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中国汽车出海快马加鞭,隐秘的渠道力量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25-09-08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海步伐明显提速。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汽车渠道同样展现出势如破竹之势。

  7月,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为和谐集团在海外开设的第100家比亚迪门店——BYD Caroline Springs开业启幕并授牌。这家中国汽车经销商出海急先锋,再次引发行业关注。除了比亚迪外,和谐汽车的海外版图中还包括埃安品牌。不过就在近日,和谐汽车宣布完成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45%的权益。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资本故事?

  出海急先锋重仓中国汽车品牌销冠

  在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热潮的背后,一支渠道力量日渐浮出水面。不同于国内其他上市经销商集团“单吊”国内市场,和谐汽车较早地预判到中国汽车出口的爆发,并积极付诸行动,在10多个海外市场布局了经销网络。

  自2023年起,和谐汽车加快了其全球布局,担任比亚迪和腾势在亚洲及欧洲多个地区的经销代理。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和谐汽车已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成功开设了100家比亚迪门店,展现出其在国际市场的强大执行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目前,和谐汽车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主要依托的品牌是比亚迪及腾势。2024年11月,和谐汽车通过其中国香港附属公司成功收购了中国香港本地比亚迪汽车经销商——联大汽车有限公司的资产,从而成为当地独家经营比亚迪的经销商。截至目前,和谐汽车在中国香港地区共开设10家比亚迪展示厅和3家服务中心。

  此外,和谐汽车在亚太地区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了柬埔寨、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在欧洲,和谐汽车也在英国、法国及波兰建立了比亚迪的服务网点。截至目前,和谐汽车已在全球18个国家建设并运营了83家店,其中亚太地区就有68家,足见其实力。

  2024年,和谐汽车在比亚迪(包括腾势品牌)的销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售出6274辆,全部来自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贡献,这一数字在和谐汽车的总销量中占比高达18.9%,相较于2023年,增长率更是飙升至146倍。这使得比亚迪在和谐汽车的销售体系中稳坐第二把交椅,仅次于宝马汽车。此外,广汽埃安同为和谐汽车海外业务的重要一环,在泰国已开设两家网点,同时在中国香港也设立了一家陈列室。

  

  收入和净利润跌幅横评最小

  2024年,8家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总收入集体下跌。相比之下,和谐汽车总收入下跌5.8%,是8家集团中下跌幅度最小的。2024年,和谐汽车毛利润为7亿元,毛利率为4.5%,均处于中游水平,净利润为负2.85亿元,同比下降20.8%。

  近日,百得利控股发布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最多下滑80%;美东汽车则发布业绩预警,称2025年中期预亏不少于8亿元,较2024年0.3亿元亏损激增近27倍。其他几家港股汽车经销商虽未发布相关信息,但业绩持续恶化,不容乐观。不过,和谐汽车的业绩转折也许并不遥远。

  今年5月23日,和谐汽车披露了关于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权益这一重大交易。和谐汽车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平台名为iCar Group Limited(以下简称“iCar集团”)。和谐汽车称,经过一个完整财年运营后,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长期发展和扩展需要持续且大量的营运资金和投资,尤其用于新能源汽车库存的采购,以及在多个海外地区和市场建立分销网点和服务中心。因此,此次资产出售完成后,Epower Global Limited(以下简称“EGL”,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持有100%股权)将成为iCar集团的股东,该公司未来发展及扩张的注资将由和谐汽车及EGL按各自股权比例进行分担,减轻公司单方面注资压力。同时,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极其激烈,鉴于iCar集团仍处于增长阶段,实现盈利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此次资产出售使和谐汽车能够以减少其持有iCar集团股权的方式来降低其面临的风险,从而分散及减轻相关财务风险。

  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iCar集团拥有42家子公司,共拥有45家4S中心、34家展厅和4家服务中心。而且iCar集团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香港的独家一级授权经销商,以及在柬埔寨的授权国家经销商。

  8月18日,和谐汽车宣布完成了出售其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45%的权益。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仍持有该业务55%的股权,相关成员公司将继续作为公司的附属公司,其业绩、资产和负债也将继续合并到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中。

  用股权换子弹将资产轻量化

  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备受外界看好,和谐汽车又为何急于出售相关权益呢?

