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2025国产铁矿石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内蒙古包头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16

  8月14日,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2025国产铁矿石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内蒙古包头举办。会议围绕“十五五”钢铁行业和矿业行业发展趋势,“双碳”背景下矿山企业机遇与挑战,冶金矿山行业绿色化发展技术及实践等展开深入交流,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常务理事、协会负责人(包括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邵安林为名誉会长。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丛峰武当选会长。《中国铁矿石》新书发布。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姜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宣读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第九届理事会负责人人选审核结果的通知》并致辞和做主题报告。自然资源部矿业权管理司、资源保护监督司相关领导致辞并做主题报告。第八届理事会会长、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昭代表第八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会议由中矿协第八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项宏海主持。中矿协常务副会长高烈,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陈琢为《中国铁矿石》新书发布致辞。来自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上下游企业的共530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第一届监事会会长谢理代表第一届监事会做工作报告,中矿协秘书长姜圣才做第八届理事会会费收支情况报告,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章程》,表决通过了《中国冶金矿山行业自律公约》《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资产管理办法》《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负责人任职办法》《关于成立高级资政委员会的议案》等。

  会议选举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丛峰武为会长,高列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驻会),五矿矿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遵义(2027—2028年任轮值会长),宝武资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施兵,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明彦,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雅彬,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副总经理王朝辉,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仁福,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新义,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王笑天,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苑占永,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詹海青,新疆八钢矿业资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旭东,承德京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银,姜圣才(驻会)等13人为副会长。

  姜维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中矿协带领下,冶金矿山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保障。面对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十五五”行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钢铁行业与矿山行业须更加紧密地携手同行,共筑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为此,在冶金矿山行业及中矿协未来发展方面,他提出4点希望——筑牢资源安全基石,全力保障钢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勇担“双碳”使命,共建绿色低碳产业链;加强协会治理,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能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协会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姜维在《十五五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研判》报告中表示,中国钢铁正处于“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新阶段,但仍将相当长的时间,保持较大规模。坚持“三定三不要”,持续做好自律控产降库存,实现行业平稳运行尤为重要,总体看,行业自律水平已迈上新台阶。姜维分析认为,面对行业下行压力,钢铁行业的未来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要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开发新材料与高端产品、优化制造流程提升效率。

  

  图为张昭

  张昭表示,2025年,新《矿产资源法》施行,有利于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必将迎来大有可为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同时,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新建、改扩建、生产矿山全部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并将减碳指标纳入绿色矿山评价体系,对矿山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在供需方面,受国内粗钢消费量下降、废钢替代铁矿石比例加大、全球铁矿石产能释放加速等影响,铁矿石供需“剪刀差”(指供过于求的趋势)持续扩大,国内铁矿石供需基本面预计将进一步宽松。对此,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坚定发展信心,扛起使命责任,加快改革创新,强身健体、提质增效,在发展中应对挑战、在挑战中稳定预期,在落实国家矿产资源增储上产战略和保钢铁产业链供应安全中发挥基石作用和使命担当。

  下一步,建议稳固增储上产基本盘,深化资源高效开发,强化全周期成本管控,推进绿色低碳智能转型,聚焦改革攻坚与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一是稳行业运行,二是抓项目建设,三是聚焦强科技,四是强化安全风险管控,五是加快绿色低碳步伐,六是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七是筑牢民生之本,增进民生福祉,八是高质量做好协会工作,创新办好品牌活动。

  

  图为陈琢

  陈琢介绍,《中国铁矿石》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铁矿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国铁矿石产业的历史与发展、科技进步、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铁矿需求及海外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等维度,展现了中国铁矿业以科技铸就矿业脊梁,不断向着建设绿色矿山、智能矿山的目标踔厉进发的征程。

  

  

  图为该书首发现场

  

  图为闫金哲

  包钢股份白云选矿分公司副总经理闫金哲做题为《白云鄂博氧化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报告。他介绍,白云鄂博1957年建矿,1965年确立“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启动稀土、铌回收试验厂建设。“十二五”期间实施6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现铁、稀土、铌、萤石等多元素协同回收。

  目前,在铁选矿方面,该矿弱磁—强磁—反浮选选铁工艺使铁精矿品位达66.5%,氟、磷杂质显著降低;引入“氢基矿相转化”技术,盘活1800万吨堆置矿,选比从8.775倍降至3.28。在稀土选矿方面,该矿浮选捕收剂优化及强磁选机应用,使稀土精矿品位达58%,回收率52.85%;在萤石回收方面,“一粗七精浮选—强磁—超导”联合分选,帮助萤石精矿品位大于95%,二氧化硅含量低于国标0.9%,年产能力15万吨;在铌回收方面,悬浮焙烧—磁选实现铌铁高效分离,实现铌精矿品位大于10%。

  

  图为郗凤明

  北京科技大学矿产研究院副院长郗凤明做题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矿山企业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他表示,“双碳”背景下,我国矿业企业面临3个挑战:一是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有待加强,亟需构建资源利用率高的技术体系。二是政策合规成本、技术改造成本以及相关隐形成本较高,需要继续构建成本效益优的技术体系。三是产业协同不足,全流程减排效率低,需要探索和建立更科学、合理、全面的管理体制、标准体系和实施路线。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政策机遇,矿企要紧抓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改造税收优惠、区域试点等相关优惠政策“窗口期”。二是市场机遇,如碳市场收益,可通过配额交易获取经济回报。三是科技创新机遇,要用好智慧化、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应用、碳管理技术等。

  

  图为苑伟

  苑伟表示,首钢马城铁矿作为资源储量达9.95亿吨的全球已投运的规模最大的地采充填矿山,通过四大创新实践打造绿色智能标杆。一是绿色开发,三维建模优化井巷布局,减少开拓量6公里;废石尾砂100%充填采空区,实现“无塌陷、无搬迁”;首创68.5公里精矿输送管道,年降运费26.5元/吨,减碳34.9万吨;使用深层地热系统年节煤1.3万吨。

  二是智能采矿,实现井下5G全覆盖,402台套进口设备实现地表远程操控,减少井下人员217人;主井首创"AI挂钩诊断+三级大块防控",提升效率15%;排水、通风系统全自动运行。

  三是建设黑灯选厂,实现全流程一键启停,开发25个自动化模型;汽运装车、皮带布料全无人化;视频AI识别超限矿石,在线监测453个设备点,年降人工成本600万元。

  四是智慧管理,“工控一张图”集成采矿/选矿全流程;“管理一张图”动态分析产量、能耗等数据。

  此外,会议发布了2024年中国冶金矿山企业50强榜单、2024年冶金矿山管理创新成果,并对2024年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宝武资源有限公司、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五矿矿业控股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当选2024年中国冶金矿山企业50强。

  

  

  

  

  

  

  

  

  

  

  图为颁奖现场

  下午,还举办了“绿色智能推动矿山开发重构”“采选技术创新与企业降本增效”两场主题圆桌对话。

  

  

  图为对话现场

  记者|郝淑慧

  摄影|姚翰昇

  编辑|李昕芮

  审核|刘加军

  策划|陈晓莉

上一篇:
重庆最大国资平台大动作,渝富控股集团拟发行百亿债券!近年投资动作频频
下一篇:
洛江区政府区长郭宁与中国农垦集团、中国电建集团一行座谈交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