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中央环保督察点名三家央企在线监测问题!火电企业CEMS常见问题速览
发布时间:2025-09-22

  image.png

  2025年9月11日至13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业反馈督察情况。根据督察反馈报告内容显示普遍涉及污染源治理设施和在线监测,针对三家央企督察中涉及污染源在线监测方面的相关问题梳理汇总如下,并结合对火电企业在线监测相关工作的认识,梳理总结火电企业在线监测常见问题,分享给广大在线监测从业者,便于在线监测相关工作合规开展和参考。

  督察问题

  中国华能

  集团公司承诺开展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个别项目在实际推进中被搁置不理,导致相关工作进展滞后。内部管理偏弱偏软,有的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一些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违法违规问题频发。弄虚作假时有发生,华亭华煤清能煤化工公司违规用进气流量替代尾气流量,以规避超标排放;兰州新区热电厂等虚假标记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人为制造超标数据无效假象。火电厂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部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稳定,部分机组启动和停机时段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运维管理混乱,多家企业烟气自动监控系统存在仪器性能达不到标准、运维不规范等问题,个别企业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采用模拟信号生成采样流速。自主验收和自行监测不严不实,蒙东新能源等企业多个项目自主验收调查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多家企业自行监测缺项漏项。

  中国大唐

  部分位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企业超标排放,且存在扬尘污染。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部分企业通过修改设备参数、改变采样条件、违规标记等方式,逃避监管。生产废水违规排放,个别企业长期停运处理设施,部分企业违规外排废水。

  国家电投

  部分企业环境管理粗放,生产环境脏乱差,存在废气处理设施不运行、烟尘无组织排放等问题。“厂中厂”环境管理缺失,部分企业将厂房出租给下游企业后,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和运行不规范,导致测量结果低于实际值。部分企业擅自停运或缺失污染防治设施,青铜峡铝业青铜峡分公司等企业大气污染物频繁超标排放。

  以上内容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火电企业CEMS常见问题

  1.在线监测采样位置不满足技术规范要求。一些火电企业在线监测采样位置处于水平烟道或者烟囱与脱硫设施连接处,烟道面积大且无直管段,污染源在线监测多为抽取式测量,采样位置在不同负荷下流场分布有所差异,监测数据存在不同程度不能反应工况调整的问题。尤其是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浓度方面较为突出。

  2.在线监测设备功能和性能不满足最新要求。一些火电企业在线监测安装时间较长,设备选型是在当时技术规范和管理水平下实施的,由于近几年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要求的更新与出台,形成一些火电企业在线监测设备功能和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出现。功能方面主要为抽取式颗粒浓度监测设备等速采样功能缺失或不规范、采样探杆未加热、标气未经过探头滤芯、设备无操作日志和记录、数据经工控机处理后上传、影响监测过程的关键参数未监测监控等。性能指标方面主要有全程标气测试不满足要求、抽取式颗粒物等速跟踪不满足要求或采样流速造假、湿度数据不符合工艺逻辑、CEMS标气测试合格手工比对不合格(CEMS数据达标手工方法数据超标)、流速和颗粒物比对不合格等。

  3.设备选型与工况不适应。火电企业由于烟气量大,监测断面直径较大,且多多少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场分布不均匀情况,一些企业在线监测设备选择时,采用采样量较小、采样探杆较短、且探杆不进行加热的设备进行监测,监测数据不能反应机组负荷调整情况。同时一些企业设备选型时未考虑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如脱硫脱硝设施老化形成的浆液逃逸、水溶性盐逃逸,造成在线监测采样、样品传输和处理、测量环节问题突出,监测数据无法有效应用的情况。

  4.设备调试验收环节问题。一些火电企业在线监测设备调试验收在2017年前,执行标准为HJ75-2007标准,验收后虽更换过一些核心部件,但未进行重新调试和验收,或者进行重新调试验收的未按照技术规范实施,如漂移测试、示值误差测试、颗粒物浓度调试时手工采样不规范,未按照HJ836要求进行采样等。

  5.比对校验环节问题。多数火电企业采用委托第三方监测进行日常比对校验,由于火电企业排放口面积大,平台高或空间狭小等因素,部分企业采样平台不能满足手工监测规范化开展的条件,如排放口烟囱直径为8m,仅开设了一个采样孔,第三方无法规范开展比对监测,同时第三方比对监测数据显示CEMS所有监测因子均为合格,火电企业对第三方监管缺失。

  6.启停炉期间不当标记或不当操作。火电企业启停炉期间由于工况原因,可能存在部分时段排放污染物超标,由于技术规范对启停炉期间可豁免的监测因子和时长进行了要求,部分火电机组由于炉况和治理设施因素,启动期间颗粒物或二氧化硫超标,或者NOx超标时间段较长,个别火电企业为规避超标排放采用断开采样管、信号线,监测数据强制置零等方式规避启炉期间超标排放。

  7.利用在线监测运维超标排放。一些火电企业治理设施检修或故障期间,要求运维单位进行设备全面运维,规避设施检修或故障期间超标排放。常见情形有CEMS维护校准期间脱硫、脱硝设施停用或降低治理设施运行水平;设施故障或负荷调整无法有效控制时要求运维单位进行设备检查和校准,监测数据超标后要求进行质控测试等。

  8.在线监测运维不规范。一些火电企业为降低运行成本,低价中标,导致运维单位投入降低,运维人员水平打折,设备校准、标物和备件耗材方面偷工减料,未开展运维或不规范运维问题突出。如校准用标气采用无资质标物、采用低浓度标气校准、国产替代耗材影响监测数据、未开展实际运维填写运维记录等。

  9.转化排放规避在线监测。个别火电企业污染物实测浓度超标,折算浓度达标,含氧量远低于基准氧,运行中通过锅炉配风调整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采用还原性气体影响在线监测氧含量测量,致使测量含氧量测量数据低于实际排放浓度,折算浓度达标,从而规避污染物数据超标排放。

  10.氨逃逸监测及运维问题。由于一些地方对火电企业氨逃逸进行管理,要求火电企业在最终排放口安装氨逃逸在线监测,多数火电企业为先脱硝后脱硫工序,且脱硫设施多数为湿法脱硫,湿法脱硫后氨逃逸监测数据长时间近零,铵盐排放未能有效监测,氨逃逸在线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或无运维问题较为常见,由于排放口管控氨气排放浓度,形成脱硝后氨逃逸监测的弱化,引发一系列治理设施、在线监测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管理部门和火电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上一篇:
美元债异动|百度集团BIDU 0 03/12/32价格下跌1.543%,报105.250
下一篇:
股价一度跌超5%!始祖鸟的烟花还是“炸”到了安踏?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