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资本丨200亿eVTOL大单背后,高分子材料迎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8-18
2025年7月,全球低空经济领域迎来两笔标志性订单:阿联酋企业Autocraft斥资10亿美元采购中国时的科技350架E2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泰国泛太平洋公司与中国沃兰特航空签署17.5亿美元协议,订购500架VE25-100机型。两笔订单合计27.5亿美元(约200亿人民币),创下中国eVTOL领域最大单笔订单纪录。 订单背后,不仅是中国eVTOL技术出海的里程碑,更揭示了高分子材料产业的重大变革——轻量化、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材料,正从幕后走向产业升级的核心舞台。 eVTOL本质:空中新能源汽车 eVTOL的本质是“空中新能源汽车”,其爆发依赖材料科技的突破。这类飞行器采用倾转旋翼构型,以纯电驱动实现垂直起降与高效巡航(如E20航程200公里、噪音仅70分贝),核心目标是为城市拥堵提供立体交通解决方案。 然而,要实现商业化落地,eVTOL需同时满足极端矛盾的技术需求:既要轻量化以提升续航(减重25%可增加航程30%),又要承受高空低温、强震动、高温沙尘等严苛环境。传统金属材料在此遭遇瓶颈——铝合金虽轻但强度不足,钛合金性能优异但成本过高。 由此,高分子材料的创新应用成为破局关键: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占整机结构重量的70%,远超汽车(8%-12%)甚至民航客机(波音787为50%)的比例,其比强度是钢的5倍、密度仅为1.5g/cm3,成为机身、桨叶、机臂等核心部件的首选。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成熟为eVTOL提供了现成的技术基础——两者供应链重合度高达80%,电机、电控、电池材料体系可直接迁移,高分子材料企业无需从零搭建新体系,即可快速切入低空经济赛道。 高分子材料迎来机遇 高分子材料的机遇,源于eVTOL对材料性能的极致要求与规模化量产的双重驱动。在性能端,飞行器的特殊工况催生三大技术需求: ①轻量化与强度平衡:单架eVTOL需消耗碳纤维复合材料约430公斤(占整机材料80%),例如南京聚隆的碳纤维增强材料通过300℃热冲击测试,实现减重40%,使沃兰特VE25-100的续航提升至260公里/小时。 ②多功能集成:耐高温PPS用于电气部件(耐受150℃)、耐腐蚀PEEK用于发动机紧固件、高透光率PC用于驾驶舱盖,单一材料需兼顾机械、热学、电化学性能。 ③极端环境适应性:中东订单要求材料在50℃高温和沙尘侵蚀下保持稳定性,催生如金发科技的高分子涂层技术,通过纳米二氧化硅填充提升耐磨性。 此外,在量产端,2025年全球eVTOL复合材料需求预计达2590万磅(较2024年增长20倍),2035年中国载人eVTOL年需求量将突破4.13万台,拉动高分子材料用量超10万吨。 这种爆发式增长倒逼材料企业升级工艺——热塑性树脂因可回收性和成本优势,正逐步替代热固性树脂(2030年占比或超10%);3D打印技术使马氏体不锈钢部件成本降低30%,为复杂结构件提供新解法。 行业格局重构,抢占万亿市场 目前,行业格局的重构已悄然启动,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卡位与垂直整合抢占万亿市场。南京聚隆因碳纤维复材业务增长263%,股价年内飙升93.11%;金发科技的高强度桨叶材料助力无人机减重40%,推动低空经济向资源节约型转型。 目前,企业战略呈现两条主线:①技术高端化:普利特开发碳纤维增强PPS用于eVTOL电池箱体,抗冲击性提升50%;会通股份的轻量化PC材料获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定点,解决“以塑代钢”的刚性平衡难题; ②产业链延伸:沃特股份从提供改性塑料到直接生产碳纤维桨叶成品;万丰奥威收购德国Volocopter获取EASA适航资质,整合特斯拉供应链实现降本15%。 与此同时,环保政策加速行业洗牌——《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强制要求家电再生塑料添加比例达20%,欧盟法规要求2030年新车含25%再生材料。头部企业如金发科技将再生PC/ABS用于消费电子外壳,普利特天津基地年产12万吨改性塑料中3万吨为再生料,而中小企业在技术滞后压力下被迫退出赛道。 竞争核心:材料性能与成本的“剪刀差” 未来竞争的核心,是材料性能与成本的“剪刀差”能否持续收窄。短期看,eVTOL的适航认证与降本仍是产业化的最大瓶颈。适航取证需12-18个月,且材料标准严苛(如舱体透光率偏差需90%,可应对欧盟碳关税壁垒;城市矿山回收(格林美电子垃圾提锂技术)使材料碳排降至原生矿的25%。 小结: 低空经济的终极图景,是高分子材料从“辅助角色”升级为“战略基础设施”。这一变革背后,是中国制造从“设备输出”向“标准输出”的跃迁:时的科技以阿联酋订单为跳板,推动中国eVTOL适航标准接入中东及北非市场;南京聚隆的碳纤维复材技术反向输出至德国Volocopter供应链,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隐形规则制定者”。 到2035年,若中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3.5万亿元、eVTOL占比超30%,高分子材料产业将依托“性能突破-规模化-绿色循环”三角逻辑,在万亿级城市空中交通市场中,完成从成本项到价值引擎的蜕变。 参考文献: 财富号《200亿eVTOL大单背后,高分子材料需求在爆发》;同花顺经济《“四川造”飞行器狂揽125亿订单!这些金属价格要起飞?》;艾邦高分子《复合材料在eVTOL万亿市场中的新机遇》;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固态电池正加速渗透手机/无人机/储能/机器人,给高分子材料带来哪些新机遇?》;雪球网《中国eVTOL产业破冰:10亿美金订单撬动全球低空经济》;腾讯网《低空经济飞出万亿蓝海》;证券时报网《刷新纪录!eVTOL斩获350架海外大单!》;腾讯网《中国eVTOL最大单笔订单诞生:阿联酋买家10亿美元订购时的科技350架E20》;和讯股票《改性材料为何成为机器人、低空经济赛道的香饽饽?》 原文标题 : 资本丨200亿eVTOL大单背后,高分子材料迎来新机遇
上一篇:
京东折扣超市于河北涿州场开业 首两日人流逾10万
下一篇: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救灾工作组在甘肃榆中县开展灾后重建项目实地调研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