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地标之上,共绘科创未来 京沪科创大厦“全周期服务”激活区域发展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26

  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的核心地带,一座188米的超高层建筑——京沪科创大厦(保利中科创新广场13号楼)正以“京沪系楼宇”的标杆姿态,重塑城市科创版图。作为央企保利集团与中国科技开发院(以下简称“中开院”)联合打造的45万平方米科创产业综合体,项目自2024年10月开园以来,已迅速成为西客站片区产业升级的“顶梁柱”。  地标之上,共绘科创未来京沪科创大厦“全周期服务”激活区域发展引擎  京沪中枢铸就科创地标典范  京沪科创大厦地处腊山河东路与烟台路交汇处,北邻山东省科技馆,西邻腊山河景观带,距离济南西站仅1.3公里,无缝衔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依托济郑高铁全线通车的交通红利,园区构建了“高铁+地铁+高架”立体交通网,为企业全国布局提供高效通道。济南市槐荫区以“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建设为契机,将项目纳入首批“京沪系楼宇”,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与科创产业,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  保利集团与中开院的强强联合,为项目注入双重基因。保利以“资源+运营”双轮驱动,提供高端办公空间与全周期物业服务; 中开院则依托30余年科技孵化经验,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链条。2024年9月成立的中开院(山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科技开发院有限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通过“一园一院一基金多平台”模式,将深圳的科创基因注入济南,打造“孵化+投资”的产业生态闭环。  园区载体设计充分体现“生态+智慧”理念。京沪科创大厦3—30层面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医疗康养、智能制造产业招商,单层面积2350㎡,层高3.9米,配备19部高速电梯,满足企业总部办公需求。建筑外观从济南自然山水中汲取灵感,以渐变波纹肌理刻画超高层建筑形象,成为西客站片区地标性景观。  地标之上,共绘科创未来京沪科创大厦“全周期服务”激活区域发展引擎  百企汇聚构建多元产业生态  “园区汇聚央企保利与中开院双方优势,持续夯实平台建设根基,已成功挂牌‘中科创新园区科学技术协会’‘中科创新园区学会服务中心’‘京沪国际贸易产业园’‘全国高校大学生实践基地’,为入驻企业搭建起多元发展的优质平台,吸引了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医养健康、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形成‘龙头企业+中小企业’ 协同发展的集群效应。”京沪科创大厦招商运营现场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槐荫区“京沪系”楼宇的标杆项目,京沪科创大厦立足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为一体的智慧型科创高地,自2024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保利拍卖、及时用车、济南金宏通、德鑫泰集团、山东省循证医学研究院、致煜医疗、水电六局华东建设、罗达医药、邦美康世、威震低空、泰锘能源、亚朵酒店等百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信息技术、生命医药、国际贸易、现代服务四大产业集群,入驻面积突破5万平方米。  山东及时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约车平台已在全国242个大中小城市完成运营布局,位居高德聚合打车第一名,正依托区位优势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保利(山东)国际拍卖自成立以来,从全球征集拍品,已在潍坊、青岛、济南、北京等地成功举办多届艺术品拍卖会,在近现代书画和当代水墨拍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山东大学循证医学PDRN生物技术研究中心4月22日在京沪科创大厦隆重启动,标志着槐荫区政校企三方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为济南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注入强大动力。  地标之上,共绘科创未来京沪科创大厦“全周期服务”激活区域发展引擎  全周期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运营服务的精细化是园区吸引企业的关键。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楼宇槐小花”宜商服务模式,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团队,累计开展十余次涉企精准服务行动,实现企业登记、食品许可等高频事项“楼宇内办结”。2025年一季度,服务范围扩展至兴福、张庄街道的10个重点园区楼宇,近30名楼宇运营骨干加入服务队伍,布设云端申报、可视化指导等智能终端,打造“指尖申报—云端接单—在线督办”全流程闭环。同步上线的“智惠导服”平台,为企业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复杂问题形成工单并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力求诉求解决率达100%。  政企协同的高效性同样突出。今年2月,槐荫区区委组织部、区投资促进局、区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以及第三方平台,组建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楼宇服务队,并精心策划组织“聚势双招双引,聚能提质创优”系列活动,陆续走进以“京沪系”楼宇为龙头的多个重点商务楼宇,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携手企业共谋发展新机遇,共同解锁楼宇经济发展新活力。  楼宇服务队秉持“服务至上、精准助企”理念,以“京沪系”楼宇为龙头,走进重点商务楼宇开展专项行动,将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通过用心倾听企业需求、积极对接政策资源、精准解决实际问题,协助企业关键环节支持。  4月,楼宇服务队走进京沪科创大厦,与京沪科创大厦9家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对话,现场解决发展难题,共商产业创新良策。保利、中开院(山东)、及时用车、德鑫泰、致煜医疗、济南金宏通、罗达医药、璟策咨询、汉启律所9家企业代表依次介绍了企业经营情况,并围绕审批注册、人才引进、政策扶持、市场拓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具体诉求。针对企业提出的20余条问题及诉求,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办公,点对点为企业解疑答惑、精准施策,通过现场破题纾困、前瞻性政策辅导和产业链资源对接,帮助企业化解当务之急,为企业长远发展谋篇布局。  资本赋能方面,中开院依托旗下全资市场化股权投资机构——深圳市中科孵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孵资本”),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与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定位结合,挖掘高成长性早期科技企业。  多元生态构建企业成长共同体  “今后,园区将通过强化产学研融合、构建企业社群网络生态等多元化渠道,在招引、培育科技企业同时,积极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为入驻企业赋能。园区亦将设立孵化器自有种子基金或依托总院及国资基金群,对有发展潜力且符合相关标准的科创企业进行投资,助力其快速发展。”中开院(山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分享道。  同时,园区始终将企业需求置于首位,通过精准对接与长效服务构建发展生态。针对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园区组织入孵企业走进大学开展校园招聘,有效缓解企业用人压力。同时,创新“送策入企”与“企业周年庆”等活动形式,与入驻企业面对面深度交流,梳理形成“企业需求表”,针对性解决技术转化、市场拓展等痛点;同步建立企业专属“成长档案”,记录发展里程碑与个性化需求,提供从孵化到加速的全周期支持。  从“一张蓝图”到“百企云集”,保利中科创新广场以央企担当与科创服务,正成为济南西兴战略的“产业引擎”。在这里,每一层办公空间都承载着创新梦想,每一次政企联动都孕育着成长机遇。随着京沪科创大厦功能的持续完善,这座188米的地标不仅将刷新城市天际线,更将以“孵化+投资”的双引擎,驱动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邓家钰王进 褚洪卿)

上一篇:
百草园清清片“0泻药”背后的科研投入与用户选择
下一篇:
茅台1935新品即将发布,引发市场关注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