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中能观察 | 面向“十五五”,能源转型如何下好“先手棋”?
发布时间:2025-11-25

  ——2025能源转型大会观察中国能源新闻网见习记者 赵雅晴 记者 赵坤全球能源转型正从一道“远景思考题”演变为一场关于国家发展与安全的“现实突围战”。迈向“十五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如何通过顶层设计精准发力,突破技术难题,进一步筑牢能源安全屏障、抢占全球转型先机?11月22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企研能源资源工作委员会、《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承办的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京举办。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权威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推动能源产业链转型升级、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构建能源新发展格局贡献智慧与力量。政策引领:顶层设计锚定转型路径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能源产业向新发展,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转变,推动国际合作向深推进,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增新能源装机占全球增量的六成左右,预计今年底可超额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的规划目标。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仅过去一年就为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亿吨。面向“十五五”,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正在加速推进。万劲松透露,当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构建了由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规划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煤炭、油气分领域规划组成的“1+5”能源规划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路线,同时正在深入开展能源强国建设的专题研究,谋划落实能源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举措。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1+5”体系通过分领域规划的精准施策,将破解不同能源品种转型中的痛点难点,同时以总规划为引领形成转型合力,避免“单兵突进”式发展带来的风险。技术破局:创新驱动重塑能源生态技术创新是促进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掌握能源未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来法指出,“‘十五五’是布局颠覆性技术、加强原始创新的关键攻坚期。”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涛提出,“十五五”时期,以核能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应着力推进核能技术战略性研发,加快发展核工业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核能规模化发展;着力推动核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安全发展能力提升,打造核能安全发展全球典范;着力推动核电走出去,打造核能国际合作的新样板。电力系统作为能源转型的枢纽平台,其技术突破尤为关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文峰表示,该公司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预计“十五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400亿元,重点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攻关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领域。围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建议强化协同创新机制:一是深化产学研用融合,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二是推动“人工智能+能源”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强大科技支撑;三是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可持续、有韧性的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值得注意的是,各能源企业正在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搭建煤基能源领域最大科技攻关平台,推动“大兵团”联合作战;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则与多所高校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创新体系正在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创新升级,为“十五五”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全球视野:把握能源转型共性趋势本次大会上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为洞察全球能源发展大势提供了重要窗口。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标普全球中国区主席黄直介绍,《报告》基于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世界气象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系统梳理了全球能源转型的环境变化、方向特征与未来趋势。《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气候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各国能源政策正在发生深刻转向。“如何在能源的‘不可能三角’——绿色、经济、安全这三者之间寻求基于本国资源禀赋的最佳战略布局,正在考验每一个国家的智慧。”黄直表示。《报告》显示,全球能源转型呈现煤炭、石油需求趋于平稳,天然气消费重回快速增长,太阳能、风能成增长主力,核能技术发展迎来新高潮,氢能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生物质潜力巨大但发展慢的趋势。面向未来,《报告》提出五大展望——一是全球发展不平衡将是实现可再生能源“三倍装机”目标的最大障碍。二是关键矿产将成为各国战略争夺的焦点;三是“双脱钩”进程将逐步推进;四是能源贸易流向将发生历史性重构;五是人工智能与能源深度将协同进化。责任编辑:于彤彤

上一篇:
中国建筑中标G217线莎车至塔什库尔干县公路、第一师G217线沙雅-阿拉尔两个公路项目
下一篇:
百度“地基”松动:净亏背后,搜索失守与AI托底困境下的未来入口探寻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