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新质赋能、智慧应急”道路越走越宽广
发布时间:2025-11-25

  灵巧的机器狗能后空翻,还能在模拟火场中稳健穿行;观众只需在复古造型的照相机前驻足片刻,一张融合了应急装备与个人影像的炫酷大片便瞬间生成;戴上虚拟现实(VR)设备,观众便能“置身”于深邃的矿山之下,体验一场紧急救援;观众手中的集章卡,在盖满各展台的特制印章后,便能从“应急超市”里换回一份别致的文创礼品……2025年11月18日到20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化身为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安全方舟”——以“新质赋能、智慧应急”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这里举办,给观众带来满满的科技感与互动感。专业交流活动密集深度解读展示前沿科技当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应急管理的融合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应急能力的关键力量。当前,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传统救援模式在复杂地形与极端条件下常面临各种救援瓶颈,而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低空航空器凭借其高机动性与快速响应能力,在灾情侦察、物资投送、人员搜救等环节展现出巨大优势。为此,展会期间举办了低空经济+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旨在搭建产学研用多方交流平台,系统研判趋势、共商技术路径、优化政策环境,加速形成体系化、规模化、智能化的低空应急救援新质生产力。除了低空经济+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外,展会举办期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应急管理技术装备供需对接活动以及面向东盟国家、太平洋岛国和俄语国家的多场研修班等系列活动相继举行。专业交流活动为前沿科技提供了深入解读与展示的舞台。低空经济+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着重介绍航空应急救援的创新发展路径,第二届应急管理信息通信技术交流活动聚焦打通应急指挥的“神经脉络”,智慧矿山安全应急科技交流活动和城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科技创新应用专场对接活动则推出针对特定风险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从宏观的战略转型到微观的场景应用,专业技术交流活动勾勒出“新质赋能、智慧应急”的美好蓝图。新装备新技术亮相直面应急领域现实难题在展会上,记者在所有展区、同期活动现场和路演现场都看到“新质赋能、智慧应急”的醒目标识。而通过深入展会现场采访,记者发现展会上展出了很多跟当前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科技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凸显出“新质赋能、智慧应急”理念已经逐步落地。以往,自然灾害发生后容易出现“断路、断网、断电”的“三断”极端情况,严重影响灾害救援效率。此次展会上,针对如何破解“三断”等极端情况下的救援难题,不少企业通过展示自己研发的产品作出了回答。在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最新发布的大疆机场3,配备专有Matrice 4D/4TD高性能无人机,构成一个完整的无人值守作业单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它首次支持车载移动部署,意味着应急指挥车开到哪里,一个自动化的空中侦察哨所就能在哪里建立,真正实现了“快轻智”应急响应。这套系统通过大疆司空2云平台进行智能调度,能极大缩短灾后黄金救援期的作业时间,降低人力成本。“在山区等地方,如出现‘三断’情况,无人机识别后会自动按照飞行轨迹飞回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等单位。同时,无人机搭载的喊话机和探照灯等,提前规划好航线后就可以实现一键式触发,做好‘叫应’工作。”大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工程师李宏博告诉记者。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大型无人直升机应急通信平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该公司国内营销应急行业方案总监李露介绍,这已不是实验室的概念机,而是历经多次重大灾害考验的“空中基站”。它能在“三断”极端条件下,飞抵灾区上空,迅速搭建起融合公网、专网、卫星通信的生命线,为救援决策提供实时数据,也能为被困人员及时传递信息。这套系统与现场展示的融合视频指挥调度方案一起,共同构成从云端到地面、从急时到平时的全流程应急指挥通讯体系,可实现从单点保障迈向全域智能的体系化作战。矿山事故救援中往往要面临多种复杂因素的考验。在断电断水的情况下,谁能同时提供电、气、水和照明保障,最大限度提高被困人员生存几率?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国能神东队展出的紧急避险救援车给出了肯定回答。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高级主管李健告诉记者:“该救援车犹如一座移动的地下生命堡垒。”据介绍,该车以重汽豪沃拖车和中集半挂车为平台,搭载3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能实现远距离稳定供电,保障井下多种设备同时运行。同时,它集成供气与供水系统,配备两台空压机及净化设备,可为被困人员提供洁净空气;清水箱与卫生泵则能快速输送饮用水,解决被困人员基本生存需求。全车还配备了静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确保在无地面信号环境下也能与指挥平台实时通信。而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分散控制系统(iDCS)模型,则让记者看到“隐形”的安全守护——这套100%国产化的系统,以其“自学习、自趋优”的特征,可护航庞大电力能源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更让记者感到暖心的是,在应急救援领域,新质赋能还体现在对救援人员人身安全的关注上。