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福州: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
发布时间:2025-08-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完善社会化运营机制和扶持政策落实评价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一大批专业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机构相继涌现,服务供给更加多元,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前不久,记者赴福州市调研采访,见证了当地政府部门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的生动场景。  政策引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青青的草原,星星在闪耀,梦中妈妈的脸,在为我挂牵。”7月16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台江区上海街道居家社区养老照料中心时,活动区的音响传出优美高亢的歌声,20多位老人正跟着老师的动作、和着旋律拍手,动作舒缓,神情沉醉。  “每周三,我们都会邀请福州市老年大学的老师过来,合唱课特别受老人们欢迎。”一旁的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活动表告诉记者,除了唱歌,中心还安排了观影会、书法课、趣味运动会等,每天至少两场活动,一周7天,天天精彩。  在护理站,医护主管吴凤金正在整理老人的日常用药,在她面前是一个置物架,上面的每个盒子都标注了老人的姓名、性别和床号。“药是医院开的,我们负责保管和分发,一天吃几次,是餐前吃还是餐后吃,这些都要记清楚,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我们要看着他吞服,确保按时服药。”吴凤金说。  在楼层指示牌上,记者看到,中心位于一栋6层建筑中,设有功能区和生活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栋楼属于公共配套设施,从2019年3月起,由万科集团旗下的福州市万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是一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有夜托床位78张、日托床位12张,目前入住率98%。  “这个居家社区养老照料中心是政府政策导向与企业转型需要在养老领域擦出的火花。”中心运营方负责人曾晓燕告诉记者,2017年,万科集团在福州探索从单一的房地产业务向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型,恰逢省里出台政策,促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落地服务,“政府给了低租金的扶持政策,我们对场地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近年来,福州市持续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国企、民企、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涵盖土地供应、税费优惠、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人才激励等方面,为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降低了门槛和运营成本。  谈到运营成本,曾晓燕表示,中心目前有30名工作人员,人力成本占50%左右,租金成本占20%—30%,要收回前期的装修投入需要七八年的持续运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持续给予政策支持,我们将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培育市场,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7月17日中午,当记者来到晋安区茶园街道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时,85岁的王运蕉和90岁的老伴正准备去餐厅吃饭。走到电梯旁,王运蕉拿出一个小圆片,往感应区一贴,电梯门自动打开,“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不能乱走,安全。”王运蕉说。  王运蕉告诉记者,她的子女在福州上班,所以就把她和老伴从宁德老家接来了。一开始,子女帮他们请了保姆在家照顾,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后来,大女儿把他们接到家里一起住,但重孙子每天吵得他们无法休息,住了不到1个月就搬出来了。2024年5月,他们入住了茶园街道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通过1年多的体验,他们觉得这里才是最适合的地方,“人少、清静,可以安心养老。”  “我们这里有15张床位,目前入住12位老人。”据中心运营方负责人——福建微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少美介绍,中心采用“1+6+N”的综合服务模式,依托1个中心和6个服务站,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学习空间、助餐服务等N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记者了解到,福建微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初期从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硬件与软件开发,比如养老机构管理系统、智能腕表等,后来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参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服务范围覆盖了福建和浙江的8个地市、20个区(县),服务对象超过12万人。  近年来,福州市探索将部分基本养老服务、特定老年群体的专业照护服务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或企业承接,既保障了服务供给,又引入了市场竞争。  “目前,政府购买服务是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超过70%。”胡少美介绍,公司运营了8个社区嵌入式机构,床位从15张到50张不等,“如果床位数较少,机构很难做到收支平衡。”  胡少美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微尚发挥自身优势,开发了一个线上商城平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和产品,比如陪诊就医、助浴服务、上门照护等。“目前,虽然市场化这块业务的收入占比还不高、推动难度也比较大,但市场化拓展是公司接下来发力的重点。”在胡少美看来,从承接政府项目,到发掘市场需求,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未来方向。  优化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临近中午,鼓楼区洪山镇大凰山社区“长者食堂·学堂”内香气扑鼻,工作人员正忙着备菜,荔枝肉、盐水鸡、话梅花生、清炒时蔬……一共10个菜,笼屉里还摆着老人喜爱的炖罐。  在不远处的就餐区,10多位老人正在参加“10点钟课堂”活动,当天的主题是非遗剪纸。78岁的刘玉如左手捏红纸、右手握剪刀,小心翼翼地剪着“福”字,“我是这里的常客,在学堂,我们分享快乐,在食堂,我们边吃边聊,生活很充实。”“子女都不在身边,每天在这里和老姐妹们一起很开心。”84岁的邱玉珍说。  “食堂在对社会开放的基础上,为周边老年人提供早、中、晚助餐服务,一共有4种长者优惠套餐,分别是10元、12元、15元、18元。”大凰山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华依告诉记者,老人们吃饭用的银龄福卡由海峡银行提供服务支持,每周还有5元的优惠,目前办卡的老人和学堂的学员均超过500人。  近年来,福州市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2023年2月,大凰山社区长者食堂以招投标的方式引进邻聚(福州)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由于经验不足,运营的第一年亏钱了。”运营方负责人陈丽说,“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不仅免除了房租,还帮我们联系周边企业,通过定制工作餐进一步拓展客源。”  “竞标之前,我们也跟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以及身边的朋友咨询过相关情况,知道这项服务比较辛苦,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陈丽表示,通过引入社会客源、建立错峰机制,食堂目前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提升了品牌形象。  记者了解到,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同时,福州市民政局还进一步健全了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对服务标准、安全规范、收费行为、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同时,建立了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体系,引导行业良性竞争,促进优胜劣汰。  福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州市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改革,优化政策环境,强化监管服务,吸引更多优质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托起榕城老人的幸福晚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上一篇:
“疆牛粤运”项目考察团到访市国控集团
下一篇:
神州数码到访和林格尔新区 共探数字产业合作新机遇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