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全新MG4的回归战:从爆款订单到技术平权,上汽的新能源野心
发布时间:2025-09-08

  

  记者丨林安东

  图片 |企业官方

  “全新MG4的两个最高配订单占比超过50%,入门款只有约10%。”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在专访中透露。换句话说,消费者更愿意为高配、或者说为最新技术版本买单,这打破了外界对“低价小车”的固有印象,也打破了市场对MG的印象。

  据MG官方数据,在公布售价的当天晚上7点开启大定后,仅39分钟订单量突破10000辆,可以说,MG的10万级纯电两厢小车,彻底火了。

  这一趋势也迫使上汽快速调整节奏。在看到预售热度爆发后,上汽MG生产部门立即重排节奏,确保经销商能及时为消费者交付新车。“用户希望早点开上车,我们就要回应这种期待。”陈萃说。

  半固态电池:

  技术平权的新篇章

  如果说订单爆棚是MG4的“面子”,那么半固态电池上车则是它的“里子”。

  “好的技术不该成为少数人的特权。”陈萃直言。MG4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半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并将价格压在10万元以内。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固态电池长期被视为“圣杯”,但大多数车企依然停留在实验室或概念阶段。上汽选择从“半固态”切入,既解决了安全性,又能兼顾量产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被推向高不可攀的价格段,而是落在了普通消费者能够承受的区间。

  “半个多世纪前,MGB以保时捷1/3的价格,把跑车梦想带给普通人;今天,MG4则用同样的逻辑,把最前沿的电池技术普及给普通用户。”陈萃说。他甚至强调,希望用户“永远不要感知到半固态电池的好处”。因为这项技术最大的亮点就是安全,而安全不应该靠事故来证明。“安全是无价的,但我们坚持用平权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从跑车基因到全球小车

  设计,是MG4让人眼前一亮的另一面。作为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MG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在专访中透露,MG4延续了跑车Cyberster的一些设计符号,比如箭头尾灯和前脸的气道元素。“这不仅仅是造型的装饰,而是一种基因的传递。”

  在全球化的汽车市场,如何平衡不同用户审美,是给设计团队最大的挑战。邵景峰解释道,中国消费者对颜色尤其敏感,“比如‘东来紫’在国内很受欢迎,但在欧洲我们会推另外的色系。”这种针对不同市场的色彩营销,其实是MG希望通过设计语言继续强化“年轻、速度、激情”的品牌认同。

  事实上,这正是MG在新能源时代重塑自我的机会。过去十年,中国消费者更偏爱大车,小型纯电两厢车一度被边缘化。但如今,随着家庭多车化趋势显现、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小型电动车正在逆势爆发。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极狐T1的入局,让市场热度陡然升温。而MG4则选择以更激进的技术、更下探的价格切入竞争。

  “这不是人云亦云。”邵景峰强调。MG4并非是因为对手爆款才仓促跟进的新车型,而是已在欧洲市场就已经验证过的成熟产品。“我们要再领风潮,而不是简单模仿。”

  野心不止一款爆款

  在谈到未来时,陈萃坦言,MG的目标不是靠一款爆款,而是靠体系性产品力回归主流。

  他透露,未来三年,MG将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从轿车到SUV,从跨界车到旅行车,包括纯电、插混、增程车型,当然还有固态电池技术。“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去年就已经确定的全盘计划。”

  这种“大爆发”背后,是上汽体系力的支撑。无论是产能、研发,还是渠道、用户运营,都在同步扩张。仅在MG4的发布阶段,全国就有200家快闪店陆续开启运营,500名上汽志愿者直接面对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同样是MG的战略重点。作为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全球品牌,MG4在欧洲市场已经赢得广泛好评,如今国内的火爆声量又反向传递到海外,形成正循环。

  回归主流的起点

  从MGB的平民跑车,到今天的全新MG4,MG品牌似乎总是在用“出乎意料”的方式影响市场。这一次,它的野心显然不只是成为一款“爆款小车”。

  半固态电池的首发量产,让MG4在新能源技术史上留下了印记;7万-10万元的定价策略,则让更多年轻人第一次感到“尖端技术离自己并不遥远”。与产品上市联动,设计传承、用户运营、全球市场的全局谋划,共同构成了MG的“回归战”。

  成都车展的发布会,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挑战,将是能否在接下来的交付、口碑与规模化竞争中,经得起时间考验。

  MG憋了十年的那口气,终于在新能源赛道上吐出来了。接下来,它能否如愿成为主流,不仅关乎一款车的成败,更关乎一个百年品牌能否在中国市场完成真正的复兴。  

上一篇:
人工智能对工业价值链的影响
下一篇:
278亿利润创纪录,太保股价却跌破38元,市场信号诡异!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