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2025年上半年财险公司净利润排行榜:人保平安太保稳居前三,行业利润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5-09-15

  2025年上半年财险行业迎来高光时刻,行业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近九成险企实现盈利,背后是综合成本率下降和投资端改善的双轮驱动。

  2025年上半年,财险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最新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86家财险公司合计净利润高达527.18亿元,同比大幅上涨32.2%。

  其中78家险企实现盈利,盈利公司占比超过90%,仅有8家出现亏损。这一数据创造了财险业近十年来的新高,显示行业整体经营状况显著改善。

  01 行业整体表现:利润规模与盈利面双升

  2025年上半年财险行业不仅利润规模创新高,盈利面也持续扩大。对比去年同期,盈利险企数量大幅增加,亏损企业数量从去年同期的22家减少到8家。

  剔除两家新成立险企,84家财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净利润同比增长92%。这一增长幅度显著高于保险业务收入增速,表明财险公司不仅在规模上有所扩张,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行业呈现出“规模与效益双优”的发展格局。保费收入保持超4.5%的增速,同时各规模公司的合计净利润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02 龙头险企:人保、平安、太保稳居前三

  财险行业“马太效应”依然突出,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持续领跑。

  人保财险以243.76亿元的净利润稳居行业首位,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58.73亿元,同比增长31.74%。

  平安产险位列第二,净利润103.66亿元,同比微增5.34%。太保财险位居第三,净利润57.33亿元,同比上升19.64%。

  这三家头部险企合计净利润超过400亿元,占据了行业利润的大部分份额。事实上,2025年一季度,“老三家”就已经占据了行业利润总额的73%,显示出头部集中的行业格局。

  03 百亿梯队:国寿、英大、大地表现抢眼

  除了前三强外,一批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险企构成了财险行业的百亿梯队。

  国寿财险以24.28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四,英大财险(10.53亿元)和中国大地财险(10.13亿元)分别第五和第六。

  其中,大地财险和英大财险的增速尤为显著,同比分别增长601.19%和84.82%。这些险企虽然规模不及前三强,但增速惊人,发展势头强劲。

  中华联合、鼎和财产、太平财险等公司也实现了不错的盈利,分别实现净利润8.22亿元、6.55亿元、6.33亿元。

  04 高增长阵营:中小险企爆发式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一批中小险企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亮点。

  三星产险以2195.02%的增幅位居增速榜首,其利润由去年同期的0.03亿元增至今年Q2的0.69亿元。富邦财险(1518.40%)、浙商财产(1421.75%)、华农财险(1403.88%)和锦泰财产(1252.34%)4家险企增速均超过1000%。

  更为可喜的是,17家险企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国泰财产、诚泰财产、大家财险3家险企增额均超1亿元。

  众诚保险增幅最大,同比增幅超800%,由2024年Q2亏损0.06亿元至今年Q2盈利0.43亿元。

  05 亏损企业:8家险企仍未摆脱困境

  在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仍有8家险企处于亏损状态。

  前海财险(-0.51亿元)和现代财产(-0.44亿元)分别位列亏损榜第一和第二位。长江财产、融盛财险分别亏损0.28亿元、0.19亿元。

  部分外资险企表现疲软,东京海上、美亚财险净利润分别下滑59.56%、35.87%。这反映出外资险企在中国市场仍面临适应挑战。

  连续四年亏损的5家险企包括黄河财险、融盛财险、长江财产、太平科技、现代财产。这些公司需要加速转型以应对行业洗牌。

  06 盈利提升背后:承保与投资双轮驱动

  财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来自承保和投资两端的改善。

  承保端,综合成本率大幅改善。2025年一季度,84家财险公司中,有57家险企的综合成本率有所下降,占比近7成。

  54家财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下降,45家财险公司的综合赔付率下降。降本增效成果显现,费用率持续下降,健康险等非车险种的成本把控能力有所提升。

  投资端,2025年一季度,有42家险企的投资收益率上升,占比为5成。资本市场的提振政策以及保险公司对投资机遇的把握,提高了投资收益水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分析认为,财险行业净利润同比上涨,主要是受车险产品承保端成本优化、大灾赔付数额减少及投资端改善等因素影响。

  07 专业视角:自保公司与特色险企利润率突出

  从利润率(净利润/保费收入)角度看,一些特色险企表现突出。

  10家财险公司的利润率超过10%,这些企业大多是有特色的财保公司。

  自保公司如广东能源、铁路自保、中石油专属,虽然规模不大,但盈利能力强,主要因为自身业务品质佳,运营成本低。

  股东资源强的公司如英大、鼎和,综合成本率低,利润率高。还有一些业务聚焦的公司,通过专注做事做强,同样实现了较高利润率。

  08 未来展望:优化业务结构,构建差异化壁垒

  展望未来,财险行业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深耕车险细分市场,并拓展经营责任险和健康险等险种。

  行业需持续通过科技赋能降本增效,构建差异化壁垒。同时,政策与市场双驱动下,互联网保险(如众安在线)和国资背景险企(如英大财产)成为增长新势力。

  对于连续四年亏损的5家险企,需要加速转型以应对行业洗牌。部分险企已经通过增资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如太平科技、长江财险都先后增资过。

  2025年已经过半,财险行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投资端回暖、成本率优化以及大灾减少,共同推高了行业整体利润水平。

  市场分化仍在加剧,头部险企凭借规模优势主导市场,中小公司则通过高增长策略寻求突破。

  未来,互联网保险和国资背景险企有望成为增长新势力,而长期亏损企业需加速转型应对行业洗牌

上一篇:
筑牢能源命脉安全防线 南方电网打造网络安全新范式
下一篇:
“重磅,中国平安,突然改名”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