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江苏射阳《“一粒米” 撬动百亿级稻米大产业》入选国家级农业企业培育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9-12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全国22个农业企业培育典型案例,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报送的《“一粒米”撬动百亿级稻米大产业》成功入选,成为江苏省此次惟一获此殊荣的农业企业案例。

这一成果标志着射阳大米集团在稻米全产业链打造、科技赋能农业以及联农带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探索获得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为全国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射阳经验”。

射阳大米集团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后天不懈的科技创新。

地处苏北黄海之滨的射阳县,拥有独特的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土壤速效钾含量高达70mg/kg—210mg/kg,平均达140mg/kg,加之境内水网纵横,射阳河、新洋港等优质水源灌溉,以及长达281天的无霜期和昼夜温差明显的海洋性气候,为稻米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

这种“先天优势”与射阳人持续改良盐碱地的奋斗精神相结合,造就了射阳大米“米粒饱满、晶莹剔透、香醇绵甜”的独特品质,使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殊荣,品牌价值高达357.21亿元。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射阳大米集团构建了从“一粒种子到一顿米饭”的全产业链闭环。

自2018年由射阳国投集团投资组建以来,集团已发展成为下辖10个子公司、拥有5.2万亩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和80万吨粮食储备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达36亿元。

通过建设总投资2亿元的射阳大米产业园核心区,集团实现年加工10万吨大米的产能,两条全自动生产线配备国内外顶级设备,从稻谷清理到成品包装全程智能化控制,碎米率控制在3%以内,加工水平居行业前列。

科技创新是射阳大米集团撬动百亿产业的核心动力。

集团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成立“江苏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和“博士工作站”,建成水稻育种加速器和3000亩新品试验基地,累计试验示范近150个水稻品种,成功培育出“鹤乡粳”系列专用品种。

在四明万亩良田现代农业示范区,集团推广水稻钵苗摆栽技术,实现亩均收益增加120元;示范基地从耕整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等智慧农业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水稻生产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

产业链的延伸与市场渠道的拓展让“射阳大米”香飘全国。

集团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开发近30个系列产品,在上海、南京等城市设立20余家直销窗口,进驻大润发、盒马鲜生等28家大型商超和3000多个连锁门店,同时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14家官方网店,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

2023年,集团实现营收5.3亿元,大米销量达5.2万吨,其中上海市场销量占比超67%。

更值得关注的是,集团积极探索稻米深加工领域,研发的糙米汁饮品已进入配方改良阶段,预计下半年量产,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射阳大米集团构建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提高土地流转价格,集团在海河、新坍等镇区流转土地5.2万亩,为农户带来4065万元流转收入;与49家社会服务组织合作,为农户创造2951万元耕种收割收入;2023年以每公斤2.76元的平均价格收购农户4.85万吨水稻,使农民获得1.34亿元收入。

射阳大米协会办公室主任陈立新表示:“品牌化战略让企业与农民实现‘双向奔赴’,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年均增收20%以上。

” 此次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不仅是对射阳大米集团多年发展成果的肯定,还是对其创新实践的认可。

集团推行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原料品种、统一产品标准、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依法经营)和“双码”全程溯源体系,确保了每一粒大米的品质可控可追溯。

农业农村部在案例点评中指出,射阳大米集团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和产业联动,实现了稻米产业从“卖稻谷”到“卖品牌”的转型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张学法)

上一篇:
高,实在是高!厚板事业部高效研发交付低温容器钢订单
下一篇:
(经济观察)“金九银十”旺季开启 中国新能源车市迎双线利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