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锰”力全开:全产业链布局撬动百亿产值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02

  图片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设置星标“”,关注鑫椤锂电资讯~  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纪实。  面对新一轮能源领域的深刻变革与材料行业的激烈竞争,突破资源瓶颈的桎梏、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构建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已然成为全行业高度聚焦、亟待攻克的关键议题。  尤其在锰基新型正极材料这一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一系列难题横亘在前:如何冲破锰基材料现有的理论性能天花板,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性能潜力;如何进一步拓宽锰基材料的应用场景,使其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这些都成为锰基新能源产业从业者必须直面并解决的棘手问题。  为深入剖析、集思广益,共同探寻这些问题的破局之道,8月28日,一场聚焦锰产业未来走向的盛会——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风景秀丽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盛大召开。    会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察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唐正国、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总工程师雷平喜分别致辞,一致认可长阳在全国锰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既是湖北乃至全国的锰资源富集区,也是锰矿勘查开发的先行区。  专题讲座环节,行业大咖轮番登场分享前沿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协调评估处处长于晓飞解读我国锰矿勘查进展与未来方向,他指出中国锰矿未来发展将重点围绕低品位矿综合利用技术突破、深部与新区勘查(如湘东、川西及河北等潜力区)展开,未来10-15年要对锰矿进行重点勘查;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郭现伟的讲座则聚焦新型锰基正极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他指出锰基正极材料是未来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才能使锰基电池扩大在动力、储能电池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学院院长赛喜雅勒图分享了博石镍锰材料的优势。在讲座中,赛喜院长提出锰系材料凭借安全性能好、低温性能好、超高性价比的优势,已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新趋势。特别是2025年8月5日上汽发布了全球首个锰系半固态电池,搭载于旗下全新MG4车型上。锰基电池的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小动力及便携储能之外,伴随着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也将应用于高功率低成本电动汽车、超高安全性能的储能系统、高性价比固态电池体系及高端消费类电池领域。为了进一步拓宽锰基电池的应用领域,博石高科采用了形貌控制技术、表面相界面调控技术、晶体结构控制技术来克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固有缺陷。    随后,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王正伟做了《新型锰基材料在小动力电池上的应用》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王正伟指出电解二氧化锰(EMD)成本较高,锰含量低,导致合成的锰酸锂综合成本高昂。而博石采用先进的金属锰颗粒悬浮绣蚀法生产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以高效精准梯度高温固相烧结法生产锰酸锂,成本更低。  锰渣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传统填埋方式导致污染风险,成为制约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难题。针对锰渣的处理问题,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沈天海带来了一套解决方案。他指出锰渣无害化处理主要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多级逆流洗涤-焙烧联用工艺、水洗-化学固化稳定化技术、添加剂协同低温焙烧技术、水泥固化技术、高温煅烧脱硫脱氨技术。天元锰业通过电解锰渣煅烧工艺实现了锰渣的无害化处理。    在《进入主战场:锰基新型材料的突飞“锰”进》圆桌会议上,来自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电解金属锰创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谭立群女士、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春波先生、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笑先生、河南恒一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恒先生、江西华昊锂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新星先生围绕技术瓶颈突破、市场趋势研判等核心议题热烈讨论,思想碰撞间凝聚发展共识。    此次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不仅为锰基新能源产业的从业者们搭建了一个高规格、深层次的交流平台,更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激发了行业内对于技术创新、资源优化及绿色发展的无限热情与深刻思考。通过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与圆桌会议上的思想碰撞,与会者深刻认识到,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锰基材料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一环,其发展路径必须兼顾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的双重维度。  会议的圆满落幕,标志着锰基新能源产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安徽博石高科等领军企业的前沿探索与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展示了锰基材料在提升电池性能、降低成本及拓宽应用领域方面的巨大潜力。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商业化进程的加速,锰基电池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乃至更多新兴领域大放异彩,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会议详情:  会议主办:鑫椤资讯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会议咨询:13248122922(微信同)  

上一篇:
Mysteel:204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
下一篇:
伊利股份亮眼成绩超预期 机构大手笔加仓成长估值尽显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