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硚口区:“三篇文章”聚焦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8

  聚力攻坚“汉正街”“汉江湾”“环同济”三篇大文章,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当科技逐渐回归都市,硚口将会变得很“赛博朋克”。  ————————  7月9日,“走进长三角硚见新机遇”2025楚商聚硚投资促进交流会在上海举行。诺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上海电气生物医疗、摩天飞航低空经济等20个重点项目落户硚口,不仅为这片热土注入澎湃动能,更描绘出老城焕新的未来图景。  厚重的工业骨骼里,跳动着人工智能的算力脉搏;  喧腾的市井烟火间,奔涌着数字贸易的全球浪潮;  迭新的城市肌理,托起千万家庭的安居梦;  百年商埠的基因,正被国内外旅客的消费活力重新激活。  当科技逐渐回归都市,硚口变得很“赛博朋克”。  当前,硚口聚焦转型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发展现代商贸、医疗健康、科技服务三大产业,打造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汉江湾城市副中心、汉水畔生态宜居带三大功能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城市更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三个先行示范区”。  冲刺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爬坡过坎,创新不辍。接下来,硚口区将以奋进姿态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持续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扫码退税秒到账,湖北离境退税首单落地硚口  消费新势力激活增长引擎  “本以为还要去机场排队退税,没想到扫个二维码,预付退税款就实时到了银行账户。这让我更愿意多买些特色商品带回去。”7月8日,来自香港的旅客李先生在武汉恒隆广场开出《离境退税申请单》,并通过在柜台扫描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后,随即收到了预付退税款千余元,成为湖北首位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的体验者。  今年,湖北省首批57家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名单公布,硚口区以14家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近全省四分之一。同时,这14家首批退税商店全部位于武汉恒隆广场,汇聚了Dior、Hermès、Burberry等顶级奢侈品与时尚品牌。  拜访商户实地考察、指导后续申报工作……14家商户能赶上省内首批离境退税商店这趟“早班车”,与硚口区各部门的高效协作密不可分。  硚口区近年来依托恒隆广场、K11等高端商业体的崛起,加速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为区域消费升级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消费热带动销售增长、发展提质。今年上半年,硚口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外商直接投资8000万美元,规模位居中心城区第一。  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今年,硚口区稳健前行,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半年成绩单。  上半年,硚口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2.7亿元、增长5.9%;21个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开工率100%,程力集团、湖北赣商等总部项目开工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8亿元、增长6.6%;税收增长8.6%,连续5个月正增长……  市场的蓬勃活力与吸引力,离不开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载体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作为支撑。7月,硚口区发布《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若干措施》,聚焦细化购房券推行、支持人才购房安居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推动房地产发展持续向好。新政实施一周,全区新建商品房网签544套,相比去年同期上涨381%,成交量跃居全市第一。  “新政发布后,日均到访量已从原来的15组增至18组,周末甚至突破30组。”凯德淮海壹号项目营销负责人陶盛介绍,近一周的成交量环比前一周提升30%,成交客户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40%,超三成家庭选择以旧换新或购房券安置。“不少客户来自医疗、数字经济等硚口重点产业相关企业,政策精准触达需求。”  近年来,作为全市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硚口在全省率先推行购房券、以旧换新等创新举措,激活了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  ■创新实施全市首例购房券安置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6月27日,在硚口区皮子街F地块城市更新项目现场,市民叶女士欣喜地领取到了属于她的“购房券”及过渡补偿款,从此可以离开拥挤的“老破小”,住进崭新的现代化住宅小区。这是武汉市首个创新采用“购房券”安置模式的项目。  “购房券安置是武汉市房屋征收部门以被征收人自愿选择为前提,核算被征收住宅房屋价值后,以购房券形式作补偿资金发给被征收人。”硚口区皮子街片项目分管负责人马维介绍,居民可凭购房券在政府提供的房源清单中自主选购商品房,覆盖城建集团在武汉市的全域市场化新房,打破传统回迁地域限制,房源更充足。同时,根据皮子街片购房券操作指南,购房券允许更名一次,既可满足居民变现需求,也可惠及刚需群体。  自进入正式征收期以来,硚口区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前移,每周固定到皮子街项目现场开展产权注销登记工作,对行动不便、无法到场的特殊困难群体,贴心地将服务送上门,短短6个月预签约期内,居民预签约率超95%。马维表示,皮子街项目的推进,将帮助683户家庭告别危旧房,迈入安全、便捷、现代化的宜居社区。  老城蝶变,不仅是城市空间的再造,更是城市功能的完善、生活品质的跃升和发展动能的转换,既要留住历史的记忆,更要面向未来,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硚口区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打响了皮子街片等重点片区城市更新攻坚战,为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贡献硚口经验。  今年上半年,硚口区深化汉江湾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建成武汉英中汉江湾校区、武汉外校小语种基地、中心医院、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夯实居民幸福生活根基。  ■ AI设计师一键定制汉派服装  创意好物足不出户跨境出海  7月30日,位于汉正街的武汉帝沃思科技有限公司里,数十位英文主播正在TikTok上直播卖货,将源自汉正街的创意好物销往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  帝沃思2022年进驻汉正街并注册公司。短短3年,公司从5人创业团队,一跃发展成60余人的中小型跨境企业。  “依托汉正街丰富的产业资源,帝沃思建立起涵盖玩具、文具、生活用品、DIY饰品等全品类、超4万个sku的强大选品库,确保直播间‘日日有新意’,每日10—25个新品的上架节奏,让全球消费者始终保持新鲜感。”帝沃思总经理孔林说,汉正街产业带的货盘资源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为跨境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上半年,硚口区深入实施《汉正街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104个项目、总投资214.84亿元蓄势待发。锚定“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目标和商贸服务、文化旅游“双T”战略,加快服装产业品牌化、设计化、电商化、跨境化发展,设立时尚学院,建立供应链,打造直播电商、跨境电商集聚区,让百年商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市政府提出将汉正街市场区域打造为“以城市更新带动产业转型”的全市样板片。作为汉正街市场区域的核心引爆片区,新安九如片区聘任国内知名规划专家吴志强为总顾问,更新方案全球征集。  如今,创新基因正注入汉正街肌理:AI设计广泛赋能汉派服装,聚集超700名设计师;云裳链等数字贸易平台即将运营。今年启动的2025汉正街“武汉国际时装周”新汉派服装设计大赛,以“新生·绿意”为主题,吸引近千套作品角逐。传统商脉与数字潮流在此交融共生。  ■老工业基地长出“数智芯”  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即满园”  7月29日,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23家企业首批入驻,实现“开园即满园”。当天,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汉)创新中心在园区揭牌。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汉)创新中心项目仅用3个月即完工,创下百度的项目建设纪录,星火众达一期1000P智算中心建成投用。其中,中科智谷智能汽车研究院、医企购等23家园区入驻企业中,百度生态伙伴、精密制造企业占比超60%。  “硚口速度”,体现产业创新决心。  千里汉江蜿蜒曲折,融汇硚口,勾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汉江湾”。在这里,“工业锈带”变“城市秀带”,上世纪80年代“洋厂长”格里希工作过的武汉柴油机厂,已华丽转身为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汉)创新中心里,“洋厂长”化身数字人用武汉话与访客畅聊未来。  “最好的地块发展最好的产业”。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作为武汉市首批人工智能培育产业园,已初步搭建产业发展框架,在算力、数据、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要素建设上,与百度智能云、腾讯云、蚂蚁数科开展合作,拟打造模型创新中心、算力中心、数据要素中心、具身智能中心,用3年时间建成全市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应用高地。  今年上半年,硚口区环同济健康城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已投2300万元、项目3个,港理工产创院签约企业6家,与同济医院开展“济大夫”等“一体三模”AI+医疗矩阵合作,引进蓝帆、蓝沙等企业总部。“AI+医疗”“AI+商贸”“AI+交通”“AI+建造”……在硚口区,人工智能已经加速融入产业、融入生活。  链接>>>  三大政策构建创新“黄金三角”  7月,在“走进长三角硚见新机遇”2025楚商聚硚投资促进交流会上,硚口区发布“人工智能九条”“健康七条”“人才十条2.0版”等系列措施,进一步构建“产业、人才、创新”融合生态。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全市首创“三券联动”(算力券、数据券、模型券),每年1500万元支持;具身智能应用最高奖励100万元;“揭榜挂帅”项目最高资助100万元。  健康产业政策全市首创“基础研究+产业转化”联动机制,对相关主体最高给予200万元支持;首设10亿元“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分阶段赋能企业;整合研发补贴、平台建设等政策包,年度释放超千万元资金。  人才政策聚焦五大类高层次人才分类支持,对引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人才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对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提供鄂籍博士回流补贴、青年人才免费住宿及创业配套资金,打造“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  ◎展望  锚定目标再攻坚  下半年聚力“四大突破”  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GDP增长6.1%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亿元以上,推动产业项目签约200亿元以上。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开展汉江湾片区集中推介会,加快皮子街片、崇仁片、汉西三路片等有机更新。推动承宁府、文澜序等“好房子”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个。协调推动南泥湾高架下穿、额头湾立交等市级工程建设,打通5条断头路。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汉正街市场转型,推进新安九如片历史风貌街区改造,办好汉正街·武汉国际时装周系列活动,推动长江云裳链实体化运作,力争市场营收1500亿元。加快环同济健康城建设,做实同济产创中心、港理工武汉科创院、中技所三大平台,做大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力争健康企业营收450亿元。加快汉江湾数智城发展,启动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二期建设,推进环海工大、环信工大创新带和低空经济产业带发展,力争人工智能企业营收75亿元。  切实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深入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从严从实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过硬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策划: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撰文:王东方栾嘉雯

上一篇:
京能国际广西百色农光互补项目首单元并网发电
下一篇:
武汉金山软件园正式开园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