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持牌消金公司:招联蚂蚁马上净利润居前,腰部公司海尔及中原消金营收增速均30%左右
发布时间:2025-09-10

  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的密集发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数据也露出端倪。

  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统计发现,就整体而言,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业绩整体明显企稳回暖,但也有少数几家公司营收或净利同比下滑。

  就净利润来说,头部公司中,招联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稳居前三,净利润分别是15.04亿元、14.6亿元、11.5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尽管利润分别为8.68亿元、6.33亿元,但其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实现跨越式增长,分别达到213.40%、165.97%。需要指出的是兴业消费金融在经历了上年的营收、净利双双大幅骤降后,2025年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增利不增收,营收45.6亿元,同比下滑12.1%。

  就营收而言,头部公司中,蚂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位列前三甲,营收分别是100.04亿元、87.35亿元、78.99亿元。在腰部公司中,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公司。如海尔消费金融营收尽管只有16.21亿元,但增速同比达33.42%;中原消费金融营收为21.5亿元,其增速也达29.52%。

  从资产规模表现来看,蚂蚁消费金融达到3064.7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2.32%;招联消费金融的规模为1577.2亿元,中银消费金融的规模为817.03亿元,兴业消费金融为815.4亿元。蚂蚁消费金融则对资产规模缩水的解释是,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消费场景提供金融服务,依托科技手段提升风控能力,使得营收、利润等核心业务数据保持稳健增长。总资产小幅下滑主要是受行业正常季节性波动影响,属于短期合理现象。

  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海尔消费金融营收16.21亿元,同比增长33.42%;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9.77%。中银消费金融增速较缓,营收36.8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1.5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截至报告期末,中银消费金融贷款余额797.38亿元,公司总资产817.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该公司资产规模在2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排在第四位。

  腰部梯队中,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净利润排名跃升较快。江苏银行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苏银凯基消费金融营收27.44亿元,净利润3.8亿元,公司总资产达到630.3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6.78亿元。其他腰部梯队消费金融机构净利润均呈现不同规模的增长。例如,报告期内,宁银消费金融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26.3%。南银法巴消费金融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33.75%;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97.36%。其中,宁银消费金融总资产规模突破701亿元,超越马上消费金融的680.99亿元。

  尾部消费金融机构中,小米消费金融净利润涨幅靠前,阳光消费金融、建信消费金融则出现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小米消费金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42.5%;阳光消费金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滑72.58%;建信消费金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下滑95.24%。

  整体看,2025年上半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呈现出较好的增长韧性,一方面,持牌消金公司在面临2024年的盘整过后,商业模式、客群策略均有所优化,抵御风险能力有所加强;另一方面,2025年以来各类促进消费、提升额度的政策利好为持牌消金的发展带来了优良契机。

  有分析人士指出,得益于监管政策趋于明朗带来的经营稳定性增强、宏观经济环境改善等多方因素,消费金融行业在经历前期整顿与风险出清后已步入稳健复苏通道,长期来看,行业将加速向精细化运营、差异化定价、科技驱动风控转型。

上一篇:
华润利润超过“保绿中”总和 地产五巨头半年报亮出哪些“家底”
下一篇:
小麦政策利好持续 远期压力缓解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