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90后”接班人掌舵天合光能营收利润双降陷执行纠纷
发布时间:2025-08-28

  8月22日晚间,光伏巨头天合光能(688599.SH)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给资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这份财报不仅呈现出营收与利润的大幅下滑,还叠加了实控权交接后“90后”接班人的履职挑战,再加上近期新增的被执行人信息,这家老牌光伏企业正面临多重考验。

  一、营收利润双降:组件量增利减,行业低谷冲击

  天合光能2025年半年报核心财务数据下滑幅度“刺眼”。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29.18亿元,同比“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降至-1.34元。要知道,2020-2023年公司净利润连续增长,2023年仍有35.43亿元,短短一年多便从盈利高峰跌入亏损泥潭。

  三大核心业务全线承压。营收主力光伏产品业务(含光伏电池、组件)上半年营收281.73亿元,同比降26.51%;光伏系统业务营收19.96亿元,同比降幅46.62%;智慧能源业务营收5.97亿元,同比下滑32.37%,最终拖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27.75%至307.66亿元。

  光伏组件“量价背离”是业绩下滑关键。报告期内,组件出货量18.15GW,同比增34.74%,210mm及以上大尺寸组件出货占比超90%,全球排名靠前。但行业供需失衡下,“以价换量”未带来盈利,光伏产业链价格低位运行直接导致组件业务收入下滑、盈利能力恶化。

  天合光能解释,2022年底起光伏产能扩张,供给过剩引发价格战,2025年上半年价格触底,各环节盈利恶化。虽7月多晶硅价格回升带动产业链反弹,但上半年价格低迷对营收利润冲击已不可逆。

  盈利指标同步恶化:主营业务毛利率5.52%,同比降6.9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9.16%,同比降10.48个百分点。财务健康度也受考验,资产负债率升至76.79%(同比增2.4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66%(同比降13.35个百分点)。

  费用管控有积极动作:销售费用10.88亿元(同比降4.73%)、管理费用14.30亿元(同比降14.11%)、财务费用4.23亿元(同比降28.38%);研发费用逆势增6.60%至9.00亿元,公司称系研发人员薪酬增加,意在以技术投入维持竞争力。

  二、90后接班人:接手遇业绩低谷,破局难

  天合光能业绩承压之际,今年4月完成实控权交接——“90后”陈奕伦接过创始人高纪凡“接力棒”,成为新掌舵者。对他而言,接手的是“烫手山芋”。

  天合光能由高纪凡1997年创立,2020年6月登陆科创板,2020-2023年业绩稳健增长:营收从294.18亿元增至823.29亿元,净利润从12.29亿元增至35.43亿元。但2024年业绩“变脸”,全年净亏损34.43亿元,2025年上半年再亏29.18亿元,连续亏损压力全压在陈奕伦肩上。

  陈奕伦并非“空降兵”,是高纪凡之子,1990年出生。2014年起历任天合光能美国公司战略投资总监、母公司战略投资部负责人、助理总裁,2023年至今任副总裁,熟悉企业业务与行业格局。

  此次实控权交接通过“表决权委托”实现:高纪凡将直接持有的1.44亿股(占总股本6.61%)表决权委托给江苏盘基投资,后者直接持股11.91%、合计拥有18.52%股份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陈奕伦作为江苏盘基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18.52%股份表决权,正式成为实控人。

  陈奕伦面临“史上最严峻”挑战:行业层面,光伏产能过剩、价格战短期难改,需在“红海”找新盈利点;公司层面,连续亏损致现金流压力、资产负债率高企、业务营收下滑,需拿出有效解决方案。市场关注其是否延续技术研发路线,或调整战略(如加大储能、智慧能源投入)带领公司脱困。

  三、新增被执行人:买卖合同纠纷已恢复执行,历史纠纷存声誉风险

  业绩亏损、管理层交接压力下,天合光能近期新增被执行人信息,引发市场对其合规性与声誉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公司2024年9月11日新增被执行人记录,执行标的28.798万元,执行法院为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案号“(2024)鲁0911执恢937号”。案由为《山东景程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粘某相关买卖合同纠纷》,山东景程为原告,天合光能与粘某为被告。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并非首次执行,2023年10月已由该法院立案(案号“(2023)鲁0911执3067号”),此次为恢复执行。恢复执行中,天合光能与粘某均被强制执行29.798万元,公司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更关键的是,天合光能过往有多起该法院的被执行人记录,执行标的分别约30.62万元、63.24万元、530.38万元、43.55万元。虽单起金额不大,但多次因买卖合同纠纷被列为被执行人,或反映公司供应链管理、合同履约存在漏洞。

  对光伏头部企业而言,频繁法律纠纷与被执行人记录,不仅增加财务支出(执行款、诉讼费等),还可能影响品牌声誉与商业合作——行业竞争激烈下,合作伙伴更倾向合规性强、信誉好的企业,多起纠纷或削弱市场对天合光能的信任。后续公司如何优化管理、处理历史纠纷,值得关注。(资钛出品)

上一篇:
小米16系列三款产品通过认证 全系100W快充 9月底发
下一篇:
震惊!美团Q2净利蒸发120亿,开始甩锅京东、阿里
Title