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晶科能源出售资产回血,帝科股份高溢价接盘
发布时间:2025-09-11

  行业寒冬下的资产处置

  晶科能源出售孙公司求生

  9月10日,光伏行业传来一则引人关注的资产交易公告。晶科能源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晶科”)拟向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帝科股份”)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晶科新材料”)80%股权,交易对价为8000万元。

  这笔交易之所以引人关注,源于其高达299.08%的溢价率。交易标的晶科新材料80%股权账面成本仅为2505.77万元,交易价格与账面值相比的溢价率接近300%。交易完成后,帝科股份将持有晶科新材料80%股权,浙江晶科持有晶科新材料20%股权。

  预见能源了解到,晶科能源近几年业绩承压,今年上半年出现巨亏,资金压力十分难捱。2025半年报显示,该公司营收约318.31亿,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扣非净利润亏损约31.75亿,同比减少1560.33%。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同比减少341.67%。

  针对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原因,晶科能源表示,主要系光伏市场竞争加剧,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晶科能源2024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约924.71亿、9892.76万,分别同比减少22.08%、98.67%。

  晶科能源在公告中解释称,此次交易的目的在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这番话背后的潜台词是:剥离不良资产,保住现金流。

  从财务角度看,这笔交易对晶科能源来说是一笔不错的买卖。8000万元的交易对价,相比2505.77万元的账面成本,带来了5494.23万元的投资收益。晶科能源预计,此次交易产生的利润将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这在行业寒冬中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的财务报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8日,据晶科能源披露,公司2023年6月审议通过了将所持有的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新疆仕邦光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资阳市重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及董仕宏共同指定的主体。2024年2月26日,晶科能源已收到交易对手方仕阳绿能科技支付的首期股权转让款12亿元。根据补充协议,交易对手方应不晚于2024年6月30日向晶科能源支付此次交易的第二期转让价款15亿元,但截至该公告披露,仅收到了3.94亿。

  这笔交易有多磨人?今年5月,晶科能源披露,根据相关协议,交易尾款为16亿,仕阳绿能应在2025-2028年,按尾款比例的25%、25%、25%、25%,分四年在每一年度4月30日前向其支付交易尾款。直到这份公告出炉,公司尚未收到仕阳绿能科技支付的当年度交易尾款4亿元。

  不得已,晶科能源表示,鉴于目前光伏市场竞争加剧,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影响,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如果后续交易对手未能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及交易尾款,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今年8月27日,晶科能源再发公告称,仕阳绿能科技已向其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及截止2024年末资金占用利息共计1.56亿元,其中第二期股权转让款为1.44亿元,资金占用利息为0.12亿元。此外,晶科能源又把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如果不及时收到尾款将对业绩不利的“经”念了一遍。并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对仕阳绿能科技的其他应收账款账龄1-2年,计提比例10%,坏账准备约1.11亿,对应减少2025年1-6月利润总额5530万元。

  战略重构还是财务投资

  帝科股份接盘的多重考量

  回头再看晶科能源在公告中对帝科股份的一句评价“公司已对交易对方的财务资金状况和资信情况进行了评估,认为交易对方对本次交易标的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款项收回的或有风险较小”,结合此前向仕阳绿能科技“要账”一波三折,显得意味深长。

  预见能源了解到,帝科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注资约1.42亿元,主营发电、输电、供(配)电等业务,实控人史卫利、闫经梅合计控制帝科股份23.09%股份,为该公司共同实控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帝科股份资产总额约92.48亿元,负债总额约74.38亿元,营收约83.40亿元,归母净利润约6980.73万元。

  帝科股份是否真正满足晶科能源“回血”顺利的愿望?从晶科能源的自信来看,其对帝科股份80.42%的高负债选择了忽略,毕竟能卖出去回笼一部分资金就是好事。

  帝科股份主要产品是晶硅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为客户提供太阳能电池金属化解决方案。此次出手接盘晶科新材料80%股权,其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战略意图?尤其是以高达299.08%的溢价率收购一家亏损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晶科新材料资产总额6507.77万元,负债总额4002万元,营收5666.69万元,净利润亏损1134.67万元。

  帝科股份除了高负债率,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83.40亿,同比增幅不足10%;归母净利润约6980.73万元,同比减少70.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3.31亿元,同比减少151.78%。上半年,该公司光伏导电浆料销售了879.86吨,同比下降22.28%。帝科股份强调,将持续增强企业管理能力,努力抓住市场机遇,改善经营业绩,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帝科股份作为收购方,显然自身亦面临一些财务压力,但仍选择高溢价收购一个亏损资产,这更像是一次“战略性购买”而非“财务性购买”,也即出于战略布局、技术整合、市场扩张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此外,在行业调整期,资产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此时收购比行业高峰期更划算。

  当然,任何交易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假如未来晶科新材料未能实现技术突破或盈利改善,帝科股份可能面临减值风险。

  截至9月9日收盘,晶科能源每股报收于5.94元,跌幅2.46%,总市值594.31亿。帝科股份每股报收于53.38元,跌幅0.96%,总市值75.67亿。截至9月10日上午10:20,帝科股份每股涨幅约3%,晶科能源每股跌幅2.69%左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此次交易的不同态度。对于晶科能源这个卖方而言,此次交易的收益对其亏损额杯水车薪,股价下跌反映了市场对其基本面的谨慎态度。对于买方帝科股份,市场大概更看好此次收购带来的长期战略价值和协同效应。

  行业深度调整期的战略选择

  光伏企业如何度过寒冬

  这笔交易发生在光伏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反映出不同类型企业在行业寒冬中的不同战略选择。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仅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整体净亏损便达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晶科能源2025半年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有超过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2025年7月,工信部组织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要求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彭博最新的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直流侧装机预计达695GW,同比增长16%。2025年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中国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源于136号文政策的窗口期刺激,3-4月“430”、“531”抢装节点亦推动光伏组件签单量激增。

  然而,市场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企业盈利的改善。供需错配导致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应对寒冬。晶科能源选择出售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保生存;而帝科股份则选择逆势布局,低价收购潜在优质资产。

  行业调整期也是产业整合的机遇期。历史上,每一次行业深度调整都会带来市场格局的重塑,有远见的企业往往会在行业低谷期进行战略布局,为行业复苏做好准备。2025年7月中下旬,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回升迹象。这意味着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政策层面也在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分别在今年5月底、6月底出台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等政策,均对中长期光伏需求构成了有力支撑。

  世界范围内,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多国也有利好分布式光储系统的政策出炉。这些政策将为光伏行业的复苏提供支持。

  光伏行业正处于历史性结构调整期。随着2025年7月中下旬产业链价格出现企稳回升迹象,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预计2025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期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95%。

  此次交易既反映了晶科能源在行业困难时期通过资产处置回笼资金的现实选择,也体现了帝科股份对光伏产业链长远发展的信心。两家上市公司的不同战略选择,揭示了光伏行业在深度调整期的分化与演进。寒冬过后,活下来的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
71台8.5MW!国家电投山东600MW海上风电项目机组招标
下一篇:
国都证券被索赔4.75亿,新任董事长钱文海力挽狂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