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全程不开箱,“新三样”出口更顺畅
发布时间:2025-08-18

  全程不开箱,“新三样”出口更顺畅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5-08-19 07:32:28  责编:  徐文娟  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的派河港是江淮运河上首座集装箱码头。八月的炎炎烈日下,一艘艘满载江淮轻卡的货船从港口出发,驶入长江,再抵上海,运往世界各地。  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是我省外贸出口的亮眼名片。“派河港目前的货物以汽车和白色家电为主,‘新三样’产品占港口货物约二成。”省派河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卫平说,港口已与大众、江淮、比亚迪、国轩高科、阳光新能源等企业达成常态化合作。  今年上半年,全省出口“新三样”产品371.3亿元,同比增长67.8%,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2%。安徽外贸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离不开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支撑。  根据国家标准,锂电池、储能柜等产品属于第九类危险品,这类危险品在港口码头装卸作业需取得相应的危险货物装卸经营许可。我省地处内陆,货物需在出海口中转出海,以往的中转过程中,危险品申报、开箱等监管程序复杂。为适应新能源产业物流需求,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加快改革探索,创新开展第九类危险货物水路运输“水水中转”“一单制”“一箱制”等运输模式,以首创性、集成式改革,助力我省外贸高质量发展。  过去,合肥的新能源及储能相关产品运输,要先通过公路运至南京、太仓、上海等地进行转运。为进一步放大江淮运河黄金水道的优势,解决“新三样”产品借港出运、多次中转等“梗阻”问题,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一期码头取得了第九类危险货物港口装卸作业资质。熊卫平说:“‘水水中转’模式下,现在,货物可以直接从合肥派河港通过水运抵达出海口。这意味着,合肥的‘新三样’产品在‘家门口’新添了出海通道。”  为解决第九类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中重复申报、重复开箱等问题,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支持合肥交通运输局与上海海事局协同推进两地海事监管,优化出口货物在长三角区域中转运输模式,创新“一单制”申报流程,打通“水水中转”运输堵点。  “一单制”将以往两地重复申报合并为一次申报,只需要企业提交一次材料,减轻了企业申报负担。过去,危险货物水路运输需在出发地和目的地分别进行两次独立申报。现在,企业在货物出发地完成申报后,无须在目的地再次申报,两地海事互认货物安全适运声明书与船舶申报单。  此外,通过建立长三角海事执法监管协作机制,“新三样”危险货物装箱环节现场检查、船舶适载许可和货物适运报告办理结果长三角地区监管互认,大幅提升了货物出口时效。  安徽自贸试验区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合肥片区探索“水水中转”“一单制”“一箱制”等运输模式,让合肥“新三样”危险货物申报船舶适载、货物适运申报手续由“串联”变成了“并联”,实现“全过程不开箱”,企业货物出口单箱综合物流成本降低约3000元至5000元,再次拆装箱时间减少约1天至2天,与原先的公路运输相比,物流成本下降约15%。  合肥片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模式不仅为企业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大量开支,也让合肥的“新三样”产品能够更高效地对接国际航运网络,提升合肥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源聚集。下一步,合肥片区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为安徽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本报记者彭园园)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一批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抓整改见实效转作风促发展  一片水洼蝶变风荷满塘数智科技闪耀工业智慧  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从“多头跑”到“一窗通办”  【基层创新故事】“皋信服”驱动信用监管创新  江淮观察丨“不让企业困在贷款审批流程里”  原创视频    多彩湿地扮靓“最好名片”    追寻铁军足迹回望烽火岁月    让临淮泥塑在指尖“活”出新模样    打卡芜湖智能工厂  打卡芜湖智能工厂  【45°瞰安徽】生态淮河  “勿忘我”开满无名烈士墓  专题推荐    活力中国调研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时代楷模徐淙祥

上一篇:
十年深耕铸就专业力量,诚泰租赁荣膺“2025卓越融资租赁公司”
下一篇:
炼化工程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