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即时零售战火蔓延,酒业经销商如何突围?
发布时间:2025-08-14

  外卖骑手在街头飞驰,商家后厨订单堆积如山。

  今年4月以来,各大外卖平台掀起了激烈的“补贴大战”,纷纷推出高额优惠券吸引顾客下单,各平台订单量屡破纪录。

  其实,巨头们争夺的远不是一餐饭,而是即时零售背后庞大的客源、高频的消费场景以及对用户心智的绝对掌控。

  

  一个清晰的信号已经释放:高频、即时的消费入口已成为本地生活乃至整个零售业态的必争之地。用户对“即时可得”的期待,正迅速从餐饮蔓延至更广阔的消费品类。

  酒——这个与餐饮、聚会、即时情绪消费场景天然深度绑定的品类,首先感受到了变革的冲击。拥抱即时零售,构建“分钟级”的触达与履约能力,正成为酒类渠道商在这场零售业态大迁徙中破局求生的关键钥匙。

  酒类渠道之困

  传统酒类渠道正深陷多重困境的围剿。

  在线上,京东酒水、天猫超市等电商平台凭借“次日达”的时效承诺和透明化的价格体系,持续分流“计划性购酒”需求,传统经销商的价格优势被大幅削弱。

  

  线下战场同样不容乐观:永辉、沃尔玛等大型商超依托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在节日礼品酒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用规模化采购压低成本;美宜佳、罗森等连锁便利店则凭借“24 小时营业+社区近场覆盖”的组合拳,抢走了大量应急用酒的客源。

  更严峻的是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迁。新一代消费者成为购酒主力后,对服务的要求已从“买得到”升级为“即时得”“体验好”。他们下单时不仅关注价格,更在意“能否 30 分钟送达”“是否支持无理由退换”“配送过程是否保价”等细节——这些“即时性”“确定性”的服务标准,恰恰是传统烟酒店、经销商的短板。

  多重打击下,酒类经销商的日子越发不好过。2024年,超过60%的酒类经销商库存增加,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水平攀升至867天,库存积压严重。库存积压导致价格倒挂,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传统经销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这些困境相互交织,使得传统酒类渠道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转型已成为摆脱困局的必然选择。

  酒类头部渠道商的“即时”求生路

  即时零售凭借对“即时性”“确定性”需求的精准满足,成为酒类渠道商破局的关键抓手——“转型即时零售”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的“必答题”。

  从市场前景来看,酒类即时零售的增长潜力值得期待。预计到 2025 年,其渗透率将达到 3%-4%,市场规模约 1000 亿,主要覆盖啤酒、新酒饮和白酒品类;到 2027 年,渗透率将提升至 6%,实现全品类覆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此背景下,头部酒类渠道商已率先押注即时零售,将“线下网点”转化为“前置仓”,用“分钟级配送”重构竞争力。

  

  1919的“19分钟极速达”已成为行业标杆,成为“卖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极。2006年,1919还是初创企业时,就推出过“电话送酒”服务。消费者只要打电话订酒,店员就会送货上门,这成为即时零售到家服务的雏形。

  2023年,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即时零售风口兴起,1919推出酒类即时零售品牌——1919快喝。快喝依托1919的5000家门店,设立前置仓进行轻资产布局,同时“旧城改造”转化传统烟酒店,为线上经营能力不足的烟酒行老板开设线上门店,获取线上订单配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为实体酒水店一站式获客提供了解决方案。

  

  酒仙网则选择“轻资产合作”,接入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平台,借助第三方配送网络覆盖 500余城。酒仙集团一直是即时零售的推动者,早在2014年就推出“酒快到”零售平台,并凭借“酒快到,19分钟送到”的服务理念完成快速增长。据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透露,未来3年,酒仙集团还要开10000家线下门店,除做好日常零售外,主要任务就是积极拥抱即时零售。

  

  华致酒行则通过华致优选模式实现线上区域化统一运营。推动门店在华致酒行连锁店微信小程序、美团外卖、京东秒送、饿了么、抖音小时送、淘宝闪购等平台开展即时零售业务,提升服务效率和顾客体验。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即时零售已成为酒业渠道的“基础设施”。

