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新科技驱动新生活 广州车展描绘多彩出行场景
发布时间:2025-11-25

  11月21日,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的第23届广州国际车展(以下简称“广州车展”)如期而至。作为国内顶级车展之一,每年岁末举办的广州车展一直被业内视为车市发展的“风向标”,对预判下一年车市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本届广州车展上,技术普惠、产品升级、个性表达、未来出行等成为关注焦点,展现了汽车产业从燃油向新能源、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布局的深度转型。

  高端专属渐成标配

  “明年,国内汽车市场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广州车展开幕首日,多家车企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智能化体验的需求日益提升,兼具新能源、智能化与高性价比的差异化产品将成为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利器。

  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本届广州车展呈现出车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主动求变的选择。以前,激光雷达与高阶NOA(导航辅助驾驶)技术是新造车品牌高端车型的专属标签,但本届广州车展上,类似的前沿配置已从高端专属走向大众标配、从“加分项”变成了“必选项”。

  车展现场, 广汽丰田 全新锋兰达智能版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组合下探至15万元以内,这套系统在1个激光雷达、4个Orin芯片、12个超声波雷达的赋能下,可实现高速NOA、自动泊车、车道居中保持等功能。

  宝马全景iDrive系统将挡风玻璃变为AR显示屏,车速、导航等信息直接投射在驾驶员视野范围内,语音指令响应速度提升至0.8秒,且支持连续对话与场景化指令。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智驾版将高速NOA功能带入12万元区间,其搭载的日产ProPILOT3.0系统,支持自动跟车、紧急制动,还能根据导航信息自动完成车道切换与限速调整。“无论是早高峰的城市快速路上,还是周末的跨城高速上,这套系统都能有效降低驾驶负担。这种从技术到场景的思维是智驾普惠化的关键。”东风日产工作人员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副秘书长郎学红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两年前,搭载类似配置的车型价格普遍在20万元以上,价格下降背后,是车企对中国市场智驾刚需化的判断:当年轻消费者购车时开始将“有没有城市领航系统”与“有没有倒车影像”同等看待,智驾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

  智能底盘技术的变化同样明显。车展现场,磁流变悬架、空气悬架等以往一般只会出现在中大型车以及豪华车上的配置,已经出现在售价更为亲民的车型上。其中,深蓝L06成为15万元以内首个搭载磁流变悬架的车型。

  此外,MG推出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将原本只在中高端车型上应用的电池技术下探至10万元价格区间。该车型充电10分钟可增加300公里续航,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3000次以上,能有效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

  “这是供应链成熟的成果,也是行业从配置竞赛迈向体验为主的关键一步。”郎学红表示,本届广州车展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汽车企业不再单纯比拼“技术极限”,而是聚焦“主流用户何时用得上”,这标志着技术普惠与产品升级已从概念走向落地,重塑行业竞争逻辑。

  从长沙赶来看车展的消费者李薇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我参加过多届广州车展,明显感觉到本届车展上,很多的车企不再一味地介绍产品实力,而是传递出‘消费者满意是最大价值’的信号。而智驾功能价格的下降,也让我有了置换新车的打算。”

  快捷安全主动保障

  一直以来,为新能源车充电都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没有固定车位的车主而言,充电难、停车贵、等待久等问题困扰已久。“从小型车到中大型轿车,只要搭载指定换电电池,均可实现换电,从而解决用户对电池衰减的担忧。”车展现场,一座标准新能源车换电站现场演示了整个动力电池的更换过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

  “这种方式多久能完成换电?”有消费者向工作人员询问。“只需3到5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这一速度与燃油车加油相当。” 宁德时代 技术人员说。该技术人员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这种补能效率在节假日期间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表现尤为明显:超充站大排长龙,而换电站通过错峰充电和电池储备,可实现即到即换。

  据介绍,在带来极致补能效率的同时,换电站通过集中式恒温充电和维护,能避免用户端因过充、高温快充等不当操作对电池的损害。此前,仅有蔚来汽车旗下车型具备换电能力,如今,广汽埃安、北汽EU、睿蓝7等超10款量产车型也采用换电模式,就连对补能效率要求较高的运营车辆,也纷纷采用这一技术。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许艳华认为,这加速了新能源补能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灵活的出行选择。

  “这几年,新造车品牌宣传时总提到安全,但如何真正落地,我觉得还有待观察。”在车展现场,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安全问题,记者在车展现场多个展台看到,新造车品牌开始回归产品可靠性,将安全作为彰显技术实力的关键。

  理想汽车 计划向旗下车型推送创新的充电和防御性AES自动紧急转向功能。“截至今年11月20日, 理想汽车 主动安全帮助用户累计避免潜在碰撞事故1131万次,累计避免极端烈性事故超1.4万次,夜间主动避险208万次。” 理想汽车 产品部高级副总裁范皓宇表示,防御性AES可以帮助用户规避慢车加塞、恶意别车等危险场景,还可以通过加速避让或加速前进躲避来自后向的碰撞风险。

  尚界H5采用了多层电芯防护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短路风险;基于“真实需求”的设计思考,为了极端情况下的逃生安全,坚持使用传统的非隐藏式门把手,并通过机械、电子和CMP电源冗余模块提供3重解锁保障。

