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促进电力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发布时间:2025-08-19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5年,党中央举旗定向,提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体制架构,全面部署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核心是构建主体多元、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形成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动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提升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与效益。经过十年持续探索,时间上覆盖多年、年、月、日前、日内、实时,空间上覆盖跨省跨区、区域、省,品种上覆盖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绿色环境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已具雏形。

  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电力行业落地的实践,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在空间范围上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有力扩大了市场资源优化配置范围。这一机制设计有以下三方面突出亮点。

  一是秉持共商共建与共创共享,谋求市场设计“最大公约数”。

  循序渐进推动市场建设平稳起步。山西等地电力现货市场“小步快走”的成功经验表明,电力市场建设只有在持续运行中边试边改、迭代完善,才能真正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机制。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在设计之初并未追求市场机制的十全十美,而是从中长期、现货、绿电等相对成熟的电能量交易起步,推动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之间由计划调度向市场交易转变,通过逐步提高交易频次、丰富交易场景,构建起电网间互联互通的市场化交易桥梁。

  求真务实推动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当前,国家电网经营区从“统一市场、两级运作”起步,初步构建起省间、省内分层次协同组织的市场架构。南方电网经营区探索打破省间壁垒,建成覆盖五省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资源在区域层面集中优化配置。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充分考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经营区内电力市场建设现状,在起步阶段通过市场注册等基础制度统一,实现“一地注册、全国共享”,为未来市场间进一步融合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统筹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形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合力。

  统筹调度运行与市场交易。电力体制改革核心特征是推动计划调度向市场化方式转变,关键在于通过各类主体公平竞争,形成真实反映供需关系的分时价格信号,从而以更高效率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实现市场运营与调度运行的高效协同。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立足电网间互联互通的网架基础,充分考虑当前跨电网调度运行实际,将公平对等摆在突出位置,在保障各自经营区内市场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区分多交易场景,设计了与之对应的交易机制与交易流程,并为国家电网省间电力现货市场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之间的衔接机制做出了制度设计,为未来进一步探索完善跨电网调度运行机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形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路线图。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118号文),明确了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在2025年协同运行、2030年联合运行的分阶段建设目标。此次批复的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与118号文一脉相承,明确了初期常态化运行、中期完善关键机制、远期推动市场融合的分阶段发展路径,有利于实现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远景目标。

  三是兼顾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以机制创新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

  为电力安全保供贡献市场力量。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亦是我国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坚实依托。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将安全优先作为首要原则,并将提升跨电网互济互保能力作为阶段性目标,充分彰显了电力安全保供是市场建设的重要前提。既要在市场机制设计和交易出清中充分考虑系统安全约束,更要以市场集中优化提升电力安全保供效率,夯实电力安全保供的经济基础。

  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添砖加瓦。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和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决定了我国必须以更大力度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健全新能源消纳与调控政策措施,厚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为指引,构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之间的绿色电力高速公路,充分利用市场形成的时空价格信号,在更大范围内以更高效率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济绿色的电力供给,更好满足绿色用能需求。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战略研究所)

上一篇:
冰箱专委会2025年工作会议顺利召开,协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IDC国内Q2报告分析,华为夺冠,苹果垫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