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上海以“沪海联盟”为载体,打造海洋垃圾“三链融合”共治体系
发布时间:2025-08-19

  上海市“沪海联盟”联席会议启动仪式日前在徐汇区举行。记者在现场获悉,上海将以“沪海联盟”为载体,打造集“循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为一体的海洋垃圾“三链融合”多元共治体系,破解海洋垃圾治理难题。

  据悉,上海市2024年已印发《上海市海洋垃圾清理“沪海行动”方案(2025—2027年)》,沿海沿江各区同步出台方案开展清捞工作。在此基础上,上海市结合产业优势,构建海洋垃圾“三链融合”多元共治体系,实现“政府搭台赋能、企业统筹实施、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多元造血”的海洋治理新模式——通过“沪海联盟”整合社会团体、优质企业资源,围绕海洋垃圾打捞、认证、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环节整合三链资源。

  据了解,打捞环节由市级和各区职能部门、专用岸段管理主体主导,通过不定期公益净滩活动提升清捞频次;认证环节突破原有海洋塑料认证局限,拓展至垃圾衍生燃料、玻璃、金属等全品类,由环保产业协会牵头相关企业,借助技术手段开展国际国内双认证;处理环节由资源再生领域优质企业通过造粒、重塑等工艺,将海洋垃圾转化为高附加值原材料或产品;资源化利用环节则由制造企业将处理后的材料加工成包囊、服饰等产品销售,利润通过联盟合作约定实现参与方共享。

  “我们也非常欢迎关心海洋环保的市民参与进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水和海洋处处长刘代玲表示,未来“沪海联盟”的净滩活动将统一在上海随申办碳普惠专区权益兑换板块发布互动,市民可以用个人碳积分兑换净滩活动参与名额;海洋生态保护金点子征集也将作为“沪海联盟”品牌系列活动长期开展,市民可以为海洋保护建言献策;同时,欢迎市民购买经联盟认证的海洋垃圾再生产品,实现“消费即公益”,反哺海洋垃圾治理工作。

  为保障体系长效运转,政府将充分体现“搭台”扶持的作用。目前,正在推动海洋垃圾联动碳普惠的方法学研究,开拓海洋垃圾末端利用的市场和场景,提升海洋垃圾循环利用的溢价效应。另外,将积极引入如农发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助力联盟成员用好绿色金融。刘代玲表示,未来,上海还将制定海洋垃圾治理的配套规范标准,动态跟踪评估联盟运行效果,为海洋垃圾治理提供制度保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希望探索出一条打造海洋垃圾循环利用产业集群的模式,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

  image.png

上一篇:
中报增长靠“非息”,常熟银行小微叙事面临新挑战
下一篇:
网友调侃没啥!车企的人,哪来的“脸”,喷小米的车规级纸巾盒?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