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在武汉车谷,看见中国经济的光明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1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涂家骏通讯员段兰英  47.06%的发动机热效率如何改写行业规则?小小芯片如何驱动千亿产业发展?8月18日下午,在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中国车谷展示中心,一场“行走的思政课”给出答案。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委讲师团、武汉市委讲师团联合主办的“大思政课”宣传宣讲之“中国经济光明论”武汉经开区专场活动,正以武汉经开区的产业实践为笔,勾勒出湖北“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硬核底气。  “30 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荒坡;如今,新能源整车产能已达 146 万辆。”随着主持人张格的引导,参观者的目光掠过形象序厅的巨幅展厅。武汉经开区的蜕变轨迹清晰可见:从东风公司总部扎根,到岚图、路特斯、小鹏等新能源车企集聚;从传统燃油车制造,到承载五大国家级创新使命的智能网联汽车基地,这座新城用30 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产业征程。    展馆里,一块智能幕布被轻轻擦拭。“旧东风”隐去,新时代的东风公司总部图景浮现眼前,东风研发总院动力总成技术副总师管永超以此开篇。2008年他初入东风时,市场是“外资品牌的天下”:每卖出10辆乘用车,8辆都是外资品牌,剩下2辆搭载的还不一定是国产自主发动机。  “这深深刺痛着每一位中国汽车人。”管永超说。在增压发动机排气系统开发实验中,排气温度近千度,排气管频繁断裂甚至起火。“最难时,一次试验要换七八根管子!”管永超回忆,当时,外资劝他们“买现成的”,但老一代汽车人孟少农的话激励着他们:“我们不能总是依靠拐棍走路,摔跤怕什么?摔几下就学会走路了!”  咬紧牙关,17年磨一剑。团队将发动机热效率从41.07%大幅提升至47.06%,相当于每升油多跑3公里,核心零件国产化率高达95%。  讲到搭载PHREV混动技术的风神L8驶出生产线,油耗仅为同级燃油车38%时,管永超的宣言引发全场掌声:“要让湖北引擎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强音!”    在芯片战场,同样的破局正在上演。“面对高端车规芯片国产化率不足7%的现状,突破‘卡脖子’难题是芯擎科技的紧迫使命。”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子元介绍,车规芯片市场是一个天然就要面临国际竞争的市场,自2018年芯擎科技成立起,就要面对与国际大厂的同台竞技。当国际巨头尚未量产7纳米座舱芯片时,我们在经开区的支持下率先开始自主研发。汪子元说。  如今,这颗“中国芯”已打入数十款国内外主力车型,2024年勇夺国产智能座舱市场份额第一,成功进入国际供应链,斩获德国大众长期大单,首款车型即将驶入巴西、印度市场。更令人期待的是,新一代“星辰一号”智驾芯片算力翻倍,正帮助中国车企在AI算力赛道加速冲刺。汪子元的结论铿锵有力:“中国汽车芯片,唯有创新,方能杀出重围!”      面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浪潮汹涌的趋势,岚图汽车团委书记朱煦晗分享了岚图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的思考与实践。“我们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朱煦晗介绍,作为成立仅5年的“造车新势力”,岚图以三个“死磕”实现逆袭:死磕技术全栈自研,构建天元智能架构,空气悬架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死磕用户体验,为岚图FREE+迭代1366项改进,成就30万级混动SUV销冠;死磕全球化,从挪威国际象棋大赛指定用车,到阿联酋富豪车库新宠,海外成交均价突破50万元。  “每卖3台高端MPV就有1台是梦想家!”朱煦晗自豪地说。今年前7个月,岚图销量同比激增88%,用央企担当证明:高端智造不是噱头,是实打实的产业升级。  这场始于车谷的“行走思政课”,描绘出湖北汽车产业的壮阔蓝图。  强大的制造与配套能力,是湖北工业的基石。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吕伟点明关键:依托“全工业门类”优势和“武襄十随”集群协同效应,湖北正通过“技术+场景”创新,从“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加速迈进。  省委主要领导此前在武汉经开区调研时更强调,稳住了汽车产业,就稳住了湖北工业经济基本盘;做强了汽车产业,就挺起了湖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脊梁”。  马赫动力的“中国心”强劲跳动,“星辰”芯片算力不断攀升,岚图车轮驶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湖北汽车产业的硬核突围,正是中国经济澎湃活力的生动缩影,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正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产业实践中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王会】

上一篇:
小米打响“价格战”,7410mAh+狂暴双芯+大师双扬,跌至2198元
下一篇:
友商还在勇争“第三”,美的用新品领航者IV再续TOP1爆款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