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华友钴业拟1.21亿美元出售BCM 25%股权 布局一体化产业链上半年业绩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09-10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江楚雅 为进一步增强正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华友钴业(603799.SZ)拟溢价转让手中BCM公司股份。

  9月8日,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持有的参股公司BCM公司25%股权转让给丰田通商,交易金额达1.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1亿元)。

  若交易按计划完成,预计将产生约4.73亿元的投资收益,交易完成后,华友钴业持有BCM公司的股权比例将从49%降至24%。

  据公告披露,此次交易目的多元。

  一方面,是为满足美国《OneBigBeautifulBillAct》(简称“大而美法案”)对电池材料进入美国市场的要求,以及欧盟CRMA法案对电池关键原材料的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引入战略股东丰田通商,可优化BCM公司股权结构,增强其在美国正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

  BCM公司于2021年11月3日在韩国注册成立,主营业务为二次电池材料制造。

  截至2025年8月末,华友钴业持有的BCM公司49%股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6.94亿元,此次转让的25%股权,交易价格较账面值溢价143.28%。

  华友钴业表示,此次出售部分股权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需求,既能回收前期投资成本、获取投资收益,又能通过保留24%股权与BCM公司保持锂电材料领域业务合作,借助丰田通商的战略资源助力BCM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华友钴业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制造,产品广泛供应新能源整车企业及电池厂商。

  公司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构成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下,2025年上半年,华友钴业业绩表现优异,实现营收372亿元,同比增长23.78%;净利润达到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26%,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从产品出货量来看,今年上半年,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21万吨,因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下降9.89%;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上半年,华友钴业持续强化海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经营格局。

  上游资源端,在印尼新增参股2个红土镍矿,增厚镍钴资源储备;湿法项目MHP出货量约12万吨,同比增长超40%;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Pomalaa湿法项目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的Sorowako湿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波马拉园区展开建设。

  同时,项目生产运营指标继续优化,生产成本下降,年产5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建设完成,将进一步降低锂盐生产成本。

  在下游锂电材料端,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实现批量供货,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年内建成,有望助力公司深度嵌入欧洲电动汽车产业链。

  此外,在投资者回报方面,上半年华友钴业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8.39亿元。

  2022年-2023年,公司分红金额为3.2亿元、16.75亿元。

  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3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的比例达到74.51%。

  责编:ZB

上一篇:
以抗战精神淬炼风骨,书写“开创未来”青春答卷
下一篇:
阿里加码本地生活服务 “高德扫街榜”有多少空间可以期待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