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上市锂电公司多位高管辞职!
发布时间:2025-08-21

  8月15日,湘潭电化(002125)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分别收到公司副总经理朱树林先生、文革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

  朱树林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朱树林先生在公司担任顾问;文革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及子公司相关职务,辞职后,文革先生在公司担任顾问。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朱树林先生、文革先生均未持有公司股份。

  

  图片来源:湘潭电化

  公告指出,“朱树林先生、文革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朱树林先生、文革先生辞职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管理。”

  一次性两位副总经理辞职,并不多见。

  值得一提的还有:7月29日,湘潭电化曾公告称,收到公司董事余磊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余磊先生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其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全球锰系材料领军者

  公开资料显示,湘潭电化是湘潭市国资委下属控股企业,于2007年4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电解二氧化锰和新能源电池材料、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等。

  湘潭电化控股股东为湘潭电化集团有限公司(29.54%),实控人为湘潭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比例38.01%)。

  全球磷酸铁锂材料龙头企业湖南裕能由湘潭电化孵化而来,目前,湘潭电化持有湖南裕能10.11%的股份。

  湘潭电化本身则是全球锰系材料领军者。其在湖南拥有锰矿采矿权、在广西推进锰矿探转采,并积极布局永州亿吨级锰矿开发,已形成“电解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锰酸锂”垂直产业链。其中,湘潭电化的四氧化三锰自供率超90%,显著降低原材料成本。

  电解二氧化锰方面,作为电解二氧化锰领域的“隐形冠军”,湘潭电化12.2万吨年产能占据全球市占率20%、国内市占率超30%,“全球每5节碱性电池就有1节使用其材料”。

  锰酸锂方面,湘潭电化通过广西立劲新材料实现4万吨产能布局,国内市占率15%位列行业第三,动力型产品高温循环性能达2000次,技术指标领跑行业。

  当前,湘潭电化正通过“3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深度押注固态电池赛道,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将达7万吨,并已与国内主流车企及固态电池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据了解,湘潭电化已与清陶能源联手打造锰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计划2025年实现小批量量产。并且,湘潭电化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样品已送达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线电池企业深度开发。

  业绩承压

  一边是全球锰系材料全球领先,一边却是业绩不佳。湘潭电化的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9.12亿元,同比下降11.60%;归母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下降10.5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降17.32%。

  这是营收净利双降。2025年第一季度,湘潭电化营收出现好转,为4.18亿元,同比增长16.15%,但归母净利润仅为4732.87万元,同比下降2.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42.98万元,同比下降5.91%。

  这是增收不增利。有分析指出,湘潭电化业绩不佳,主要是因为锰酸锂价格暴跌与联营企业投资收益锐减。

  结语

  面向未来,产能扩张方面,湘潭电化拟募资建设的3万吨锰酸锂项目,虽能将总产能提升至7万吨,但湘潭电化原有4万吨产能的利用率始终未能饱和,产能提升后能否顺利转化为实际订单,成为悬在其发展之路上的一大问号。

  发展方向方面,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同样是湘潭电化必须跨越的险滩。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激烈角逐中,锰基材料虽展现出一定优势,但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市场格局尚未明朗。

  市场竞争方面,尽管湘潭电化在电解二氧化锰有着20%的全球市占率稳居龙头,但同行不断扩张产能,试图分食市场份额;在锰酸锂市场,新老企业扎堆涌入,价格战、技术战轮番上演。湘潭电化仍须在产品品质、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资源整合方面,湘潭电化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材料供应环节,在下游电池制造、回收利用等领域涉足较少,这使得其在应对市场波动与技术变革时,抗风险能力大打折扣。

  一位董事、两位副总经理的辞职,必然会有人员上任。且看湘潭电化在管理层发生变化之后,如何发展。

上一篇:
青岛港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16倍!新枢纽撬动山东万亿工业品出海
下一篇:
全国首部AI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标准,公开征集起草单位和个人!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