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埃森哲下最后通牒!不会AI就走人,顶尖学霸被疯抢上亿年薪
发布时间:2025-09-30

  这两年 AI 发展得也太快了,眨眼间就闯进了咱们的工作和生活里。

  全球知名的科技咨询公司埃森哲,居然给旗下 77 万多员工下了“最后通牒”。

  学不会AI那就只能离开。

  与此同时顶尖 AI 学霸却被各大公司抢着要,甚至出现了上亿年薪的超级 Offer。

  

  埃森哲的AI大考

  埃森哲这次可不是闹着玩的,动作特别实在。

  公司 CEO Julie Sweet 在财报会上说得很清楚,AI 现在不是业务加分项,而是必须有的刚需。

  不管是给客户做咨询,还是公司内部日常工作,都离不开 AI。

  埃森哲全力给员工做 AI 培训,到现在已经有 55 万员工学完了生成式 AI 基础。

  可对那些学不会、再培训也没效果的员工,他们也不心软,直接裁员。

  截止到 8 月底,埃森哲员工数比三个月前少了 1.2 万,这三个月就裁了 11000 多人,而且这波裁员要持续到 11 月底。

  

  不过埃森哲裁员的同时,又在疯狂招聘会 AI 的人。

  2023 年的时候,他们专门做 AI 和数据的员工才 4 万人,到 2025 年就飙到了 7.7 万,几乎翻了一倍。

  他们还打算在美国和欧洲继续招人,对 AI 人才的需求特别迫切。

  从财报数据看,埃森哲押注 AI 确实押对了。

  2025 财年,埃森哲营收 697 亿美元,比去年涨了 7%,净利润 78 亿美元,也涨了 5%。

  其中生成式 AI 和智能体 AI 带来的收入有 27 亿美元,是上一年的 3 倍,AI 相关订单也拿到了 59 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

  这也难怪埃森哲会这么坚决地推动员工 AI 化。

  

  AI 冲击下的职场众生相

  其实埃森哲的情况不是个例,AI 对整个职场的冲击已经很明显了。

  哈佛有篇论文指出,AI 带来了“偏向资历的技术变革”。

  越是初级的岗位越容易被 AI 影响。

  从 2023 年起,用生成式 AI 的公司,初级职位数量平均减少了 7.7%,而中高级职位数量却在稳定增长。

  比如一些互联网公司,以前负责数据录入、简单代码编写的初级岗位,现在很多都被 AI 工具取代了。

  而那些有经验、能做决策的资深员工,因为能更好地用 AI,反而得到了更多晋升机会。

  在国内情况也差不多。

  

  据脉脉高聘人才智库 2025 年 1-7 月的数据,一些初级 AI 岗位薪资同比下降,数据开发降了 33%,测试工程师降了 27%。

  与此同时,海外知名企业也在纷纷裁员、调整业务,微软、IBM 都在其中。

  微软在 2025 年 5 月搞了近年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裁 6000 人,原因之一就是 AI 能生成公司 20%-30%的代码。

  IBM 在 2025 年 3 月宣布裁 9000 人,也是为了向 AI 和混合云战略转型。

  

  大厂疯抢顶尖 AI 学霸

  虽然初级岗位在减少,但企业对顶尖 AI 人才的需求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根据《2025 年 AI 人才流动报告》,2025 年 AI 岗位量同比增长 10 倍,大厂 AI 渗透率超 12%。

  为了抢这些顶尖人才,各大公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字节跳动启动了“Top Seed 人才专项”,用百万年薪、稀缺算力资源,还有直接参与核心项目研发的机会,吸引全球顶尖院校的博士和硕士。

  蚂蚁集团的“Plan A AI 人才专项”,由 CTO 带队在 ICLR 等顶级会议现场宣讲,董事长还会亲自和候选人交流。

  

  京东的“顶尖青年技术天才计划”,给全球高校毕业生和毕业两年内的技术人才提供不设上限的薪酬,还有“三导师”培养机制。

  百度在 2026 届校招里重点倾斜 AI,放出的 4000 多个 offer 中,AI 岗位占比高达 90%。

  海外巨头也不甘示弱,Meta 为了挖顶尖 AI 人才,给 OpenAI 的 GPT-4 核心架构师开出超 1 亿美元的薪酬包,给苹果大模型负责人庞若鸣开了两亿美元的超级合同。

  微软则启动针对 Meta AI 人才的“精准打击”计划,有特殊审批流程,高管要在 24 小时内批复报价,最高薪酬包能到数百万美元。

  前 OpenAI 研究员、清华“姚班”学霸姚顺雨,曾被传腾讯用亿万年薪挖他,虽然腾讯后来辟谣了,但也能看出顶尖 AI 人才多抢手。”

  

  对普通打工人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不能抱着过去的技能不放,得赶紧学 AI、用 AI,跟上时代脚步。

  只要愿意不断学习进步,肯定能在 AI 时代的职场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让我们一起加油,迎接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 AI 新时代!

上一篇:
千亿富翁硬“哭穷”,小米口碑逆转的“诱因”
下一篇:
均胜电子港股上市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