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AI成色更浓 上市险企加码数字金融
发布时间:2025-09-10

  数字金融,已不再是上市险企业绩报告中点缀的词汇,而是关乎效率、成本、风控和未来增长曲线的核心。

  “2025年,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战略推进最深入、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中报中的这番话,道出了大型险企在转型浪潮中的深刻焦虑。

  面对挑战,平安给出的答案清晰而坚定:夯实AI技术底座,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突破传统金融、医养服务的“时间、空间、成本、效率”限制,进一步优化金融、医疗、养老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从“小众低频服务”到“大众普惠服务”的跃迁,让近2.47亿个人客户真正体验到“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

  据了解,中国平安拥有的数据库包括金融库、医疗库、经营库等,沉淀了30万亿字节数据,这是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科技,中国平安持续拓展场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赋能金融业务。

  2025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其赋能效果已渗透到业务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比如,在防范风险方面,上半年,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

  “中国人寿于2009年做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决定,即将科技的重心由技术上升到数据。

  ”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只是这样一个跃升,但是意义巨大。

  ” 基于对数据的深刻理解,中国人寿数字化转型正从两个层面协同推进。

  一是转方式,二是转模式。

  其中,“转方式”是用数字移动技术赋能线下队伍,并改变其销售和服务模式,这一举措的核心目的,是在没有对原有业务模式做根本改变的前提下,稳住规模的基本盘。

  “转模式”则是基于全新的数字化生态,从根本上重塑业务模式,布局中国人寿的“第二增长曲线”。

  据阮琦透露,“转模式”已初见成效。

  新模式产生的保费收入已经远超中国人寿年初为互联网渠道设定的全年预算。

  而由此带来的营销、销售的成本大幅下降,直接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在数字金融的赛道上,其他上市险企也纷纷亮出自己的“王牌”,加速布局。

  中国人保将数字化规划落地与“人工智能+”行动紧密结合。

  一方面,在产品创新上与时俱进,推出了全国首批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侵权责任险;另一方面,持续升级集团级AI智能中台,半年内发明专利申请数同比增长55.3%,技术底蕴不断加深。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正在面临爆发式增长,推动保险业务流程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成为重塑保险价值链的重要力量。

  ”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中国太保深入推进大模型应用在具体场景的落地,在销售、运营、风控等重点领域形成多个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AI坐席已经覆盖了近一半的客户服务总量,健康险理赔自动化率达到16%,大模型对责任认定的准确率达到99%,件均成本降低47%,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新华、智能新华、创新新华”。

  在助力投资研究方面,打造了“大势智”AI助手品牌矩阵,通过深度挖掘研究观点与分析框架,聚合万余条市场热门主题及个股热点,提效30%;智能点评30秒生成,行业趋势跟踪信息覆盖度提升50%;实现了研报、公告、会议的深度问答,推动业务向高阶智慧协同迈进。

  杨玉成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新华保险将在10月份发布一系列战略,其中就包括AI战略。

  纵览各大上市险企的中期业绩报告,一个清晰的趋势已然浮现:数字金融,特别是AI技术的深度应用,已经从过去的“锦上添花”转变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再是简单的流程线上化,而是涵盖了底层数据治理、中层模型训练、上层场景应用的系统性工程。

  在这场深刻变革中,谁能更有效地利用数据洞察客户,用AI优化流程,用科技重塑服务体验,谁就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袁浩

上一篇:
5年、21亿美元,百度史上最大收购案图什么?YY直播CEO李乐:1000多名员工并入百度
下一篇:
《大行》里昂:宁德时代(03750.HK)宜春锂矿或正申请续约 料锂价将受压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