  7月23日,和谐汽车发布有关出售公司45%股权及出售集团股东贷款的重大及关联交易的消息。当日,和谐汽车股价开盘为0.84港元,收于0.89港元。在随后的一个月内,其股价一路震荡上行,截至8月25日以2.17港元收盘。可以看出,在投资者看来,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对于谐汽车来说是重大利好。

  2024年度,和谐汽车的总营业收入为156.17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5.8%。具体来看,公司在香港及海外的业务收入为17.89亿元,同比激增10856%;而国内业务收入则为138.29亿元,同比下滑16.5%。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外业务开展时间尚短,目前未能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利润回报。和谐汽车财报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中面临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海外业务方面,出现了显著亏损。据悉,iCar集团近两年持续亏损,营业收入分别为0.16亿元和19.35亿元,税后亏损分别为0.14亿元和1.95亿元。在2024年2.86亿元的亏损额中,香港及海外业务的亏损金额占比达到6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从总体上看,国内汽车经销商布局海外市场刚刚起步,建店需要大量投入,新店开业后需要一段时间积累客源,所以早期运营出现亏损是正常现象。和谐海外资产出售给EGL,可以理解为债转股,增加了和谐集团的资本金,不影响海外资产控制权,同时还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

  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卢克林认为,过去3年,和谐汽车在海外铺店速度极快,所有投入都要靠母公司输血和垫资,资产越来越重。此外,今年欧洲、东盟市场也陷入价格战,单车毛利被腰斩,和谐汽车现金流吃紧。显然,和谐出售45%权益,不是看空赛道,而是用股权换子弹,把重资产变轻。

  “单兵作战”难抵“联合舰队”

  反观日系车企进入并扎根全球市场的过程,本国的渠道力量付出的努力不容忽视。德国EAC欧亚咨询出海业务合伙人韦舒琪介绍,日本汽车产业出海历史超过70年,除了日系主机厂的不懈努力外,其中,日本商社通过全球网络及资源整合能力,为日本车企在海外全方位赋能,成为日系车全球化“联合舰队”的核心支撑。尤其是在东南亚,日系车企获得近70%市场份额,日本商社的地位不言而喻。日企出海中,日本商社扮演了战略投资者、资源整合者、情报枢纽三重角色。从业务模式看,日本综合商社并非传统定义的汽车经销商,而是由“资本+资源”驱动的超级生态平台,通过跨国投资、本土化深耕及与车企深度绑定,实现了跨行业、跨地域的长期稳定收益。

  在商社的大力支持下,车企可以安心专注于技术的突破和产品研发,后顾无忧地出海。相比之下,中国车企多仍以“单兵作战”为主,即便有经销商或财团参与,也多在销售环节合作,缺乏资本、资源、风险三位一体的生态式支撑。尤其在金融支持、本地政商关系、长期文化融入等方面,差距尤为明显。可以说,我国是用“单兵快艇“挑战日系的“联合航母舰队”,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在韦舒琪看来,日本商社的模式,对现阶段的中国汽车出海来说还难以复制。即使能够通过强大的财力及海外合作伙伴弥补在目标市场的落地资源,中国车企与财团或经销商之间,很难形成交叉持股的生态。虽然目前国内也有资本和经销商正试图通过与日本商社的联动,联合拿下品牌代理权,借助商社的资本和资源能力,协同出海。但是这样三方的博弈更加复杂,各自在价值链中的定位非常关键,未来发展如何,还有待观察。

  从积极角度看,即使无法全盘复制日本商社模式,却能效仿其“深耕”二字。把资本做长、网络做密、人才做深,中国车企终会拥有自己的“联合舰队”。

上一篇:
规范供应链金融平台运营 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健发展
下一篇:
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精准滴灌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