记者发现,在个体防护装备展区,传统的安全帽、防护服正进化成高度集成的智能终端:优普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定位消防服,内嵌柔性LED面板,能实时显示火场动态与消防员生命体征;智能安全头盔集成热成像、通信与高精度室内定位功能,即使在无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的环境下也能精准锁定人员位置。正如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陈倬为所指出的,个体防护装备正朝着智能感知、极限防护、集成轻便方向加速推进,其背后是数字驱动、材料创新的产业升级,旨在实现对救援者生命的全方位、主动式守护。当然,除了灾害事故救援这类特殊场景,“新质赋能、智慧应急”还更多融入企业日常安全生产中。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展台,记者了解到,其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体系已深度赋能油气行业安全生产。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构建数字化油气储运基地和管道两大专项,并创新应用人工智能(AI)误报分析、智能研判等场景,可有效打破传统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壁垒,将安全生产从被动响应提升至可预测、可管控的新阶段。同时,其面向消防重点单位研发的智慧消安防平台,将“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为一线人员提供智能巡查工具,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展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如何助力企业将安全责任精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环节的。北京图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该企业展台,记者看到其打造的应急管理“最强大脑”。 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大模型能够深度融合海量行业数据,进行多模态智能分析,为风险预警和决策指挥提供强大支撑。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配套的图安天行一体机是基于国产AI服务器与芯片构建的,标志着企业在应急管理的核心算力层面,向国产化、安全可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意大利法埃(青岛)机械有限公司展台,一台结构紧凑的森林防火隔离带开辟遥控车引起记者注意。“这是我们针对地况复杂、危险性高的林地清理作业专门开发的遥控设备。”该公司销售经理丁营向记者介绍道,“它的首要任务,就是高效、安全地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此外,无论是道边、河堤的边坡植被清理,还是高压线走廊下可能导致出现电线短路山火的茂密灌木,甚至是油气管道、光伏电站周边的防火防灾作业,这台履带车都能大显身手。突破地域限制创新构建“政产学研用”生态圈本届展会打破地域限制,超越单纯的展览范畴,构建了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的创新生态圈。3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记者注意到,应急管理信息化技术装备这一核心展区集结了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通号、中国电科、华为、中兴、海康威视、海能达等领军企业(单位)。它们共同展示了基于6G、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等前沿技术取得的最新成果,勾勒出未来应急管理智能化、一体化的清晰图景,而同期举办的第二届应急管理信息通信技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为这一领域的深度发展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平台。这一生态圈的逐渐构建,在中国地方应急产业高地的崛起中得到了生动印证。记者了解到,湖北省随州市已经将安全应急产业确立为立市之本。通过高位推动与创新驱动,随州市成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2024年,其安全应急产业产值达627亿元,应急专用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5.2%,其中危化车、应急保障车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78.2%和44.5%。位于随州的湖北齐星集团的“无人机+机器狗”应急指挥车,湖北博利特种汽车装备有限公司的高空系留无人机、消防车等创新产品,展现了该市在“应急+低空经济”方面的探索。至今,随州已在历次重大灾害救援中调度装备超1.3万台次,彰显了“随州制造”的硬核实力与责任担当。如今,这一生态圈的全球化特征也愈发鲜明。在个体防护装备领域,永霏、优普泰等中国企业的产品不仅通过全球最严苛的认证,更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从国际标准的跟随者向制定者转变。更重要的是,中国应急产业正以“组团出海”的主动姿态开拓国际市场。据了解,从2025年起,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将分年度重点走进中亚、欧洲、东盟、南美洲地区的国家,带领中国安全应急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许多参会国家此前也明确表达了希望扩大同中国的务实合作的意愿。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这一开放、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圈,为合力推动应急管理向智能化、无人化、自动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一篇:
小米VLA负责人:安全始终是小米辅助驾驶的核心考量
下一篇:
花旗:雷军增持小米属正面 目标价50港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