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品质构建优势 差异化成突围关键
发布时间:2025-09-11

  

  日前,2025年上市房企中报季已经收官,南方产业智库正式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期)中国上市房企健康指数。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呈现出“分化加剧、结构优化、安全优先”三大趋势,房地产市场初步显现止跌回稳迹象,但基础仍有待夯实。上市房企仍处在转型调整的关键期,面对销售、降债和融资等多重压力,提质向新发展的意愿和共识逐步增强。

  行业集中度提升,“好房子”成主导

  经过两年的深度调整和优胜劣汰,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特别是今年以来房企重组加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应对这一形势,南方产业智库房产课题组对60家样本企业进一步遴选优化为50家,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主战场的特色,推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上市房企50健康指数(HFI-50)。鉴于部分港企未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报告,本次HFI-50未将该部分港企纳入统计。

  在纳入监测的50家上市房企中,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龙湖集团、招商蛇口、新城控股等17家房企仍保持“健康”(60-100分)状态,这17家企业依然保持强劲竞争力,为房地产行业转型健康发展作出有力表率。

  值得一提的是,纳入监测的50家上市房企中优质房企都围绕“好房子”发力。面对“好房子”政策导向与消费需求升级,优秀房企通过强化产品力、优化投资策略、挖掘新业务,适配市场趋势,为行业转型提供路径。以健康得分最高的华润置地为例,该企业推出了以“三好十二优”为核心的“好房子”产品体系,聚焦“健康、智慧、安全、绿色、全龄、精工、多元、格调”八大价值,满足购房者对居住品质的更高要求。

  不仅如此,可以发现当前房企在投资策略与业务拓展上更注重“灵活”与“多元”。房企普遍采用“以销定投”,如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在核心城市选优质地块,提升资金效率;同时响应政策,参与城中村改造,中国金茂、招商蛇口等介入上海、广州相关项目,助力城市更新并去化存量。此外,代建业务成房企新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代建TOP20企业新增签约建面1.0983亿平方米,同比增28%,绿城管理以1989万平方米领跑,代建降低房企资金压力,开辟新利润源。

  顺应市场变化,通过“好房子”构建竞争优势,这既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路径,也显示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未来具备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的企业更易脱颖而出。

  盈利承压下,结构性亮点凸显

  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整体仍处在调整转型阶段,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5%。在此背景下,上市房企盈利能力持续承压,50家纳入监测的上市房企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的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甚至营收与利润双降,但也有部分龙头企业借势好房子建设大幅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利润为正。

  上半年50家样本房企营收均值为220.85亿元,下降了约15%。行业整体营收规模收缩,滨江集团、越秀地产等少数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多数企业受新盘供应减少、销售去化放缓影响,营收继续承压。

  利润方面,上半年50家样本房企虽然净利润均值出现小幅亏损,但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等头部稳健房企仍保持盈利。同时,佳兆业集团、中国奥园等困难企业,因重组进度问题出现亏损扩大或由盈转亏两极分化现象,拉低了行业整体利润。

  分析显示,部分房企净利润亏损的核心原因,跟前期高地价项目集中结算拉低毛利率不无关系,叠加市场去化放缓导致营收规模收缩,多数企业仍在为摆脱“增收不增利”或“减收又减利”困境努力。

  少数房企实现盈利改善。国企或央企及财务稳健民企,如华润置地、滨江集团,凭借核心城市布局、产品溢价能力强及成本管控优势,成为行业盈利“压舱石”;另有个别资产处置与业务调整见效企业,通过处置非核心资产、收缩高风险业务,实现扭亏。利润率方面,样本企业毛利率均值为12.65%,较上一年同期有微幅回调。瑞安房地产、合生创展集团毛利率领先。

  数据还显示,上半年50家样本企业净资产均值为824.70亿元;归母净资产均值为540.27亿元。绿城中国、中国金茂等企业净资产保持稳定,而旭辉、融创等企业净资产同比大幅下降。

  财务安全方面,在“降负债、保现金”成共识的背景下,房企负债有所改善。50家样本企业负债总额减少了10.3%,资产负债率较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平均值为76%。金辉集团、合生创展等资产负债率较低,安全垫较厚,佳兆业、中国奥园等化债压力仍大。

  “现金为王”时期,上市房企仍面临不小现金压力。50家样本房企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均值为196亿元,同比减少约6%。头部企业正加大力度保现金,华润置地、中海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上一年同期有所增长。

  整体来看,在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的大背景下,“高周转、高杠杆”的旧模式正在加速退出,房企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一方面,产品端聚焦改善型需求,如滨江集团、越秀地产等高端项目占比超60%,通过提升产品力实现溢价;另一方面,业务端发力轻资产运营,如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经营性收入占比提升至20%以上,降低对开发销售的依赖。未来,具备“核心城市布局+产品溢价+运营能力+稳健财务”的房企,将在分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行业将逐步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上一篇:
与时代共舞 硬科技重塑银行服务新体验
下一篇:
白酒企业主动降速还是困境求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