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要提速
发布时间:2025-08-09

  最近和几位头部农商行、城商行的朋友聊起个贷不良处置问题,明显还是分为两派,一派是自主催收派,这类朋友的典型特征是目前业务还在爬坡期或者刚遇到一些小困难,正在劲头十足的研发贷后处置流程和广泛接触处置市场,另一派是转让清收派,这类朋友的典型特征是不良正在源源不断的暴露,疲于奔命但没有特别有效的让数字好看起来的措施。

  今天就来说说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要提速这个话题,简单来说就是能尽快转让的个贷不良资产就要尽快壮士断腕,因为越拖越麻烦。

  根据银登中心最新数据,2024年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成交额暴涨64%至1583.5亿元,2025年一季度同比激增761%。股份制银行已经在走这条快速路径,消金公司挂牌规模同比飙升217%,犹豫中的城农商行正在错过黄金处置期。

  从“最后防线”到“主动躺平”

  按照常理,过去在银行业贷后管理链条中,银登中心的转让市场是末端中的末端。那些“催无可催”、“诉无可诉”的资产才会流转到这里处置。但有一些情况的变化值得警惕,根据“馨金融”观察,中银消费金融近期挂出的一批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93天,南银法巴消金的资产包逾期也仅137天。这些尚未经历完整催收流程的“新不良”直接被标记为“已核销”、“未诉讼”,几乎跳过清收环节进入转让市场。

  大部分城农商行的现有处置能力可并不比这些消金公司强在哪里,我想除了表内不良压力大以外,还有更核心的是价格因素。因为价格走势更触目惊心,2025年一季度,个贷不良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跌至4.1%,平均本金回收率仅有6.9%。而在四年前的2021年一季度,这两个数字还维持在18.1%和32.9%2。四年时间,转让价值缩水近八成。

  “核销即售”是不得已的选择,银行刚核销不良贷款就立即转让,实现快速出表。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2025年首批5个资产包未偿本息超6亿元,北京银行1.6亿元债权火速挂牌,某大行甚至挂出平均逾期不到一年的资产包。

  银行加速出清的逻辑很清晰,就是监管压力大、合规催收成本飙升和效率优先,转让价一跌再跌,反而让银行算清了机会成本的账,“4.1%的回收再低,也比占着资本金强”。

  试点窗口与国有大行的双重挤压

  当前个贷不良转让仍处于试点阶段,部分省份尚未开放通道,而且真正的风暴正在蓄力,目前国有大行的个贷投放仍在爬坡期,其巨量不良资产包尚未大规模入市。

  市场基础数据已显露凶兆,2024年个贷不良成交规模较2021年激增32.3倍,成交单数增长11.7倍。目前第一批的是消金公司在加速甩货,2025年前7个月挂牌规模同比暴涨217%,招联消金单家挂出128亿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底层资产的恶化趋势。2024年转让的个贷不良涉及555万借款人,平均年龄43岁,平均逾期长达1045天。随着经济复苏疲软,居民收入承压,2024年三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飙升至1216亿元,环比增长15.46%。监管也在助推这场赛跑。2025年7月,金融监管总局发文允许地方AMC跨区收购个贷不良,银登中心同步将挂牌公告期从10天压缩至5天。流程优化背后,是预见未来资产涌流的未雨绸缪。

  不会错过嗜血商机的互联网巨头动作也值得引起注意,京东等巨头的布局更显市场风向。控股捷信消金、参股北京资产管理公司后,京东又以30亿元收购中信青岛AMC控股权。“获客-放贷-处置”的闭环生态正在资本加持下野蛮生长,专业处置机构的议价能力与日俱增。

  现在是股份制银行以49.8%的市占率主导市场(平安银行单家转让156亿元),消金公司同比增速超200%,城农商行的观望可能付出惨痛代价。广州银行的案例极具参考价值,通过2023-2025年累计转让80亿元不良,其不良率从2.16%降至1.84%,不良余额降幅10.36%。报表修复释放的信贷空间,让该行在区域市场竞争中重获主动权。

  “去年觉得4折太亏没出手,今年同样资产包2折都流拍。”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尤其当底层资产持续劣变,受让方日趋挑剔,特别是这个周期新增的投放成色到底是多少,其实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时间从来不是银行的朋友。

  当国有大行的信用卡和个贷不良如开闸洪水般涌入市场的时候,4.1%的折扣率或许会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处置窗口关闭的速度,可能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快。

上一篇:
进博会“老朋友”新动作:清洁科技、高端轮胎、可持续材料将首秀
下一篇:
磷化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松林:磷化集团磷资源高效利用新突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