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何小鹏增持传递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25

  2025年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一纸公告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公司控股股东何小鹏通过全资子公司Galaxy Dynasty Limited,以每股80.49港元的均价在公开市场购入310万股A类普通股,总斥资约2.5亿港元。此次增持后,何小鹏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升至18.9%,较前次增持提升0.1个百分点。这一动作不仅推动小鹏汽车美股单日暴涨11.68%、港股次日开盘跳涨10.01%,更在行业寒冬中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用真金白银打破质疑  何小鹏此次增持绝非简单的财务操作。回顾其增持轨迹:2024年8月,他曾在股价低位时以27.13港元/股购入100万股A类股,并同步增持141.99万股美国存托股(对应7.02美元/股)。时隔一年,当公司股价攀升至80港元区间时,他仍选择加码投入,且增持规模扩大三倍。这种"高位追涨"的决策,显示出何小鹏对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2025年二季度,小鹏汽车交出亮眼成绩单,交付量同比增长241.6%至10.3万辆,营收激增125.3%至182.7亿元,毛利率创17.3%历史新高,但资本市场仍存隐忧:净亏损同比收窄62.6%至4.8亿元,但尚未实现盈利;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特斯拉、华为等对手持续施压。何小鹏选择此时增持,本质上是用个人资产为公司估值托底,向市场传递“当前股价仍被低估”的强烈信号。  增持的底气  何小鹏的增持底气源于小鹏汽车的技术壁垒构建。2025年被其定义为"智能化与电动化技术代差确立年"。  小鹏汽车的XNGP系统迭代至4.0版本,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覆盖全国98%地级市,泊车成功率提升至99.2%,领先行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自研的X-EEA 4.0架构实现算力集中化,线束长度减少40%,整车重量降低8%,续航提升6%;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早就布局,与民航局合作研发的飞行汽车已完成3000米高空试飞,预计2026年取得适航证。这些技术突破正转化为市场优势。  交银国际研报指出,小鹏汽车二季度单车均价提升至16.4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3万元,主要得益于高阶智驾选装率从35%跃升至62%。何小鹏在内部信中直言:“技术代差将使我们的大产品周期产生更强势能,加速规模增长。”  从车企到科技巨头的蜕变  增持公告背后,是小鹏汽车“智能出行生态”的宏大叙事。何小鹏的资本布局早已突破传统汽车范畴。  小鹏汽车也布局了RoboTaxi,在广州、上海等5个城市投放20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日均订单量突破3万单,单车运营成本较人类驾驶降低47%。  人形机器人是热门赛道,小鹏汽车也很早布局。小鹏汽车与优必选合作开发的工业机器人已进入蔚来、理想工厂试点,服务机器人预计2026年进入家庭场景;小鹏汽车自建超充站突破1.2万座,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光储充检”一体化站点覆盖全国高速服务区。  这种生态化战略正在重塑估值逻辑。摩根士丹利将小鹏汽车目标价从25美元上调至32美元,理由是其“已从纯电动车制造商转型为智能出行科技平台,应享受更高估值溢价”。何小鹏的增持,本质上是对这一转型方向的投票。  何小鹏的2.5亿港元增持,既是个人对公司的信心投票,更是对智能出行未来的战略押注。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行业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这种“用脚投票”的决策,或许比任何分析师报告都更能说明问题——当潮水退去时,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终将浮出水面。

上一篇:
长城汽车旗下魏牌高山7将于9月10日开启预售
下一篇:
预售价6.88万-8.18万元 上汽通用五菱缤果S正式开启预售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