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新余市以数字产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图)
发布时间:2025-11-24

大江新闻讯何琪报道:11月22日,2025全国数据产业发展大会在新余市召开。会上,新余高新区、渝水区、高铁新区共同启动新余环高铁新区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现场达成合作20项,签约项目8个,总签约金额为5.1亿元。

据了解,新余市正以数字产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与“人工智能+”行动,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一核四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5个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入驻企业454家,产业规模174.7亿元,集聚度86.4%。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增至142家,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65.8亿元、增长29.1%。率先在全省发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3项数据产品完成交易,“新余数字”影响力持续放大。

推动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整合扶持资金3亿元。推出免费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包”,为300多家企业实施“小快轻准”的“微改造”“轻改造”,帮助企业节约转型资金近亿元。强化金融支持,先后推出“渝数贷”“钤数贷”“数转贷”等数转金融产品,为数转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已为200余个项目提供融资担保10.6亿元,全市数转企业从银行获得新增融资超14亿元。

分行业、分类别遴选103家企业建立数转标杆示范储备库,建立了“科级干部+数转标杆”的帮扶体系,组建“政府+服务商+专家”工作专班,“一对一”为企业提供转型支持。钢铁“产业大脑”已上线试运行,汇聚相关数据8.3万余条;赣锋数字孪生等3个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培育平台;宝联登等多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本地部署,10余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落地,连接设备超5万台套。

推动市数转智库专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入驻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数字化诊所。引导本地院校开设数字领域专业20余个,推动三大运营商录用本地院校及本地户籍毕业生50余人。支持赣锋锂业等重点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为本地企业引培数转人才超2000名,打造一支不走的运维团队。

目前,新钢集团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赣锋锂业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万达美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新钢集团、赣锋锂业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沃格光电、瀚德科技等26家企业入选“小灯塔”“数智工厂”等省级标杆企业。建成了全国唯一锂电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省级钢铁“产业大脑”;省级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实现省级以上园区全覆盖;渝水区工业大数据平台等3个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培育平台。

推动数字产业与民生服务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围绕“筑强数字底座”与“点亮数字生活”两个方面,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和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该市高标准建成全省首个政务信创云,构建起“城市大脑”数字基座。目前已汇聚60个市级部门及4个区县政务数据24.5亿条,整合视频资源3.5万路,形成全省领先的数据共享能力,累计支撑20个部门的37个应用系统,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创新构建市、县、街道、网格四级联动指挥体系,融合AI识别、12345热线及市民“随手拍”等多源事件,实现“发现—分派—处置—问效”闭环管理。平台累计汇聚事件359万件,接入部门146个;“随手拍”累计受理1.63万件,办结率超95%,平均处置时间不到2天,推动物业投诉率下降16.5%。

同时,在6个小区试点为1700多位老人提供智能关爱服务,及时感知异常并联动社区帮扶。实现了新生入学报名“掌上办、零跑腿”,惠及全市3.3万名学生。今年6月,自主研发上线“文明积分”平台,用户量已达25万,日活峰值达7.2万人,累计参与超388万人次,实现资质补助收入64万余元,创新成效显著。

聚力打造数字产业园。数字产业园已引进京东、浪潮等28家高能级企业,构建完整产业生态。与京东合作的金融贷后管理项目,实现“当月签约、次月投产”,创造“数投速度”,目前该项目已带动就业150人,员工平均月薪约6500元,核心骨干月收入破万元。我们致力于为人才提供比肩北上广的办公环境、达到新一线水平的工资收入,也诚挚邀请各类人才加入数投、落户园区,在这里实现高质量就业。

举全市之力打造数字产业园

1月20日,新余市数字产业园开园仪式在高铁新区举行。作为该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数字产业园承载着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使命。

新余市举全市之力打造数字产业园,将高铁新区打造成数字产业园主战场。近两年来,高铁新区成功引进酷哇科技、科大讯飞等18家标注企业落户,标注师规模超700人。促成阿里巴巴、58同城、字节跳动等业务供给方与辖区标注企业战略合作,并有效对接本地院校,精准破解了标注企业业务来源不稳定与人才供给不足两大发展难题。目前,该区正加快推进产业孵化基地和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力争尽快形成数据要素流通的完整产业链条。

该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重点打造信创硬件产业,同时聚焦汽车传感器、自动驾驶设备等细分领域,培育形成主业突出、协同联动的产业集群。今年前三季度,31家软件企业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增长26.5%。该区数字转型促进中心已为251家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推动257家企业完成首轮改造。此外,围绕电脑整机制造、国产芯片制造、操作系统研发与适配三条主线精准布局信创产业赛道,持续扩大诚迈电子年产10万台信创电脑的生产基地规模,同步引进电源、显示器、机箱、鼠标等配套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建设信创软件适配中心,为各软件企业适配研发工作提供便利。

该区盘活农科园内4300余平方米闲置建筑,谋划微短剧影视拍摄基地、农业科技展览馆等项目,为数字文创企业提供发展土壤。引入金桔影视等公司发展微短剧产业,推出的一部微短剧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上线。该区还在谋划建设数字产媒学院,构建“创意孵化—内容制作—产业应用—海外传播”产教融合新生态,打通从技术支撑、内容创作到商业变现与文化出海链条,为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上一篇:
寻找新质生产力标杆|金融科技系列:北京银行
下一篇:
王石谈房地产转型期:把房地产当投资是一个误区,转型期带来了很多机会;房地产的“春天”不是我来预测的,但是它在经济上依然重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