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领益智造又开始折腾了
发布时间:2025-11-25

  11月20日, 领益智造 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此次上市由 国泰海通 担任独家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 领益智造 曾通过反向收购江粉磁材,于2018年成功登陆深交所。如今,在寻求港股上市之际, 领益智造 正面临着业务转型带来的挑战。

  在递交上市申请前, 领益智造 主动撤回了已过会三个月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并随即宣布调整收购方案,将原本计划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的交易改为现金收购。

  同时, 领益智造 斥资24亿元收购汽车零部件企业浙江向隆的交易也正在推进中。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 领益智造 在坚守AI终端硬件主业的同时,正借助资本运作加速向汽车等新兴领域拓展。不过,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毛利率下滑、客户集中度上升等问题。

  招股书披露, 领益智造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45.03亿元、341.54亿元、442.6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75.9亿元,同比增长19.25%。

  利润方面,同期分别录得15.6亿元、20.14亿元、17.61亿元和19.66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 领益智造 的利润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从收入构成看,AI硬件业务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该板块收入407.8亿元,同比增长32.8%,占总营收92.1%,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仅占4.8%。

  值得关注的是, 领益智造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37.9%提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47.3%,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

  然而, 领益智造 盈利能力的下滑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数据显示,该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19.8%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14.4%,三年累计下降5.4个百分点,其中2024年同比降幅达4.3个百分点。

  对此, 领益智造 将原因归结为原材料成本上升、行业价格竞争加剧以及产品结构变化。

  同时,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领益智造 客户集中度也在持续上升。从2018年至2024年,其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从36.62%逐年攀升至56.04%。

  而 领益智造 计划收购的江苏科达,同样面临客户集中的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科达前五名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8.19%,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更是达到了76.83%。

  此外,从2019年至2024年, 领益智造 营收实现了从239.2亿元到442.1亿元的增长,但净利润却未能同步增长,一直在11.8亿元至22.66亿元之间波动。

  11月13日,深交所显示, 领益智造 的重大资产重组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此次重组方案涉及以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江苏科达66.46%的股权,交易作价3.32亿元,并计划配套募资2.07亿元。该方案于8月8日获得深交所并购重组委的审议通过,但三个月后, 领益智造 主动撤回了申请。

  11月8日, 领益智造 公告调整收购方案,将支付方式变更为纯现金收购,调整后的交易不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无需发行可转债及募集配套资金。

  领益智造 解释称,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资本运作规划,决定进行方案调整,但具体安排仍需各方进一步协商,能否最终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在调整江苏科达收购方案的同时, 领益智造 于10月29日宣布,全资子公司 领益科技 将以24.04亿元现金收购浙江向隆96.15%股权。

  浙江向隆是一家生产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轴的零部件厂商,客户涵盖大众、丰田、 比亚迪 、 蔚来 等品牌。

  根据业绩承诺,浙江向隆2025年至2027年需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75亿元、2亿元、2.25亿元,三年累计不低于6亿元。 领益智造 表示,通过收购浙江向隆和江苏科达,将实现从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的转型。

  此外, 领益智造 还在机器人、散热、光伏储能等领域布局,2023年与智元新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6月进一步签署ODM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持股80%的合资公司已经成立。公司还于2025年成为AMD供应商,进军服务器散热领域。

  领益智造 此次港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产能升级、战略投资及收购、拓展海内外生产基础设施,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虽然 领益智造 在业务拓展与资本运作上动作频频,但毛利率下滑、客户集中度攀升以及新业务尚待培育等困境,使其转型之路充满挑战,能否成功破局仍有待市场检验。

上一篇:
中国五矿集团在辽宁本溪成立矿业公司 注册资本30亿
下一篇:
智己LS9正式开启交付,上汽集团品牌向上正在起势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