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不兴旺”的任期?中船科技董事长吴兴旺离职,背后是风电价格战下的业绩之痛
发布时间:2025-09-09

  9月5日晚间,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董事长吴兴旺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原因,吴兴旺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公告显示,此次辞职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其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中船科技在吴兴旺先生任职董事长期间(2023年10月16日至2025年9月5日),业绩面临了较大挑战。虽然他离职的具体原因公告称为“工作调整”,并且公司称这不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但其任内的业绩表现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吴兴旺任期内业绩表现(2023年10月-2025年9月)

  吴兴旺先生上任后,中船科技的整体业绩呈现出“增收不增利”,并且亏损持续扩大的态势。营收与利润背离: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30.79%,但亏损却大幅放大,这主要源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急剧下滑。风电整机销售价格处于低位,而成本压力持续,导致毛利同比大幅减少。

  

  现金流压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31亿元,反映出公司在项目回款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极高),这给公司运营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

  资产与负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17%,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为支撑运营和项目投资,公司短期借款增加了74.19%。

  二、行业竞争与公司地位

  中船科技的主营业务聚焦于风电产业链(风光资源开发、风机整机制造、电站EPC)和建筑工程承包设计等。

  行业背景:国内风电市场在“双碳”目标下长期前景看好,但短期内竞争异常激烈。风机招标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对所有整机制造商都构成了巨大的盈利压力。

  公司地位:中船科技背靠中国船舶集团,在海上风电技术研发(如中国海装的18MW海风机组、“扶摇号”漂浮式平台)和项目资源获取上有一定优势。但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其风电设备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面临挑战。从财务表现看,公司在行业中的盈利水平排名并不理想。

  三、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

  吴兴旺任期内公司业绩不佳,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业竞争:风机价格战惨烈,挤压了所有厂商的利润空间,这是导致公司风机销售毛利减少的核心外部原因。

  战略调整阵痛:公司在前些年转让了部分风光电场,导致在营场站规模下降,发电收入及毛利同比减少。这属于资产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阵痛。

  历史包袱与运营效率:较大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以及较高的财务费用(同比增8.69%),都拖累了公司业绩。

  宏观与政策因素:2024年底出售的中船华海曾享受税收优惠,本期无此业务也影响了利润。

  四、离职影响与未来展望

  吴兴旺先生的离职,市场普遍会将其与任内的业绩表现联系起来。

  短期影响:

  战略连续性:公告称辞职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但董事长的更迭可能意味着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重心面临调整的可能性。

  市场预期:新领导人的上任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新的预期,投资者会关注新董事长是否来自集团内部、其专业背景以及能否推出有效扭转业绩的措施。

  中长期展望:

  集团支持: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上市平台,公司未来仍有可能获得集团在资源整合、技术注入和市场协同方面的支持。

  业务优化:新管理层可能会更专注于提升运营效率、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资产结构(如处理应收账款问题),并重新评估投资方向。

  行业周期:公司业绩能否根本好转,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风电行业整体能否走出低价竞争的困境,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若风机价格企稳回升,公司有望受益。

  总结

  吴兴旺先生在任约两年时间里,中船科技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现金流紧张等多重挑战,未能有效扭转公司利润持续下滑的趋势。他的离职标志着公司一个阶段的结束。短期内,公司可能经历一段战略的过渡和观望期。中长期来看,新领导层的决策、集团的支持力度以及风电行业的整体复苏情况,将共同决定中船科技能否走出困境,实现业绩的改善和高质量的成长。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一篇:
华林证券中报:经纪与自营业务高增 投行与资管业务仍未起量 大股东反复质押股份 屡收罚单暴露内控合规风险
下一篇:
美团旅行:年轻人在十一机票预订人群中占比46%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