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在成都车展寻找个性
发布时间:2025-09-08

  当大尺寸中控屏、激光雷达和50公里+续驶里程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同质化趋势。纵览成都车展可以看出,面对这种现象,车企正通过设计美学、用户体验、品牌文化和场景定制的多维创新,重新诠释汽车个性的内涵与边界。从视觉符号到情感交互汽车设计正经历从“参数竞赛”到“情感共鸣”的深刻转变。在成都车展上,AI量化美学设计颠覆了传统造型逻辑,通过流畅线条传递出灵动的视觉意象,将空气动力学与艺术表达完美融合的轿车品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众硬派越野车。这些越野车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萃取色调,大灯“内圆外方”的造型暗合中国传统哲学,使整车成为移动的文化载体,展现出中式美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当代演绎。灯光已不再是简单的照明工具,而成为车辆个性表达的重要语言。智己LS6优化的尾灯结构创造出独特的“星芒灯语”,不同的闪烁频率和组合方式能传递车辆状态信息,使冰冷的机械产品拥有了情感表达能力。极氪7X的ZEEKR STARGATE一体式智慧灯幕则更进一步,可根据外界光线、音乐节奏甚至车主心情变换光影效果,将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情感交互终端,反映出未来的汽车设计,使每一处细节都能与用户对话。智能座舱的个性化创新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新焦点。阿维塔06搭载的15.4英寸中控屏+12.3英寸仪表+92英寸ARHUD三屏联动系统,打破了传统人车交互的物理边界;而极氪9X首发的浩瀚-S架构,则通过5颗激光雷达(1颗长距+4颗补盲)与双Thor智驾芯片的组合,构建出1400TOPS算力的“千里眼”系统,这种硬件布局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塑造了“全时安全守护”的产品个性。J.D.Power在《2025智能座舱评选白皮书》中指出,当前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的需求已从“大屏堆砌”转向“场景适配”,语音助手的自然度、交互流程的连贯性和主动服务的精准度,正成为定义个性体验的核心指标。品牌基因与场景再造在技术趋同的背景下,品牌文化成为产品个性的灵魂支柱。在成都车展上,再次包馆的比亚迪品牌,凭借BYD、仰望、腾势、方程豹、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构建起覆盖不同消费层级的品牌和技术矩阵。这种品牌架构设计并非简单的产品堆砌,而是通过清晰的价值定位形成个性区隔:BYD品牌聚焦家庭智能出行,方程豹品牌主打科技越野,仰望和腾势品牌则瞄准豪华市场,每个子品牌都承载着特定的生活方式提案。这折射出如今的车企不仅卖车,更要提供与用户身份认同相匹配的出行解决方案。场景定制化正在重塑汽车产品的个性表达。比亚迪在本届车展打造的室外智能化街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其中仰望U8的应急浮水演示、方程豹的越野体验区、腾势的灵鸢车载无人机互动,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价值。这种“技术场景化”策略直击消费者痛点——当城市SUV车主面临突发涉水时,浮水功能就从“噱头配置”变为“安全感符号”;当露营爱好者操控车载无人机侦查营地环境时,科技配置就转化为“探险伙伴”的个性标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指出:“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进入‘场景定义产品’的新阶段,谁能精准捕捉用户生活方式的变化,谁就能赢得个性竞争的主动权。”区域市场的个性化深耕成为品牌下沉的关键策略。奇瑞集团旗下全新豪华电混越野序列捷途纵横选择在成都车展首秀,威麟品牌则以“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品牌”定位主攻西南市场。这种布局背后是对区域消费特性的深刻洞察: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催生了对越野性能的需求,而皮卡政策的放宽则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无独有偶,长城汽车携六大品牌占据超4000平方米核心展区,其坦克系列的西南专属改装方案,充分考虑了当地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的热爱。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产品与技术战略部部长陈川认为:“区域定制不是简单的配置调整,而是品牌个性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路径。”对接技术创新与用户共创汽车个性的塑造绝非一劳永逸的设计,而是需要持续维护的动态平衡。乔治巴顿品牌在每次车展上的表现印证了这一规律。这个专注于超高端越野车的品牌,通过限量发行策略与高端定制服务,在技术趋同的市场中保持了独特的定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传承越野血统的同时,将前沿科技与客户个性化需求精准对接。这种“限量+定制”的模式,既维持了品牌的稀缺性,又通过专属服务强化了用户情感连接,为个性维护提供了长效机制。技术创新是产品个性的坚实底座。宁德时代在本届车展上带来的两款革新产品为个性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钠新”钠离子电池可在-40℃环境一键启动,未来乘用车搭载后纯电续驶里程将突破500km;骁遥双核电池通过独创架构实现高低压用电无缝切换。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更为个性塑造提供了新维度——在寒冷地区,耐低温电池成为车辆的核心个性标签;对安全敏感的用户,则会因堡垒双舱设计而产生品牌认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没有技术根基的个性是空中楼阁,真正的差异化必须建立在核心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用户共创正在重构个性定义的逻辑。J.D.Power的研究显示,2025年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从车内到生活的全场景连接”。华为鸿蒙OS、小米澎湃OS等系统通过手机与车机的流畅协同,让用户成为个性体验的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在成都车展的小米汽车展台,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自定义车载语音助手的音色和交互逻辑,这种深度参与感使产品个性不再由车企单方面定义,而是成为动态进化的共同体。成都车展上的诸多创新实践表明,当技术参数的差距逐渐缩小,汽车产业的竞争重心正从“硬实力”比拼转向“软实力”较量。产品个性的打造需要设计美学的情感共鸣、品牌文化的价值锚定、场景创新的精准对接,更需要技术创新与用户共创形成的持久生命力。车企正在用多元化的实践证明:在技术趋同的时代,真正的个性来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品牌价值的坚定守护。这场发生在天府之国的汽车盛宴,不仅展示了行业的最新成果,更预示着汽车产业从功能满足向情感价值创造的深层转型,而这种转型将重新定义未来的汽车生活。

上一篇:
2.5亿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被深圳公司拿下,上市五次配售究竟有何玄
下一篇:
中国软件财税AI智能产品“乐享云企财税一体化平台” 首次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