  郎学红表示,深耕消费市场需求是车企决胜市场的核心密码,而本届广州车展则清晰印证了车企正以产品升级为支点,将消费者的需求从“被动满足”升级为“主动创造”。

  个性定制魅力飞扬

  “欢迎来到动物城,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当记者来到人头攒动的1号展馆时,大银幕上《疯狂动物城2》的电影角色正对观众的到来表示欢迎。

  展馆内, 上汽大众 展出了一款ID.3GTX《疯狂动物城2》尼克定制展车,抓人眼球的亮橙色涂装、趣味十足的主题造型为产品注入新活力。虽然打卡互动需要排队等待,但依然阻挡不住观众的热情。

  “我是这部电影的粉丝,没想到在车展现场能够看到车企和电影IP的联名车型,这让我有想要购买的冲动。”00后消费者张蕊对记者说,如果自己改装,不仅流程复杂还可能涉嫌违法改装,而车企的定制款则让这种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

  告别“卖方市场”的以我为主,精准回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得到充分展现。为满足年轻用户的潮流化、个性化表达, 奇瑞 、红旗天工等通过一系列创新互动方式与消费者同频共振。其中,红旗为选购天工05、天工06的用户提供5000元青春潮改基金,打造多款极具创意的主题涂装车,让用户发挥创意,打造专属座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预测,虽然近年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燃油车并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进入“细分赛道+技术融合”的新周期。记者在车展现场看到,传统燃油车正试图通过聚焦优势场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重夺市场主动权。

  资深越野爱好者刘强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如果是纯电动、高性能越野车,其电机持续峰值功率维持时间有限,容易出现动力骤降的情况,导致溜车打滑。同时,纯电动、高性能越野车缺乏分动箱和液力变矩器,无法实现燃油车的扭矩放大和线性输出,脱困能力受限。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大排量硬派越野SUV与高性能燃油跑车正通过强化机械性能与驾驶体验,持续吸引忠实用户群体。“我们推出的新车在选装配置上提供多样化方案,包括不同越野轮胎、顶棚储物架以及辅助灯具等,车主可以根据驾驶环境和使用需求自由组合,增强车辆在不同越野场景中的适应能力。”猛士品牌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

  此外,随着插混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燃油车品牌推出“油电同平台”产品,通过插电混动技术兼顾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同时降低消费者用车成本。在本届广州车展上,记者看到多家自主品牌通过搭载增程动力系统的方式,提升整车续航能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越野车、豪华车等对动力性能、补能效率要求严苛的细分市场,燃油车仍凭借驾驶质感与场景适应性占据优势。他认为,明年起,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将正式退坡,新能源车价格优势将被削弱,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对技术成熟度更高的燃油车重拾信任。

  未来出行超乎想象

  未来的用车生活是什么样?本届广州车展呈现了千姿百态的“未来”。

  出行中,遇到交通拥堵,可在无跑道的情况下快速垂直起降,实现高效出行……在 广汽集团 展台上,其自主研发的复合翼飞行汽车,是低空经济从概念蓝图走向场景化应用的一个缩影。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飞行汽车搭载了高性能电驱动系统,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50公里,续航里程200公里,能满足中短途出行需求。同时,产品还支持25分钟快速补能,显著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记者注意到,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各大车企将“低空经济”纳入重点展示内容,纷纷携真机或模型亮相。车展首日,小鹏汽车制造基地的首台陆地航母陆行体量产试制车正式亮相,标志着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陆行体即将迈入量产阶段。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售价不超过200万元的陆地航母,已经有超过7000台订单,其中90%是国内客户,基本是喜欢科技尝鲜、越野、潜水、飞行的消费群体。

  “没想到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真的走进了现实,如果能实现市场化应用,既能躲避拥堵,还节能环保。”广州消费者赵杰了解完一款无人飞行器后对记者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够亲身体验“开着会飞的汽车”出门的感觉。

  在部分展台上,没有方向盘和传统踏板,只有对向座椅和一块智能屏幕的自动驾驶汽车亮相。记者了解到,这类车型采用“视觉处理系统+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乘客只需通过语音或屏幕指令,便能召唤它去往任何目的地。目前,这类车型已经纳入汽车企业未来几年的产品规划中。

  对未来生活的具象化呈现,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处处可见。互动体验区,观众佩戴VR混合现实眼镜,身临其境感受技术带来的出行场景变革;在DIY展区,融合智能化技术的数字内容产品惊艳亮相,展现产品升级的无限可能;在出行服务展台,远程智慧出行大脑、智能化平台等解决方案,让出行突破时空限制成为可能。

  本届广州车展是一场技术展示,也是一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出行 革命 预演。据车展组委会介绍,本次全球首发的产品、技术达百余项,涵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飞行汽车等诸多领域。

  “在这里,你触摸到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即将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实技术和产品。”连续3年参展的某数字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刘立则说。

  从地面到天空,从单车智能到智能底盘规模化应用,从纯电驱动到换电模式——第23届广州车展已不再局限于汽车本身,而是成为一个融合了机械工程、人工智能与出行场景的综合性生态展场。“看完本届广州车展,我对半年后的北京国际车展充满期待。”记者走出场馆时再次遇见李薇,她说,“谁又能知道半年后的汽车市场会带来哪些惊喜呢?”

上一篇:
开发商20年座次重排 “保城中华”取代“招宝万金”
下一篇:
旭阳集团与宁德时代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