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新手电商出海三步走:会卖货、懂产品、抓人心(上)
发布时间:2025-08-20

  

  分享到-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跨境贸易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的双重驱动下,电商出海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总额达2.15万亿元,增长16.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根据权威机构显示,已实施出海布局的中小微企业达七成,从布局趋势上看,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强,出海较早,但中小微企业作为中国数量大、灵活性高的群体,在政策和市场支持下,正不断加快出海步伐。数据来源:艾媒咨询这些新手出海企业作为出海生态链中数量最为庞大、最具活力却又面临最多挑战的群体,成为观察企业出海成长规律的最佳样本,也是我们本篇研究的重点所在。在此背景下,本专题将分为上中下篇,系统性研究跨境电商的成长路径,为新兴出海企业提供清晰的渠道布局策略、产品创新方法和品牌建设路径,助力中国新手跨境电商企业把握全球化机遇,实现从0到1的跨越式成长。本篇将聚焦为新兴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从市场进入到规模扩张的渠道成长路径,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增长。一、渠道成长演进论基于对全球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持续观察与研究,本文将出海企业渠道布局大致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一)出海探索期企业通常以亚马逊等头部第三方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同步试水独立站建设,市场布局聚焦1-2个核心国家,初步搭建跨境物流和支付等基础设施,正处于市场起步阶段。(二)出海发展期企业开始构建多元化渠道矩阵,市场覆盖扩展至3~5个重点区域。在本地化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包括深度拓展本地化渠道、接入区域主流支付方式、建立本土客服团队、实现区域仓储布局等关键能力。根据飞书深诺发布的《2024 MeetBrands中国出海新锐消费品牌榜单报告》显示,发展期标杆企业(年海外营收1千万~1亿美元且增速超10%)平均布局6个以上线上渠道,实现了从单一渠道到多区域布局的战略升级,市场版图已拓展至3-5个核心区域集群。数据来源:飞书深诺《2024 MeetBrands中国出海新锐消费品牌榜单报告》(三)出海成熟期企业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全球化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体系,供应链方面构建起多枢纽仓储网络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客户服务实现多语种24小时响应和区域化退换货解决方案;在各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代表企业如:华为、比亚迪、小米、美的、格力等国际化品牌。下文将系统解构探索期企业实现阶段性跨越的能力升级路径,助力新手企业全方位提升渠道布局策略。二、渠道即战场:新手电商渠道布局指南通过对探索期与发展期企业的系统性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探索期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以下能力迈向出海发展的下一步。(一)渠道策略:本地化平台渠道战略升级的核心在于构建精准化、立体化的全球渠道网络。企业需要在维持第三方平台基础销量的同时,着力打造“本地化平台+独立站+本地化社交电商”组合拳,并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实施精准布局。举例说明不同品类在不同区域中可采取怎样的差异化的渠道布局策略:1、消费电子北美市场:形成“BestBuy线下渠道+独立站+Reddit专业社区”的铁三角组合东南亚市场:打造“Shopee/Lazada区域平台+独立站+ TikTok科技垂类内容”的立体矩阵2、时尚服饰:中东市场:打造“Namshi电商平台+ Instagram视觉营销+ TikTok阿拉伯网红带货”的三维增长引擎东南亚市场:采用“Shein/Zalora垂直平台+ TikTok兴趣电商+ Instagram视觉营销”的三维布局渠道升级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精准组合”,既要借力本地化平台快速起量,也要通过独立站和社交电商构建企业长期竞争力。(二)区域策略:分阶段拓展高潜力市场企业拓展新区域需先评估筛选市场契合度最高的目标国家,重点考量消费能力、品类匹配度和渠道成熟度等关键指标。在初期阶段,可借助亚马逊等全球性平台和Shopee等区域性平台的成熟渠道实现快速渗透,既能降低市场进入风险,又能利用平台流量快速获取消费者认知。以某高端消费电子企业的成功拓展为例,该企业采取了分阶段的市场开发策略:在聚焦突破阶段,选择消费能力强、对品质生活产品接受度高的美国作为标杆市场,集中资源突破UL认证等合规门槛,并通过优化亚马逊平台运营在3年内登顶细分品类榜首。进入区域复制阶段后,企业将已验证的成功模式拓展至消费特征相似的德国、英国、日本等市场,分别与MediaMarkt、Currys PC World、Bic Camera等本土垂类头部渠道建立深度合作,在多国实现15%+市占率。区域突破重点在“精准拓展+平台借力+本土深耕”的三步走策略,先聚焦突破标杆市场,再复制成功模式至相似消费特征区域,最终实现全球化高效拓展。(三)履约支持:本地化物流与支付体系企业可以接入更加丰富的本地化履约服务:一是区域专属物流解决方案;二是深度本地化结算体系。其次,建立属地化客服团队,配备双语甚至多语种服务人员,确保24小时响应能力。以东南亚为例,东南亚市场的履约核心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小件商品推荐与当地区域性物流服务商合作,实现主要城市72小时送达;对于大件或高价值商品,则建议在重点市场如印尼雅加达设立海外仓,将配送时效压缩至2天以内。支付环节需要重点支持货到付款(COD)方式,根据中研普华数据显示,该支付方式在东南亚市场占比高达60%,同时还可针对性接入马来西亚Touch'n Go、印尼DANA等本地主流电子钱包。此外,通过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等当地常用通讯工具提供本地语言客服支持,将响应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可有效降低退货率并提升客户满意度。履约进化的核心在于“物流时效+本地支付+即时客服”的本地化履约体系,通过差异化物流方案、本土主流支付方式接入和多语种快速响应,实现高效运营与客户体验双提升。本篇探讨了跨境电商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渠道策略,为“卖好第一步”提供了实操指南。下篇将深入分析产品创新方法论,帮助企业在成功进入目标市场后,通过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来源:上海贸促发布

  

上一篇: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下一篇:
关于尽快出台采煤塌陷区搬迁政策提案的答复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