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链上发力 叶上生金
发布时间:2025-09-30

9月27日在武汉举行的楚天好茶出海战略研讨会上,对湖北省第三届“楚茶杯”斗茶大赛获奖企业进行了颁奖。

襄阳分别捧回绿茶、红茶2项特别金奖,2项绿茶金奖、6项绿茶银奖,3项红茶银奖,在全省产茶区中居于前列。

荣誉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市以“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为引擎,建基地、壮龙头、强品牌、延链条、拓市场、稳成效,逐步推动茶产业“链式”崛起的成效。

2025年,襄阳市紧紧抓住科技、多元、绿色、融合等关键方向,重点从品牌突围、科技驱动、市场带动等三个方面发力,全市茶产业链再度实现了规模、产能、品质、价值、品牌、效益的综合提升,茶产业已成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产业支撑。

品牌突围:襄茶出海“开新局” 9月29日,随着一声低沉悠长的汽笛鸣响,一艘载着12.5吨、价值287500美元茶叶浓缩液的货轮,从武汉阳逻水运港驶往马来西亚。

至此,襄粮集团旗下襄阳茶业有限公司出口业务,实现“零的突破”。

2025年,襄阳茶业有限公司计划出口货值约1200万元的茶叶浓缩液至马来西亚、货值约150万元的茶叶至非洲加纳。

10月5日,首个满载茶叶的货柜将漂洋过海前往加纳。

时间回到3月29日,襄阳高香茶(哈尔滨)推介会暨东北亚运营中心开业仪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

襄阳以推介+品鉴+体验的多元形式,为国内外客商奉上了一场襄阳茗品荟萃、南北茶文化交织的茶业盛宴。

襄阳市茶叶协会、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分别进行了茶产业推介。

东北亚运营中心开业当天便喜迎开门红:湖北省襄阳粮油集团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阳达集团代表签署了茶叶销售与互访的框架协议。

这场跨越2000公里的“南茶北进”之约,标志着襄阳高香茶正式开启“以茶为媒、贯通南北、链动全球”的国际化新征程。

9月17日举办的“楚天好茶山东行”青岛推介会上,“襄阳高香茶”以茶为媒,以会为桥,进一步深化了与山东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开启了“襄阳高香茶”北上拓市的新篇章。

“为了进一步打响公用品牌,推动襄茶‘走出去’,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拓展茶叶国内外销售市场,积极组织‘楚天好’授权茶企及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茶企参加楚天好茶系列经贸交流宣传活动,借助国家、省、市交流平台,持续向外宣传区域品牌文化。

同时,统一公用品牌视觉符号设计,积极推动茶叶产品跨界融合,以文旅消费为导向,与襄阳地标文化元素结合,形成独创性的茶叶系列包装产品并推向市场。

”市政协主席、市茶叶产业链链长李诗表示,市茶产业链还将在“十五五”期间持续加强政策引导,推动襄阳高香茶加快出海步伐。

技术驱动:科技为茶“增底气” 9月23日,秋分时节的肖堰镇周湾村的茶产业核心区,500多亩富锶茶园绿意盎然,采茶工穿梭于茶垄间,手法轻巧地将新叶摘入篮中。

“秋茶采摘到9月底结束,采摘下的鲜叶经过摊青、揉捻、发酵、烘干等传统工艺,方能成就一杯汤色红亮、香气沉稳的精品红茶。

主要销往襄阳、武汉等地,同时,大宗茶还与中粮集团合作出口海外。

”襄阳金锶红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善涛告诉记者。

襄阳金锶红茶业有限公司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茶场负责技术培训与指导,统一采收、制茶和销售,公司吸纳了当地12户农户专职负责茶园的管理和种植,每年可为他们带来2万元以上收入。

丰产时,还能为周边1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此季秋茶预计产值可达300万元,实现茶农从前端种植获益、茶企从后端销售盈利的“双赢”。

