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59岁黄孔威“万亿华宝”梦碎!宝信软件夏雪松能否“跨界救火”?
发布时间:2025-08-25

  进入2025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延续了高速发展态势,截至今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4.39万亿元,突破3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然而,在这场规模的盛宴之下,是基金公司高管团队的剧烈动荡。规模增长的压力、业绩排名的竞争、监管政策的趋严以及股东方的期望,共同构成了一座无形的高压锅,使得高管职位尤其是董事长和总经理,成为了业内风险最高的“火山口”。据机构之家统计,截至8月24日,年内变更的公募高管人数已达253位,涉及109家基金公司。其中,董事长变更人数为62人,总经理变更的人数为25人。

  8月23日,华宝基金发布公告,原董事长黄孔威因“任职年龄原因”离任,由来自股东方宝武集团体系、原宝信软件董事长的夏雪松接任。

  图片

  图片来源:华宝基金官网

  此次人事变动,不仅是华宝基金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关键抉择,更是对公司近年来业绩表现、特别是其宏伟的“万亿华宝”战略目标的一次深刻反思。新任董事长夏雪松在上一任期内,其掌舵的宝信软件亦面临业绩下滑的挑战,他能否带领在规模增长上略显疲态的华宝基金走出迷雾,实现突围,成为了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

  渐行渐远的“万亿”宏图与黄孔威的三年之憾

  黄孔威自2022年7月接替任期不足两年的朱永红出任董事长至今任期恰好三年有余。回顾其任期,可谓是雄心与现实交织的三年。

  在此之前,黄孔威曾任职于宝钢集团计财部和资产经营部、宝武集团下属公司,曾兼任中国太保非执行董事、兴业银行监事、兴业银行董事、长江养老保险董事等。2022年7月甫一上任,他便为华宝基金擘画了一幅极其宏伟的蓝图——“万亿华宝”。根据当时的战略规划,华宝基金计划在五年内,即到2027年实现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按此规划,华宝基金需保持年均24%的复合增长率。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黄孔威接任之初,2022年7月华宝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579.52亿元,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华宝基金的规模增长却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Wind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公司规模同比下滑了219亿元,到了2025年二季度末,其管理规模仅为3382.41亿元,相较其上任之初不增反降。黄孔威三年任期几乎原地踏步,“万亿华宝”的口号,从最初的振奋人心,逐渐在市场的审视下“渐行渐远”。

  图片图片系华宝基金管理规模。资料来源:Wind

  如今59岁的黄孔威离任,尽管官方公告的离任原因为“年龄原因”,但结合其核心战略目标与实际业绩之间巨大的落差,市场很难不将这次换帅与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表现联系起来。黄孔威的三年,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也为“万亿华宝”画上了一个句号。

  夏雪松宝信软件业绩“滑铁卢”

  接替黄孔威执掌华宝基金帅印的,是同样出身“宝武系”的夏雪松。公开资料显示,夏雪松出生于1970年12月,中南财经大学税收专业本科,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他的职业生涯与宝武集团紧密相连,在进入华宝基金之前,他长期任职于宝武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信软件”,600845.SH),并从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一路晋升,最终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等核心职务。

  从履历上看,夏雪松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擅长财务管理,是股东方宝武集团信赖和培养的核心干将。由这样一位背景深厚的“自家人”空降,体现了股东方对华宝基金的控制力和稳定过渡的期望。

  回看夏雪松卸任宝信软件董事长前夕,这份成绩单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宝信软件年报显示,公司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6.44亿元,同比微增5.64%,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11.28%,降至22.65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进入2025年,宝信软件的业绩下滑趋势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急剧加剧。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其营业收入为47.15亿元,同比骤降30.08%;归母净利润约为7.13亿元,同比更是大幅下滑了46.46%。更早前的一季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颓势,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5.1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60%。

  图片

  图片来源:Wind

  夏雪松在执掌宝信软件的后期,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和盈利困境。从一家业绩下滑的工业软件公司,直接调任至一家亟待规模突破的基金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夏雪松 8 月1日才刚刚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其能否凭借足够能力与全新策略,扭转华宝基金规模增长乏力的态势,仍存不确定性。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上一篇:
珠海经济特区45岁 这座“改革之城”的破圈密码是什么
下一篇:
农行信阳直属支行堵截一起虚假APP诈骗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