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五年来佛山新增十八家A股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5-08-14

  

今年7月30日,悍高集团敲钟上市,成为佛山第8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资料图片
佛山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近日,“功能五金第一股”悍高集团敲钟上市,标志着佛山累计上市公司增至84家,也意味着“十四五”以来佛山新增上市公司增至21家,其中A股新上市公司为18家。

  以5年为节点回看,这一成绩已打破历史纪录——“八五”期间,佛山新增上市公司4家,“九五”期间新增5家,“十五”期间新增2家,“十一五”期间新增14家,“十二五”期间新增18家,“十三五”期间新增20家。可见,尽管“十四五”尚未结束,佛山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越了整个“十三五”。

  但与国内经济体量相近的城市相比,佛山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尤其是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仍有提升空间。数据显示,全国7座2024年GDP介于1.2万亿—1.4万亿元的城市,“十四五”以来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量平均为19家,其中合肥(新增29家)、东莞(新增27家)和西安(新增21家)暂时领先佛山。

  有专家认为,佛山一方面可鼓励传统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用好北交所等上市新平台;另一方面则可鼓励上市公司加码并购重组,双管齐下进一步提高A股上市公司数量。

  创业板、科创板成佛企A股上市“短板”

  数据显示,佛山21家“十四五”以来新上市的企业中,在主板上市的有6家(顺控发展、炬申股份、中旗新材等),在创业板上市的有6家(东箭科技、德尔玛、联动科技等),在科创板上市的有3家(富信科技、莱尔科技和希荻微),在北证上市的有3家(奔朗新材、纬达光电和胜业电气)。此外,新加坡上市有1家(拔萃科技),中国香港上市有1家(米高集团),另有1家2015年在主板上市的企业为外市迁入(文科股份)。

  相比之下,全国7座GDP与佛山接近的城市“十四五”以来平均新增A股上市公司19家,其中主板上市企业平均为3.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平均为7.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平均为4.9家,北证上市企业平均为3.1家。

  7座城市中,合肥、东莞、西安三城“十四五”以来平均新增A股上市公司25.6家,其中主板上市企业平均为3.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平均为10.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平均为8.7家,北证上市企业平均为3.3家。

  可见,在主要面向大型成熟行业企业的主板方面,佛山新增上市公司数量领先平均水平,也领先合肥、东莞和西安,但在聚焦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的创业板和科创板方面,佛山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低于平均水平,也较合肥、东莞和西安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在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证方面,佛山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也略低于平均数,以及合肥、东莞和西安三座城市的平均值。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洋认为,近年来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上市机会更加向手握“硬科技”的创新型企业倾斜,产业结构相对传统的佛山比较“吃亏”。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较为发达,东莞的电子产业也可以通过服务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尽管监管收紧IPO节奏,相关城市的企业依然有一定优势。”余洋指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也认为,佛山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速放缓,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产业结构的原因。

  “佛山以装备制造、泛家居等传统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大多集中于产业链上中游,在经济上行期能提供稳定性,但缺乏核心技术突破型企业,在当前上市审核环境下可能不是最优选择。”林江说。

  北交所及监管新规是佛山新机遇

  近年来,佛山工业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也在不断起势,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会一蹴而就,佛山如何快速提高上市企业数量?林江认为,北交所是佛山可以抓住的新平台之一。

  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和交易等方面更加符合中小企业需求。截至2025年6月,北交所上市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家,占比达55%。

  最新统计显示,佛山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50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9家。在林江看来,北交所正是佛山企业的机会所在。

  “佛山传统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提高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以更符合北证的上市要求。”林江表示。

  余洋则认为,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5000家,进一步扩容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新规出台后,未来各地对企业上市的角逐将从以往的拼数量转变为拼质量,因此,佛山应鼓励企业加码并购重组。

  “美的、海天等头部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引领力和影响力,比东莞等地拥有更多龙头企业的佛山将拥有更多机会。”谈及并购重组,余洋对佛山更有信心。

  数据显示,佛山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万亿元,高于东莞的4971亿元,也高于合肥的9632亿元。依托市值较大等优势,近年来多家佛山企业对外地上市公司展开并购,例如美的集团并购科陆电子,希荻微收购韩国上市公司Zinitix,瀚蓝环境收购粤丰环保等。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佛山国资国企将收购的文科股份的注册地址从深圳迁往佛山,为佛山再增一家上市公司。

  “佛山可支持头部企业通过设立CVC(企业创投)、加大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资本招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余洋建议。

  佛山要进一步壮大上市军团

  上市公司是地方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一座城市拥有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少,更是其产业竞争力的直观写照。

  以制造业名扬四海的佛山,早在1993年就产生了第一批上市公司,领先于合肥、东莞等城市,全市上市公司数量亦长期居全省地级市前列。

  但近年来,佛山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开始放缓,2021年新上市企业为7家,2022年为6家,2023年降至5家,2024年则降至2家。其中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降幅更大,2023、2024年两年佛山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3家和1家,较此前两年每年都在6家以上的数量大幅减少。

  监管环境的变化,无疑影响了佛山企业上市的速度——2023年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当年全国IPO企业数从2022年的526家骤降至297家,到2024年叠加市场波动等因素,全A只有100家企业上市。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即使环境变化,东莞、合肥等城市依然在企业上市方面展现出更强韧性——东莞去年走出了4家A股新上市公司,合肥也走出了3家。

  尽管去年以来佛山企业上市工作也不乏其他亮点,例如美的集团、海天味业两家巨头双双登陆港股,实现A+H双上市;再如佛山上市公司总市值始终在1万亿元以上,继续位居广东省地级市之首,但佛山新增上市企业数量仍有提升空间。当前,佛山已出台《金融支持佛山“经济大市挑大梁”实现开门红行动方案》《2025年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131”行动方案》等政策,提出支持企业并购重组、设立上市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等措施。我们期待相关措施早日落地见效,助力佛山进一步培育壮大上市军团。

上一篇:
“大空头”原型第二季度买入阿里京东等看涨期权
下一篇:
“美的系”大船 如何载动顾家“千亿梦”?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