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江苏南京:捧出“一揽子”服务,解决青年“成长的烦恼”
发布时间:2025-08-18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  为青年创造更优发展环境,是未来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期,团市委以推进南京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主题,通过调查问卷、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面向在宁青年开展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创业机遇、城市建设水平、城市文化底蕴成为吸引青年的三大关键因素。    南京的“青春密码”藏在哪里?  “含青量”是衡量一座城市青年友好度的重要指标。江苏省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等推出的《激活城市年轻力——江苏青年发展型城市研究报告》显示:南京是全省“含青量”最高的城市,14—35周岁青年常住人口占比达30.69%。江苏青年最集聚的城区(县域)中,栖霞区、江宁区、雨花台区、玄武区位列前五。  从“总要来趟南京”到“我要留在南京”,到底什么才是南京吸引年轻人最坚实的底气?  ——就业创业:产业沃土育新机,政策护航助远航。  高质量的科教资源、扎实的产业土壤与健全的生态服务,是吸引年轻人择业的重要加分项。  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拥有53所高校、百万在校大学生和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南京位居“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第9位,从2021年的第18位跃升至全球十强,南京的创新生态“圈粉”全球青年才俊。  拥有创新的火花和创业的热情只是起点,如何让“星星之火”燎原,让青年创业者在起步阶段少走弯路、在成长过程获得助力?南京以“政策、场地、资金、服务、导师”五大维度的精准对接,为创业者搭建起一座跨越资源鸿沟的“彩虹桥”。  “我们来到南京,就是看中了南京政府部门对青年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南京星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亚慧算了笔账,从2018年落地江北新区研创园起,公司享受了场地补贴、开业补贴和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近50万元,其中创业项目通过“赢在南京”青创大赛就获得项目投资30万元,“可以说,项目的顺利落地和运行,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  从“宁聚计划”到“紫金山英才计划”,南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扶持。大学生创业场租补贴、优秀项目资助、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多个方面为青年创业者减负赋能,助力他们的创业梦想照进现实。  在资金支持方面,南京进一步整合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担保机构资源,推出“青年创业金融服务联合体”,实现“见贷即担”和快速审批,大大提高融资效率。从初期10万元到50万元的项目资助,到成长期最高300万元的接力投资,南京以“投、贷、担、补”模式为创业者搭建起清晰的成长阶梯。  ——安居安心:生活减负“组合拳”,稳稳扎根有底气。    拖着行李,人生地不熟,酒店太贵,短租难寻?——毕业3年内的大专及以上全日制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南京找工作可以免费住“宁青驿站”,最长14天,还送早餐补贴和100元话费。    来自徐州的应届毕业生陈雨,今年5月来南京找工作,在“宁青驿站”住了10天。“驿站不仅免费,环境还很好,交通也方便,让我在找工作的这段时间有了一个安稳的落脚点。”陈雨说。  前不久,江北新区推出500套青年公寓,应届毕业生可享受租金五折优惠,2024届、2023届毕业生可享受租金六六折优惠。在江北新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作的硕士毕业生赵宇,就申请到了一套,“每月租金比市场价便宜了不少,减轻了我很大的生活压力。”  除了这些“硬核”房源支持,南京还有持续多年的“真金白银”补贴——大学生租房补贴政策,博士每人每月20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学士(含高级工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实际租金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租金补贴),补贴期限累计不超过36个月。其中,南京市重点产业领域企业新引进的硕博毕业生,博士每人每月2400元、硕士每人每月960元,补贴期限累计不超过36个月。  ——身份认同:多元魅力引共鸣,城市与我共成长。  在江苏青年的潮牌集聚地、逛吃城区、CityWalk路线里,南京总是位列TOP1。在南京,年轻人不仅是“建设者”,更是“生活家”。    南京市建邺区是江苏青年潮牌最集聚的城区。针对阿里、小米、58集团等企业区域总部落地后青年人流集聚、消费需求突出的实际情况,建邺区就近选址打造了西城·夜未央运动、活力、音乐三大街区,引进青年喜爱的餐饮、零售及潮牌品牌,提供多层次消费场景。而在3公里外的南京金陵天地,每日更是人流密集。“这里的潮牌很有个性,能体现我的风格,和朋友一起来逛街很开心。”“00后”女孩林溪说。  当味蕾成为“Z世代”探索世界的重要考量,秦淮区、鼓楼区成为年轻人“逛吃”首选。在老门东一家网红火锅店,等待就餐的年轻人排起长队。“这家店的味道很有特色,环境也很适合拍照,在朋友圈分享后很多朋友都想来。”正在排队的大学生周琳说。  “青年渴望在消费中获得身份认同,在体验中实现社交连接,在参与中找到价值归属。”江苏省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说,当文化消费超越简单的“吃喝玩乐”,成为青年的“城市留声机”,成为青年定义自我、连接城市的“情感媒介”,就能产生持久的吸引力。  青年心中“成长的烦恼”有哪些?  团市委在今年毕业季开展“青年大调查”,收集了在宁大学生、青年职工、青年创业者、新业态就业青年等群体的真实心声。  调查中,不少青年表示,南京在吸引青年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在读懂青年的需求上还有改善空间。  记者注意到,园区与社区的“隐性成本”让青年感到压力。在市区某商圈工作的刘颂捷提出,他所在的工作地停车费用高,每月400元;社区生活物价偏高,餐饮均价达到25元到30元/餐。以起薪6000元的职场青年为例,其在吃住行方面的基础生活支出占比接近70%。这也正是建邺阿里中心“未来厨房”等提供平价餐饮的“青年食堂”模式广受欢迎的原因。  还有青年提出,南京在文化资源转化为青年福利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南京这么多好地方、老故事,要是能让我们年轻人更方便地‘沾光’就好了。”留宁青年徐锦荣说,那些城墙、老巷、博物馆里藏着的历史味儿,如果能通过更实在的福利吸引青年常去逛逛、多体验体验,肯定能让大家更爱这座城。  此外,一些青年希望南京能提供更多社交平台和互动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增强归属感。  城市如何与青年“双向奔赴”?  针对青年提出的问题,南京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南京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围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统筹实施包括“优学、优业、优居、优育、优享”的“青年五优”工程。为了留住青年人,南京全域发力。  栖霞区是南京近年来人口净流入最多的主城区,境内高校众多、企业密集,青年常住人口占比近50%。  紧贴校地融合发展特点、青年人才成长规律,栖霞区出台深化校地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人才强区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比如,在搭建对接平台方面,组建了中电科—栖霞区产业链协作圈,设立中电28所、电科云“人才驿站”。中电28所的“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政策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去年以来已服务青年人才数百人次。  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南京江北新区为青年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精准对接资金、资源、人才等要素,新区构建了全周期创业服务体系。南京五颜六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晓宁对新区的创业生态赞不绝口,其所在的南京力合星空大创园提供共享办公区和可出租办公室,灵活满足了初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办公需求,让他能心无旁骛地投入研发,公司独立研发和维护的VeryDraw在线设计器已嵌入多家电商公司和生产工厂的作业系统。  目前,江北新区已培育省、市级大创基地10家,为青年创业提供“一揽子”服务。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牵头相关职能单位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资源合理配置、多方共建共享的工作体系,力争服务青年常态化、可持续化,让各类惠青政策项目为更多青年所知晓、熟悉、享用,提升青年对南京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座对青年友好的城市,才能赢得青年的青睐;而青年的成长与发展,也将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南京,正走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