“今年市茶叶协会专门邀请了省市专家,召开了襄阳高香茶(红茶)标准化加工工艺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研讨会,现场培训80余人,发放资料200份,4名省市专家亲临授课,为产业人才储备注入了新力量。

”市茶叶协会会长唐前勇告诉记者,近年来,襄阳市老旧茶园提质改造由点到面、全域推进,推广适合本地生长的“福鼎大白”“中茶108”等无性系优良品种,普及茶园改水、改肥、改树、改土等技术,累计改造标准化茶园18万亩,认证有机茶园22.8万亩,茶叶品质显著提升。

同时,我市还用好用活省级茶产业联合体、龙头企业培育、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市级配套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提高辐射带动力,全市4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茶园面积占全市七成以上,产值近60亿元,成为茶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力量。

鼓励部分基础较好的茶企率先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周边茶农、茶园提供多样化社会化服务,在集中连片地区开展茶园托管、租赁、流转等多形式试点,实现由单一的技术服务向综合服务、系列化服务和实体型服务转变,有效解决茶企用工难、用工荒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市场带动:创新产品“拓场景”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手工制茶,茶香混着奶香弥漫山间……每逢节假日,玉皇剑景区“茶坛”旁的“茶叔叔”非遗奶茶店就会成为热门打卡地。

“开设‘茶叔叔’非遗奶茶店是要让现代新饮品与千年茶文化实现真正对话,我们的每一杯奶茶的茶底都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授的炒茶团队手工制作,每一片茶叶均通过有机认证,选用72小时鲜奶冷链直达,与非遗茶汤精准配比,入口丝滑不腻,回甘悠长。

”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简称玉皇剑茶业)董事长张于学说。

作为玉皇剑茶业旗下新式茶饮品牌,“茶叔叔”依托30年生态茶园优势,坚持“真茶底、鲜果制、零添加”,不断研发新产品,打造健康与美味兼具的茶饮,为襄阳地区茶产业注入新活力。

产品瞄准年轻消费群体的“茶叔叔”,是本土茶叶品质与品牌结合的大胆探索与创新。

而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保康毛尖中式精酿茶啤一经上市,迅速获得了无数爱茶、爱酒朋友的一致好评。

今年7月,保康县“相约消费·乐购保康”促消费暨产销对接活动在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

当天,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特色茶啤成为焦点,30多家本地经销商现场品鉴洽谈,多家企业现场签约,为特色农产品开辟了广阔销路。

“我们将深化保康高山茶特色开发,拓展多元化口味与品类,重点打造新中式茶饮系列,满足更广泛的消费场景与人群需求。

同时,深化产业链协同,整合上游优质茶源,强化供应商合作,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与独特风味。

”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张华说。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动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茶企(合作社)建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以奖代补,鼓励茶企技改升级。

推进福建正山茶叶有限公司与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以创新型资本合作模式,推动“正山堂·襄阳红”项目生产线建设尽早投产运营。

支持襄阳国际旅游茶城“萧品记·沐茗而来”襄派新中式茶饮项目建设,推动襄阳国际旅游茶城对照国家A级景区评定标准提质升级,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24年,全市茶叶产业链实现综合产值75亿元,茶园面积48.5万亩,干茶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4.7%;茶叶均价80元/公斤,同比增长9%;茶农亩均收入5200元,同比增长4.4%。

新增茶叶省级龙头企业1家达到15家,市级龙头企业新增6家达到27家,引进亿元以上茶产业链签约项目5个,签约总投资额30.49亿元,全市茶产业从业人员近15万人,带动5万多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增收,全产业链建设迈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2025年春,虽然受持续春旱影响,全市春季干毛茶产量10024.1吨,同比下降17.14%,但春季干毛茶产值达到38亿元,与上年持平,襄阳高香茶发展质量与效益进一步巩固提升。

数百年前,襄阳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勾勒出明清经济繁华的缩影。

今日的襄阳,一片片茶叶托举起乡村振兴稳稳的幸福,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一篇:
中国银行在深圳的跨境金融探索之路
下一篇:
长城汽车魏建军批评资本裹挟车市乱象 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