  对经销商而言,它是更贴近消费者的“触角”——通过即时配送,经销商能精准捕捉 3-5 公里半径内的消费偏好,并快速调整库存与促销策略,这正是传统渠道在数字化时代的破局关键。

  选对平台和产品,才能共赢

  对中小酒类经销商而言,自建即时零售体系成本过高。一套完整的配送管理系统开发费用超百万,而骑手人力成本也在逐年增长。因此,选择与适配的平台、产品合作,实现“借力打力”,才是更现实的路径。

  不同合作模式的优劣与适配场景,在多个案例中已然清晰:

  区域商超+本地品牌:在地化优势的精准落地

  

  河南胖东来与本土酒企宝丰、酒鬼酒合作的“自由爱”系列白酒,成为区域零售联名的典型案例。胖东来依托在许昌、新乡等地的强信任资产与渠道控制力,将“自由爱”纳入其高动销商品体系,通过线下门店铺货、线上代购扩散等方式,推动产品快速流转。“线下体验+线上配送”的融合模式,使得“酒鬼·自由爱”上市首日,抖音与部分门店直接卖断货。

  连锁超市+优质品牌:场景营销的破圈能力

  

  调改后的永辉超市与梅见青梅酒,凭借“线上爆品势能+线下场景渗透”的双轮驱动模式,成功实现即时零售的精准落地。在市场表现上,梅见青梅酒的实力不容小觑。今年 618 期间,强势斩获天猫果酒销售榜第一、回购榜第一,还登顶抖音果酒热卖金榜首位。其线上积累的优质客群与永辉覆盖的家庭消费场景形成高度互补,有效推动了双向引流。

  而永辉的“30 分钟达”即时配送网络与梅见过硬的产品力,共同实现了消费需求与市场供给的高效匹配。2024 年 9 月,梅见在永辉渠道的销售额同比激增 45%,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线上爆品势能+线下即时场景”协同模式的巨大价值。

  综合电商+头部酒企:供应链协同的规模效应

  

  京东与洋河的战略合作,彰显了“大平台+名酒企”的协同潜力。今年6月,双方在沙漠“兄弟局”活动中联合发布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并签署全域深度合作协议。在即时零售场景,京东到家为洋河提供覆盖230城的“小时达”服务,满足即饮需求。新品预售首日秒罄并登顶京东热卖榜,线下渠道频现断货。

  然而,此类合作对中小酒企门槛较高:需满足严格资质审核、线下供应链支撑及数字化营销投入,资源有限的品牌难以复制同等势能。

  对经销商而言,选择合作模式的核心标准是“匹配度”,而选对产品是关键。具体需结合产品特性与渠道优势。

  代理大众口粮酒的,选择光瓶酒、高性价比白酒等高频消费、价格敏感型产品,优先对接美团、京东等流量大的综合平台,利用其用户基数和即时配送网络快速触达大众消费者。

  经营果酒、低度酒的,则可借鉴梅见与永辉的合作模式,并绑定餐饮渠道,通过“产品+场景”联动提升复购率。

  主打区域特色酒的,产品需具备地方文化属性或差异化卖点,联合本地商超深耕社区,通过“区域信任背书+即时配送”模式强化本地客群粘性。

  从“应对竞争”到“抢占先机”

  当“小时达”从“服务噱头”变成“消费刚需”,即时零售带来的已不仅是渠道变革,更是整个零售业的“体验重构”。

  对酒业经销商而言,拥抱即时零售的意义早已超越“应对竞争”,它是从“中间商”变为“即时服务提供商”,重构渠道价值的契机,更是融入新零售生态的门票。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的“价格战”或“速度战”,而是“服务+效率+生态”的综合较量:经销商需强化本地化运营能力、提升数字化水平、深化平台协同。

  可以预见,即时零售在酒水领域的渗透率将会越来越高,而那些能率先打通“线上品牌认知-线下即时履约-用户私域沉淀”的经销商,才能在这场“即时浪潮”中占据先机。

  毕竟,零售的终极战场从来不是渠道,而是用户需求的即时响应能力——这一点,在酒水滴落杯盏的瞬间,已然清晰。

上一篇:
长沙望城联合京东超市发放母婴消费券 补贴立减10% 全国可用
下一篇:
(上互动)沃格光电:京东方是公司重要客户,我们在多个业务领域展开合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