一级”;加快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特色产品,联动政府部门、链主企业、链属企业及机构等形成“多方协作联动、相互成就共赢”的养老金融生态;高效服务“两重”“两新”,支持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市级重点项目159个、贷款余额268.22亿元,陆海新通道融资余额587.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69亿元,助力重庆“六区一高地”建设。  ——矢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涉农贷款稳居全市第一。2025年上半年,该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作用,将大量的人员、网点、自助机具投向县域及农村地区,形成“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的庞大网络布局;持续整合零售、网点、科技资源,创新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服务,巩固县域地区经营优势。升级“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市100%的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探索构建生态特色产业知识图谱和产业大脑,“一县一品”创新特色信贷产品服务方案超40款,因地制宜支持地方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2602.18亿元,县域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重庆市银行同业首位。  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数字化转型成效凸显  2025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积极融入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重庆”等国家和地方战略,保持金融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全面提升需求研发效率及开发质量,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有力支撑全行产品、流程和服务创新,深化业技融合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及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金融科技人员超700人,科技人才占比达5%,覆盖金融能力版图的科技人才梯队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夯实数据中台基础,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2025年上半年,该行组建数据赋能团队,赋能各条线开展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工作。同时,针对客户群体开展深度数据分析,精准挖掘出18类潜力客群,开发9类客户标签,赋能数字化营销。此外,完善“问题清单-整改台账-系统改造”联动机制,健全数据安全评估流程,上半年各类外部数据服务接口访问超过2.4亿次,并通过优化整合接口调用等方式着力降低笔均成本。  ——深化基础支撑体系建设,系统性提升科技赋能能级。2025年上半年,该行筑牢智能运维中枢,夯实“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构建全行级智能监控底座,实现生产系统连续性保障能力全面跃升。同时,打造高效技术引擎,建成覆盖云原生与人工智能的四大基础平台,关键业务系统支撑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AI驱动知识库、智能问答等智能体快速落地,高效响应分布式新柜面、数字员工及AI代码助手等场景创新。此外,积极释放科技治理效能,通过流程重构与资源优化,推动研发测试质效双升,斩获国家级技术创新突破。  ——切实优化线上服务渠道,打造数字金融优质体验。2025年上半年,个人数字渠道方面,该行上线“免登录付款码”功能,新增“客户经理企业微信加客码”,构建7×24小时在线金融服务通道。同时,升级“一键申贷”功能,打通“线上申请-线下对接”服务闭环,大幅提升融资效率。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手机银行用户达1540.36万户,净增35.31万户,增幅2.35%,本年度发生交易金额7986.59亿元,发生财务交易3674.98万笔。  对公数字渠道方面,该行通过司库系统、银企直联、企业网银、开放平台等系统打通企业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助力其资金统筹管理,强化银企协同,赋能产业链资金高效流转。同时,正式发布鸿蒙版企业手机银行,推出收付款业务、“企业服务+”和企业管理台等核心功能,上线扫码支付、微信绑定及智能客服等服务,实现了全平台对公电子银行服务能力。2025年上半年,完成10次版本迭代升级,新增并优化渝快房抵贷、账户查询、税快贷、票快贴、自助支用与续贷等57项功能。  ——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该行围绕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人工智能、风控决策、体验提升等领域,以专利和著作权为抓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累计申请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0余项,授权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25项。同时,该行积极牵头或参与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的标准成果产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已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近50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9项,团体标准28项;3项企业标准连续多年入围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邹雨璠)  举报/反馈

上一篇:
外卖大战没有赢家!美团Q2营销费用环比猛增44.8%
下一篇:
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A股玩家涌入具身智能域控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