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先别买了!充电宝最严新规来袭,3C认证将全面失效,70%面临淘汰
发布时间:2025-11-25

  “经过三四轮研讨会,目前标准已基本定稿,新规落地后,原有3C认证规定将全面失效。”一位参加工信部《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研讨会的企业负责人向维科网半导体透露。

  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通行的3C认证即将作废,充电宝行业将迎来一次彻底的洗牌。新国标在整机、线路板和电芯三大技术领域提出了数十项严苛改进,堪称“史上最严”充电宝安全标准。

  史上最严新规

  2025年上半年,一起发生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令人记忆犹新。一架航班起飞后15分钟,一名旅客携带的相机电池和充电宝突然冒出烟雾,金属机舱内瞬间弥漫紧张气氛。类似的事件在2025年上半年共发生15起,同比激增约一倍。

  更为触目惊心的数据是,过去半年中,充电宝行业共发生700多起安全事故,对居民生活及航空运输等领域造成显著影响。仅2024年,境内航班就发生37起移动电源自燃事件,其中81%涉及未获3C认证的劣质产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的抽查结果更加令人担忧:在近期抽查的149批次移动电源中,不合格率高达43.6%。这种大规模的安全危机,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充电宝作为智能手机普及后兴起的配套产业,已发展近二十年。原有标准难以适应当前安全需求,早期标准更多是为行业“兜底”,而新标准则着眼于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升级。

  与旧标准相比,新国标在整机、线路板和电芯三大技术领域提出了数十项严苛改进。

  整机:强化产品溯源与寿命标识

  在整机层面,新规改变了过去仅标注品牌方的做法,明确要求外壳必须标注“建议使用寿命”与代工厂全称。此举将强化产品溯源能力,帮助消费者更清晰掌握产品的使用周期,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

  线路板:强制配备智能显示功能

  线路板方面则强制要求配备LCD屏幕或联网app,可实时显示电池健康度、使用次数等关键参数。这一改进推动充电宝从过去的“黑箱”设备,逐步转向信息高度透明的智能产品,增强用户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

  电芯:安全测试标准大幅提升

  在最为核心的电芯部分,新国标引入了多项强化安全测试,包括更为严苛的针刺测试、将热滥用测试条件从130℃三十分钟提升至135℃六十分钟,并将过充电测试电压提高至规定电压的1.4倍。

  七成产能面临淘汰

  新规对行业产能的冲击已经清晰显现。据参会企业负责人预估,新规实施后,近七成现有产能将被迫退出移动电源市场。这些被淘汰的产能或可转用于玩具、床头灯等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

  “国家希望通过此次严苛新标,彻底出清低质与老旧产能。”前述参会企业负责人强调,政策导向明确指向产业升级,未来移动电源行业将仅保留具备高安全性与长寿命特性的产品。

  成本压力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据业内人士估算,为全面满足新标准要求,企业在研发、生产工艺改造和认证检测等方面的新增投入,将导致充电宝整体制造成本上升约30%。

  这一成本上涨将不可避免地传导至终端零售价格。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轮成本上涨持理性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充电宝作为高频使用的消费品,即使因成本上升导致终端价格上涨30%,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仍处于可接受范围。

  面对这场生存考验,企业应对策略呈现显著分化。技术实力雄厚的头部企业正积极布局,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

  维科网半导体从业内人士处获悉, 安克创新 已与 宁德时代 达成合作,联合研发符合新国标的高标准电芯。与此同时,供应链上游的ATL、 比亚迪 、 欣旺达 、马拉松等电芯厂商,已有部分产品率先进行新安规测试。

  安克创新 方面表示,今年年初,公司成立了一个近50人的电芯专家团队,投资2000多万元成立了电芯实验室,目的是做电化学层面的检测。同时,公司搭建专门大数据平台,对接电芯供应商的生产系统,获取和分析电芯生产的各项数据,主动发现潜在问题并预警。

  相比之下,缺乏核心研发能力的中小厂商则陷入发展困境。这些企业面临艰难的战略抉择:要么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产线改造和技术升级,要么选择逐步退出市场,或转向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周边领域谋求生存。

  这种分化格局预示着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一些企业已开始转型,如马拉松公司决定将业务重心全面转向渠道合作,从2026年起彻底放弃自营模式。

  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随着新规实施,消费者将面临两个明显变化:充电宝更安全了,但也更贵了。

  成本上升将直接传导至消费端,普通充电宝价格预计上涨30%左右。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新规要求产品循环次数从普遍的300次大幅提升至600次以上,单位使用成本实则下降。

  对消费者而言,安全性的全面提升“看得见”。新规执行后,市场上的充电宝必须配备电池健康度显示功能,让用户对设备状态有直观把握。产品建议使用寿命的明确标识,也将帮助消费者建立合理的更换周期预期。

  在航空运输管理方面,“已获新3C认证的产品以后仍可携带登机。”据上述知情人士预估,随着2026年新标准正式加严执行,目前市场上仅约一半产品有望通过新认证。

  针对目前市面上已获新3C认证的流通产品,将设置半年缓冲期,供企业清理库存。新规生效后,已销售至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仍可继续使用,但未售出产品须在新规实施前完成销售或退出市场。

上一篇:
苏州苏高新集团成功发行5亿元中期票据 利率2.10%
下一篇:
富美城乡彰显发展力度体现民生温度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