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民营企业500强的“地域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11

  金大梁

  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公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三张榜单中,浙江再度包揽三张榜单上榜企业数量的全国第一。

  从企业区域分布和名次变动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浙江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也能洞察未来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若将三张榜单视为一个整体,经过去重处理,浙江共有145家企业上榜,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反映出区域发展的均衡性。

  但同时,因历史和资源条件差异原因,地域发展仍呈现出明显梯次——杭、甬、绍三地表现尤为突出,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近80%。

  这一分布格局,凸显出环杭州湾地区在省域一体化中的核心地位。

  上个月,唱好杭甬“双城记”第四次市级联席会议在宁波举行。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会议首次由杭州、宁波、绍兴三市联合举办,释放出区域协作扩容、跨越行政边界、推进融合发展的明确信号。

  

  图源:视觉中国

  单看“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头部企业变迁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其一,杭州再次彰显出民营经济强市的实力——38家企业入围,较上年度增加2家,连续23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更引人注目的是,三家杭企跻身前十,分别是排名第2位的阿里巴巴、第7位的荣盛控股、第8位的吉利控股。与此同时,“老将”一马当前,“新锐”不断涌现:青云控股、万向三农今年首次登榜。

  这意味着,杭州不仅在民营企业数量上领先,更在质量和结构上占据优势。“这张成绩单背后,是近年来杭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成效显现。”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翔评价道。

  

  石化基地。图源: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宁波的上榜数量还差一截,但追赶速度最为迅猛。

  五年前,宁波仅拥有16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只比温州多4家。而如今,宁波已增加到23家,创下历史新高,领先温州13家。

  当地头部企业的排名提升同样令人瞩目:五年来,雅戈尔从68位升至45位,金田投资从69位升到57位,中基宁波从110位变为64位。

  据《2025年宁波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显示,这些“链主”企业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从而形成了产业聚焦效应,成为持续推动宁波规上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智能工厂。图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温州、台州等传统民营经济强市,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近些年来,温州上榜企业数量维持在10—12家,台州则一直保持在5家,两地增长略显乏力。

  在“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市场竞争中,若过度依赖于原有路径,未能快速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即便努力推动转型,也仍可能在这一轮区域竞赛中落后。

  最后,将视野下沉至区县层面,我们发现: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头部企业数量未必最多。

  例如“浙江第一区”余杭,今年只有两家企业上榜。数量虽然少,但对方坐拥排名第2的阿里巴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甚至超过多个上榜企业的总和。

  

  矿泉水生产线。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浙江90个县市区中,谁是NO.1?

  答案是萧山——它以12家上榜企业的成绩实现“断层式领先”。光萧山衙前一镇,就有恒逸集团、东南网架、兴惠化纤、青云控股四家500强企业。

  曾经,萧山GDP总量多年蝉联全省第一,多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前十。在那段黄金时期,这里培育出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至今仍活力充沛。

  坚持实业,是萧山企业不惧市场起伏的根基。

  从12家企业行业分布来看,绝大多数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化纤、纺织、冶炼、造纸、金属制品等传统领域,体现出扎实的产业底蕴。

  除萧山外,浙江还有多个区县市表现亮眼。

  如鄞州区有8家企业入围,上城区和拱墅区分别有6家企业,滨江区、北仑区、海曙区、桐乡市、乐清市的数量同样居前。

  浙江民营企业500强的地域分布,不仅是一张成绩单,更是一幅区域发展动能与转型路径的示意图。

上一篇:
股市成交活跃 债市出现震荡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债市配置价值几何
下一篇:
三星重启京东方合作:计划采购超400万台电视LCD面板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